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藝術設計教學研究
時間:2022-07-04 02:57:11
導語:特殊教育藝術設計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藝術設計專業對殘疾學生就業的作用
殘疾學生技能學習對他們將來的就業有著積極的影響。最近一些年政府對于殘疾人的關注和扶助日益增多,也開始關注殘疾人的就業問題,這不僅是對殘疾人的關愛,更是重要的民生問題,需要得到妥善的解決,才能更好的滿足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其實殘疾人雖然身體有缺陷,但是在智力與能力方面有很多人表現出杰出的才能,這些人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的巨大財富,所以要重視教授殘疾人的一技之長,讓他們能自食其力,造福社會[1]。社會各界對殘疾人應有著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需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不應該對他們進行歧視,并要為殘疾大學生提供平等就業的機會,使得殘疾人的就業得到切實保障。而讓殘疾人進行藝術設計專業學習是契合時展下的設計人才需求的,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社會對于藝術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增多,雖然各大高校都開設了藝術設計專業,但人才的需求量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而藝術設計專業的職業發展趨勢中蘊藏巨大的潛能。
(一)應用視覺符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殊教育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應用視覺符號能讓聾人學生更清晰直觀的了解到藝術設計的相關專業內容,進而能讓學生在今后的設計中合理應用所學內容。例如,視覺傳達教學中,教師多使用視覺符號給學生講授相關的知識內容,并引導學生進行練習,進而能激發學生對該專業的興趣點。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法的開設能讓探究性學習的達成效果更好,教師使用真實的情景激發聾人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通過交流與互動的方式讓學生在討論中加大與伙伴間的溝通。藝術設計教學中,教師使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將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靈活的使用圖形、色彩對圖形進行分類,進而讓學生對圖形有初步的認知,教師在課堂上使用PPT進行圖片展示,讓學生牢記展示過的圖形,然后教師關閉圖形,讓學生通過回憶將看到的圖形畫到紙上。教師將畫好的圖形展示給全班同學,并討論遺漏的細節部分,在教師和全班同學的共同努力下,讓圖形更完整,也能讓全班同學的凝聚力和感知力得到強化,使學生能對課程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2]。視覺符號作為最為直接的外部刺激,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極好的促進作用。人類獲得外部信息有將近83%來自于視覺感受,而藝術設計的學生知識獲取量的90%左右都是通過視覺獲得的,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重視實際感受,多使用視覺符號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官,在不斷的訓練中,學生能通過觀看牢記很多圖形,進而涉獵到更多的知識內容。對于聾人學生而言視覺是他們獲取藝術設計知識的唯一來源,所以教學中要重視視覺符號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影響,從而讓學生更高效的學習到藝術設計專業內容。(二)特殊教育藝術設計中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的結合。“WWW瀏覽器”的出現使得用戶能夠獲得超文本格式圖形與影音信息等,能夠讓用戶將靜態的文檔轉變成計算機能夠有效執行的代碼,使得網絡教育的發展得到新方向。其所具有的動態可以執行性能夠有效地為用戶提供高效的遠程交互服務。例如,教師可以將自己精心設計的教案或者用以教學的作品上傳到網絡當中,他的學生們可以利用空余時間進行瀏覽,也可以在網絡當中直接與教師進行學習心得的交換。教師也能夠對學生的作品以及作業完成情況進行隨時了解,能夠以最快地速度對學生進行指導。學生在進行資料搜索時,不僅能夠得到普通的文字信息,同時還可以得到很多圖文并茂的影像以及其他的優秀設計作品。通過網絡技術的有效應用,學生能夠更好地拓寬自己的眼界,能夠更好地去尋找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源泉,使得自身能力能夠在優秀資源的幫助下得到更好地成長。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技術,對自己的學生或者其他學生提供直接的幫助,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得到教師的指導,能夠更好地學習。尤其是對特殊教育藝術設計進行教學工作時,教師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好地成長。
我國殘疾人藝術設計專業由于起步較晚,所以基礎薄弱,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創新度不夠,進而使藝術設計專業整體的推行效果欠佳。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累計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通過教學創新,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使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作才能有所深化,進而讓學生掌握藝術設計的相關內容。
參考文獻
[1]田桓宇.特殊教育藝術設計教學中的多媒體技術[J].長春大學學報,2017,(05):12-13.
[2]賀敏,王凱宏,王宇.淺析視覺符號在特殊教育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8,(02):16-17.
作者:高鑫 冮雨桐 單位: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茖W校
- 上一篇: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
- 下一篇:數學建模與人才培養關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