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英語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9-19 11:02:32
導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英語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英語是一門生活性很強的學科,但很多教師割裂了生活與英語之間的聯系,將知識生硬地灌輸給學生,挫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信心。要扭轉這一局面,教師應踐行生活教育理論,溝通英語與生活的聯系,通過創設生活化情境、挖掘生活化素材、設計生活化活動、運用生活化練習等途徑,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構建優質、智慧的英語課堂。
[關鍵詞]英語教學;生活教育理念;生活化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鄙罱逃碚撌翘招兄逃枷氲木瑁撬虒W經驗的高度提煉。小學英語是一門生活性很強的學科,但很多教師割裂了生活與英語的聯系,將知識生硬地灌輸給學生,這必然會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信心,甚至會使學生產生煩情緒。因此,教師應扭轉這一局面,踐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溝通英語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構建優質、智慧的英語課堂。
一、創設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梢姡逃龖嫦驅W生的生活,而不是將學生當作貯存知識的容器,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因為離開了生活的教育,就會失去教育的意義和本真。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依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情境,拉近學生與所學英語知識的距離,喚起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堂,進入學習佳境。如五年級下冊Unit3《Askingtheway》單元的教學主要是圍繞問路來展開,于是,教師為學生創設了問路的情境,讓學生融入情境,高效學習。教師讓幾個學生扮演來自美國的游客,表現出因迷路而著急的樣子。教師旁白:“你怎么幫助他們呢?你能設計對話給他們指路嗎?”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靈活地運用了“HowcanIgoto.../Youcan.../Turnright/left”等句型。在進行情境對話時,教師要適時地提供語言幫助,以保證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這樣的學習活動,學生熱情高漲,積極地選擇角色、設計對話、確定路線,帶著生活走進英語,帶著發現回歸生活。上述案例,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交流,幫助學生走出課本,回歸生活,感悟英語學習的價值和意義。
二、挖掘生活化素材,促進學生內化知識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鄙钍侵R的寶庫,生活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生活中有豐富的素材,這些素材飽含英語信息。在傳統的英語課堂,很多教師照本宣科,而不是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這樣的灌輸式教學,使學生無法透徹、深入地理解所學英語知識。教師應遵循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從生活中尋找有效的教學資源,并將生活資源引進課堂,提高教學實效。如教學三年級上冊Unit6《Colours》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關于顏色的單詞,教師在課前準備了一些生活實物:黃包的香蕉、白色的粉筆、黑色的紐扣、藍色的鞋子等。教師先拿出香蕉,問學生:“Whatisit?”學生回答說:“Itisabanana.”教師繼續拋出問題:“Whatcolourisit?”學生滿臉疑惑,他們并不知道“colour”的意思,于是教師告知學生“colour”是“顏色”的意思。那么,黃色怎么說呢?教師自然地引出單詞“yellow”,并設計短句,讓學生認讀:“yellow,yellow,yellow(變換不同的聲調),黃色是yellow,thebananaisyellow.”緊接著,教師用這樣的形式,教學了其他關于顏色的單詞,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上述案例,為了更好地踐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對所學英語知識的理解,教師巧妙地將生活中的實物引入課堂,拉近學生與所學英語知識的距離,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讓學生的學習意愿更加強烈。
三、設計生活化活動,增進學生理解
陶行知先生說:“要把教育推廣到生活所包含的領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準的水平?!闭Z言來源于生活,英語教學也是生活化活動的教學。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有效的活動可以喚醒學生求知的欲望,使學生以積極、飽滿的狀態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在活動的過程中深刻理解所學的英語知識,更好地說英語、用英語。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挖掘教材內容,為學生設計生活化活動,讓學生在生活化活動中汲取知識的養分,使英語與生活融為一體。如教學四年級上冊Unit2《Let’smakeafruitsalad》時,教師為學生設計了動手操作活動,增進學生對所學英語知識的理解。在教學前,教師將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準備制作沙拉的食材。新課伊始,教師讓各個小組成員拿出自己準備的食材,投入到制作沙拉的活動中,但在制作的過程中,只能用英語和自己的同伴進行交流,如“Doyouhavea/an...Doyouhaveany...”。學生制作好沙拉后,教師讓學生評價一下自己的勞動成果。學生說:“Lookatourfruitsalad.It’sniceandsweet.”然后,教師讓學生一邊享用美食,一邊用英語將享用過程說出來。學生說:“Ireallylikefreshfruit.”這樣的活動,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感受,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對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上述案例,教師精準地把握了教材內容,為學生設計了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手腦并用,調動多重感官積極地學習英語、掌握英語和應用英語。
四、運用生活化練習,提升學生能力
英語的學習,僅僅依靠課堂四十分鐘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其他途徑彌補課堂學習的不足。而練習作為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是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有效途徑。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就是教育的內容,要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彼?,教師應做好英語與生活的銜接,設計生活化練習,讓學生在生活的背景下更好地學習和應用英語,不斷提升英語綜合能力。如六年級上冊Unit1《Theking’snewclothes》是一則童話故事,課文內容由人物對話組成,插圖中的人物活靈活現,角色個性鮮明,深受學生喜愛,也十分適合學生表演。因此,教學完這一課后,教師并沒有讓學生機械地記憶、背誦課文內容,而是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自由組合,以表演的形式呈現文本內容。排練熟練后,學生進行正式表演,由旁白引出故事:“Longlongago,therewasaking.Thekingwashappy.Helikednewclothes...”通過表演,學生深化了對一般過去時的理解與運用。完成表演后,教師讓表演者談談自己為什么要這樣演,想達到什么樣的效果,然后讓其他學習小組的成員用英語進行評價,如“Goodjob!”“Theywerewonderful!”等。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還拓展了學生學習的境界,使學生領略到英語學習的精彩。練習是促進學生思考的有效形式,也是強化學生理解的良好載體。上述案例,教師在完成教學內容后,為學生設計了生活化練習,將學生的英語學習引向社會,引向生活,從而豐盈學生的學習體驗。
總之,課堂是進行教育的場所,生活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對英語課堂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教師要精心研讀教材,將教學內容生活化,促進學生對所學英語知識的理解,讓英語課堂充滿引力、活力和張力,涌動生命的激情和精彩。
作者:沈丹 單位:江蘇海門市常樂小學
- 上一篇: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理念在鋼琴演奏的體現
- 下一篇:高校創新教育3D打印研究
精品范文
10陶行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