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圖書館服務教育教學實踐探討

時間:2022-07-30 10:23:22

導語:高校圖書館服務教育教學實踐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圖書館服務教育教學實踐探討

摘要:文章通過對高校圖書館在教科研服務過程中普遍存在問題的研究,提出了切實的措施,以便促進圖書館在“雙一流”背景下更好地為教科研服務。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教科研服務;轉型

高等學校圖書館的工作是學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10月24日,國務院印發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此方案是我國高等教育邁向高水平的重要指導方針,是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大戰略決策?!半p一流”建設為地方高校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機遇,同時也對地方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帶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辦學的三大支柱之一,其水平是一所大學教學、科研水平的重要標志。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應該與學校的發展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其水平是學校總體水平的重要標志。“雙一流”建設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動力和契機,同時,也是對我國高校建設和發展進行全新的一個戰略定位。雙一流建設,不僅僅是重點高校,地方高校也同樣面臨著機遇和挑戰。高校圖書館是高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高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的學術性機構,責無旁貸地承擔著為“雙一流”建設服務的任務。地方高校圖書館如何提升自身服務能力,如何服務好高校“雙一流”建設的需求,是當前急需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

1目前存在的普遍問題

1.1館員自身能力有限,工作積極性不高。大多圖書館員作為學校行政人員,很少或者幾乎不參與教科研活動,往往只是參與館內簡單工作,書籍整理,咨詢回復,維護閱覽環境等等。與教科研老師存在一定距離,相互之間陌生,很少甚至從來不交流,一定程度上影響相互需求及研究方向。1.2信息資源加工整合的能力有限,特色資源建設不明顯。如今,互聯網環境下,開放獲取的資源越來越多,由于部分館員學識能力有限,對于網上開放的資源感到陌生,甚至不了解什么是開放存取,或者不清楚圖書館可以從開放存取機構或平臺獲取免費的資源來使用?,F如今很多的特色資源會凌亂的分布在不同的文獻資源或微小數據庫中,由于每個館員信息辨識能力、整合能力的不同,也將無法獲取或者獲取到很少的特色資源。如國外學術論文、著作、網頁、微視頻、畢業論文、征文等具有特色的資源。由于館員能力的限制,這也會導致特色資源建設片面,缺乏系統性、完整性,因而無法發揮這些特色資源的效益。1.3為教科研服務的專業館員組成單一甚至缺乏。從目前大多圖書館人員結構看,大多圖書館人員素質及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服務意識和能力有很大的局限性。大多圖書館館員擁有圖情專業和學科專業背景的人員屈指可數。這種環境下,圖書館領導應做好頂層設計,用人長處,盡量發揮每個館員的有點,根據不同的館員能力建立一支不同類型的服務隊伍很有必要。因此,建設一支梯度型、專業化的服務團隊是比較理想的模式。如基礎型、技術型、教學型、科研型等,不同類型的讀者也可以劃分不同的服務團隊,如針對學生讀者的,針對教師讀者的等等。

2圖書館提升服務能力的主要措施

2.1改變觀念,樹立重視為教學服務的思想。目前很多高校的圖書館一直以來強調圖書館服務教科研的重要性,但對于教學的支持卻不太重視,思想和服務觀念相對落后,服務的環境很薄弱,服務模式和形式大多停留在口號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為教學服務的效果。鑒于此,高校圖書館應進一步改變思想觀念,切實認識到圖書館在“雙一流”建設中所起的作用。圖書館應該積極作為,將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形式,拓展服務內容,強化化服務細節,為教學服務的質量與水平保駕護航。2.2“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急需轉型。(1)資源結構需要調整優化。服務于“雙一流”建設的信息資源結構需要優化。首先,圖書館應具備一定數量的圖書資源,這也是基礎的條件。通常圖書館應結合教科研人員需求,通過調查等方式了解用戶迫切需要的資源,首先將一流學科建設中所需的文獻信息資源作為重點的采集對象,加強為一流學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同時可選擇性的采購與本學科相關或相近的邊緣學科或前沿學科資源,以便擴大師生知識面,形成有主有從的信息資源結構。比如,不管高校是應用型或研究型層次,圖書館必須采購學術型文獻資源,如,一流學科的著作、中外文核心期刊、會議、報紙文獻等。于此,隨著地方高校的不斷發展,其圖書館的建設更應突出館藏的特色,通過建設特色館藏,使藏書由多變精,為地方高校提供特色的教科研資料,充分發揮館藏文獻作用。因此,在館藏建設中,一定要轉變思想,優化采購模式,必須從以藏為主的模式轉變到以用為主的模式,最終提高資源利用率,服務教學。(2)采購模式需要轉型。在采購形式上,圍繞一流學科建設的需要實現精準采購。應該大多采取現場采購的原則,在人員組成上,圖書館人員與系部領導和教師參與的方式,保證所購圖書適合我校學科專業特點和學術價值較高。同時,應該廣泛征求讀者對文獻資源建設的意見,認真做好讀者需求調查,完善讀者薦書辦法,包括網上薦書、留言板、新書推薦、電話推薦、書刊推薦郵箱等。根據讀者的反饋信息作為訂購依據,保證所購圖書符合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的要求。(3)深度開發網絡信息資源。如今,網絡資源處處皆是,高校圖書館應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盡可能聚合網絡信息資源,對網絡資源進行整理、聚合、分析等。對于教學、科研前言信息應該加工處理,盡可能建設自己的數據庫,提供鏡像服務,方便用戶使用,從而保證教科研人員能夠及時獲取最新的文獻信息資源。2.3提高館員學識和專業水平,服務教學科研?!半p一流”建設中,對高校圖書館帶來了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圖書館必須建設一流的館員服務隊伍,才能適應新的目標。所以對館員的素質和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首先,每位館員需要具備較深的專業知識和學科知識背景,并應該具有一定的學歷和職稱。也只有這樣才能嵌入“雙一流”建設學科的研究工作中。其次,每位館員還要具備熟練計算機應用和先進的數據分析工具及據整理和分析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為“雙一流”建設學科提供最新、最準確的科研情報信息。最后,館員應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能開展相應的學科對話,適當的引進新生力量,有效提升學科服務的層次和水平。同時,也要求圖書館加強頂層設計,優化崗位設置,建立相應的約束與激勵機制,以推動館員能力的提升,不斷提升個人能力與團隊協作水平,為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出謀劃策。2.4加強館際交流與合作。雙一流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可以在原有服務的基礎上,根據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及時改變服務模式,拓展服務功能,探索多元化組合的服務新主張,進一步深化服務內涵,加強與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各類情報機構、數據庫商等機構進行合作,使圖書館信息資源、人力資源與服務對象資源進行有機的對接和融合,讓圖書館的服務深入到每一個院系,甚至每一位教師的辦公室,深入到科研小團隊中,盡可能使館員發揮最大優勢,成為他們身邊的信息助理。同時,圖書館還應積極發揮情報研究和知識服務的優勢,幫助高校在頂層設計、人才培養、發展戰略研究與制定方面搜集、整理相關信息資源,為一流大學戰略決策層提供最可靠的信息支撐,這也是圖書館提升自我價值和地位的重要途徑。

3結束語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館員能力的建設已迫在眉捷。首先,圖書館領導要做好頂層設計,及時轉變觀念,意識到館員服務能力建設的重要性。其次,要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考核與激勵機制等相關機制,以保障館員學科服務能力建設工作順利、有效地開展。與此同時,圖書館應加強館際交流、部門與部門交流、圖書館與院系之間的交流溝通與合作。力爭為師生提供一種協作、交互,以及實體與虛擬并存的學習共享空間,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更有效地為教學和科研工作服務。

參考文獻

[1]唐芳.“雙高”建設中安徽省高職圖書館服務能力提升策略[J].中國經貿導刊(中),2020(02):152-153.

[2]范翠玲,鄭云武,張楠.“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普通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學科知識服務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情報探索,2019(11):90-95.

[3]李欣.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能力提升策略探析[J].科技資訊,2019,17(01):223-224.

[4]張孝文,沈戈鷹.高職院校圖書館教科研服務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8,35(31):1-3.

[5]田慧芳.地方高校圖書館針對“雙一流”建設的學科服務能力提升途徑探究[J].圖書情報導刊,2017,2(12):42-46.

作者:趙峰濤 單位:西安培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