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意見探討
時間:2022-02-06 04:39:23
導語: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意見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提高小學教育質量是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作為首要目標。在學校管理全過程中,應該充分將教學質量服務水平理念加以貫徹。要立足于尊重學生主體性現狀,按照新課改標準來開展教學工作。本文充分分析了我國小學教學管理中的相關問題與不足之處,并提出了提高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相關意見。希望能夠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意見;對策
現如今,如何在教育教學全部管理中落實小學管理是非常熱門的一個話題。教育改革時,一定要保證與時俱進,對學校進行全方位管理。我國教育部對中小學課程提出了新的教學標準,并得到了充分實施,教師隊伍素質得到極大提高,有效的促進小學教育的規范化。現如今,我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中雖然取了了較大的成就,但是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對我國小學教學管理提出幾點意見非常具有必要性。
1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應試教育廣泛存在。因為我國目前還是實行的以應試教育為主的教育思想,采用傳統的應試教學管理,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學都普遍以學生考試成績為重點,將學生個人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優劣的唯一標準。這種評價體制充分遏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以及獨立思考能力普遍不足。致使培養出來的人才普遍的綜合能力較低,學生個性千遍一律。因為小學教育是學生的初級教育,對人的成長質量有著基礎性的影響,如果長時間實行應試教育管理,人才的培養質量將會普遍降低。第二,教師隊伍素質不足。在學生成才的過程中,教師是學校環境中對培養學生的主要力量。我國目前的課程標準要求,小學教師的教學素質以及教學水平要不斷進步和提升,無論是教學的專業水平、個人素養,還是教學風格,都要有更高的要求。目前在信息化時代下,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不僅要重視書本和教材,還要能夠對信息技術熟練掌握并合理應用,通過提升教學方法的有效性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分析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因材施教。另外,我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必須要對重視教學的自我發展,要健全和完善教學培訓的長久機制,要持續的做好教師培訓工作,從而有效提高教學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第三,家庭教育作用發揮不夠。小學生在六年教學時間內,大部分時間都是處在家庭環境內??梢妼W生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容易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其在學生的人格塑造中重要作用。但是在現實條件下,家長廣泛忙于事業,缺乏與學生交流和溝通的時間,教育孩子的時間更是缺乏。這就造成學生在校外因為管束不嚴,接受社會不良環境的感染,從而道德敗壞,違法犯罪。這就是小學教學中家庭教育不足的表現,從而造成學生家長難以掌握學生在學校的實際表現。
2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意見
第一,提升教師的管理意識。很多教師沒有對教學質量引起重視,他們認為教學質量和自己無關,那是學校校長以及相關領導的事情。但是在實際情況下,教師在課堂上會直接對學生加以管理,不僅如此,教師還會在授課、批改作業以及測驗考試等方面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效率。這就表明教師不僅會傳授學生知識,還要管理控制教學過程。一個具有管理意識的教師能夠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讓教學管理工作能夠落到實處。第二,要團結社會各方力量,共同致力教學管理工作。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得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要動員學校全體成員,并團結社會各方面例如家庭、政府乃至社會團隊的各方力量,讓他們參與到教學管理中來。但是,目前現階段我國還處于以校長為領導、以教導主任為中堅,以各科科研組為核心的管理系統,師生和家長難以參與進來加以監督,社會群眾對學校教育工作也缺乏關注,從而對有效的教學管理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產生了影響。所以,必須要注意以下兩點。首先,各級領導要對此充分重視,爭取校內力量參與到管理中去,并結合家長與校外力量,共同致力學校教學管理工作。其次,要健全完善教學監督組織,充分監督教學工作,并為教學改革提出方法論建議。第三,要對教學質量進行全過程管理。教學質量是在教學過程中形成的,不是一場考試就能反應的了的。該過程由多個環節組成,任意一個環節出現質量問題,都容易對整個教學過程帶來影響。所以必須要從全過程入手,緊抓教師備課、授課、作業布置、課外活動等多個環節。另外,教師要對學生家庭作業這一重要環節嚴格控制,對各科作業充分協調,從而保證家庭作業布置的有效性。第四,對教師隊伍加強管理。教師在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做好教師的管理工作,充分落實教師的進修、評價以及培訓工作。將校內進修提高以及脫產校外進修充分結合起來。國家要建立多樣性的培訓進修機構并健全相關制度。我國現如今實行脫產校外進修的確困難重重,這就要求學校將校內進修嚴加重視,設置專業人員對教師加以培訓和進修,要充分應用舉辦講座、以老帶新、教學研討會等校內在職進修途徑。建立包括校內外的教師評價機構,科學制定相關評價標準,并加強對形成性評價的重視,讓評價能夠真實的反應教學問題并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第五,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教學設備、教師工作條件以及班級風貌都是教學環境的重要因素,教師環境的優劣又關乎著教學質量。首先,要增加經濟投入保證有一個良好舒適的教學環境。其次,要增設教師設施,讓其充分發揮家偶爾輔助價值。最后,對課堂紀律、班級班風以及教師布置等要加強管理。
3總結
小學是個人成長的基礎階段,小學教育教學的質量對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有奠基性的作用。教學管理者一定要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重視起來。反思教學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處,積極團結教師、政府、家長以及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做好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為小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作者:潘楓 單位:成都市新津縣新津一小
參考文獻:
[1]宋美芳.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初探[J].學周刊,2012,19:145.
[2]田景鋒.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問題的幾點探究[J].才智,2013,16:94.
[3]楊國義.關于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問題的幾點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5,03:11-12.
[4]宋喜民.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教育教學管理[J].中國校外教育,2015,33:88.
[5]董虹.小學教育如何加強教學管理效果[J].課程教育研究,2014,08
- 上一篇:中職畜牧獸醫專業教育教學研究
- 下一篇: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方法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