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精準資助體系探析

時間:2022-07-03 04:36:00

導語: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精準資助體系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精準資助體系探析

摘要:黨的以來,黨中央多次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資助”來源于“精準扶貧”,實現精準資助是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深入貫徹落實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就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精準資助出現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分析,進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切實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得到相應的幫助,強化高校疫情防控期間精準資助體系建設,做好“扶貧”“扶智”與“扶志”,發揮高校資助育人的作用。

關鍵詞:疫情防控;高校;精準資助

1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精準資助面臨的問題

1.1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經濟無保障。2020庚子春節,受肺炎影響,廣大學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宅在家中”,但是對于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來說,“宅在家中”沒有任何收入來源,學習上和生活上面臨巨大的經濟困難。首先,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家庭收入單一甚至無收入來源,受肺炎疫情影響,其父母不能提前復工賺取足夠的生活費補貼家用,尤其對部分建檔立卡家庭來說,延遲復工復產更使得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其次,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遭遇家庭重大變故,甚至家庭成員感染的情況,高昂的治療費用使得家庭經濟不堪重負;最后,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校期間可以通過勤工儉學賺取部分生活費滿足日常生活所需,但是疫情防控期間“不出門”使得他們失去了補貼生活費的好機會,“只消費零收入”使得這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面臨經濟上巨大的壓力。1.2缺乏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專業性指導。各高校積極響應“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網上學習”成為新時尚,但是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面臨學習、就業等方面的困擾。一方面,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它們更需要專業性指導來完成畢業論文,解決就業問題或者學習深造問題,盡管“空中雙選會”、網上視頻招聘等層出不窮,但是部分高校存在宣傳力度不夠、宣傳途徑單一、效果落實不夠詳盡等問題,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由于家庭條件限制,無法及時有效獲取實時信息并就自身實際情況作出擇業決定,而且由于其自身閱歷較低,對畢業、就業等問題甄別困難且不夠重視;另一方面,對于非應屆畢業生來說,當下最重要的是完成網課的學習并對未來發展做好規劃,一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會受到家庭網絡影響,通過借用別人的無線網絡或者使用流量而造成信號不暢,尤其對于偏遠山區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來說,他們可能面臨更大的信號不暢問題,這就使得這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能及時有效參與網課的學習,影響自身專業發展,不利于專業素養的培養,還有一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缺乏自身約束力,而且其家長不能給予指點監督或者管理方式不當,尤其是一些孤殘家庭,由于家中勞動力短缺,會出現學生擔當家里“頂梁柱”的現狀,這就使得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考慮自己的事情,進而消沉頹廢,荒廢學業。1.3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盡管“史上最長假期”增加了學生與親人相聚的歡樂時光,但是對于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來說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首先,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由于家庭經濟原因無法滿足其基本生活需求而產生自卑、孤獨、焦慮等心理,產生諸多負面情緒,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發展;其次,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性格內向,使得其在面臨擇業、學習、生活等方面遇到問題時不能積極求助老師同學的幫忙,致使其產生諸多心理困擾,影響其進一步發展;最后,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缺乏與外界溝通或者同親人關系不和諧而變得萎靡不振、消極抑郁。

2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精準資助出現問題的原因

2.1高校資助摸排范圍受限、資助力度有限、資助形式單一。高校資助堅持使用傳統的資助模式,盡管傳統的資助模式可以減輕高校老師的工作量,而且傳統的資助工作模式運行起來得心應手,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傳統的資助模式不可避免會產生諸多問題。第一,高校摸排工作主要是通過學生主動申報的方式進行,這不可避免會面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及時或者不想反應自己的實際訴求、部分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為獲得補助而提供虛假材料以及高校對材料的真實性和學生實際困難程度甄別困難的問題;第二,高校資助項目繁多,資助資金有限,這使得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獲得的資助金額有限,只能起到臨時性補助的效果,勉強緩解家庭經濟壓力,對于家庭遭遇重大變故的學生來說,資助金額的作用就變得微乎其微,資助金額不足以緩解其家庭經濟困難現狀;第三,目前高校主要是通過發放補助金額的方式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物質上幫扶,但是在“扶志”與“扶智”等方面缺乏專業性教育指導,這不利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方面發展。2.2高校缺乏“文化扶貧”機制體系建設。育人是資助的永恒目標,但是大部分高校僅僅致力于在“扶貧”方面做好做優,而忽略了“扶志”與“扶智”的資助育人目標。首先,高校資助隊伍未能與教學團隊做好交流互通,學生工作與教學工作面臨各行其是的問題,任課老師不能準確把握所授課班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家庭狀況,無法就其面臨的學習就業等方面問題進行專業指點和輔導幫助;其次,高校缺乏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誠信感恩意識教育,部分受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把受助當作理所當然的事情,甚至對比自己獲得資助金額多的同學懷有敵意,缺乏勵志勤學、誠信感恩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最后,高校缺乏對優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榜樣示范作用,一些勵志感恩、志愿服務事例未能夠及時收集并借助新媒體做好有效的宣傳,使得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缺乏自強不息、拼搏奮進的精神。2.3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未能及時反應自己的訴求。目前,大部分高校采用學生自己申報進而學校審查,最后做出資助決定的資助工作模式,但是單純依賴學生自己反饋難免在信息的真實性和全面性方面面臨不足。一方面,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缺乏對學校機制體系建設的認識,不能準確定位各部門機構的作用,認為自己的問題反映是給學院和學校添麻煩,寧愿忍氣吞聲也不肯上報自己面臨的困難,使得其在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錯過了機會,不能通過相應補助緩解家庭經濟困難的現狀;另一方面,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面臨心理方面的困擾,他們不想讓老師同學知道自己的家庭狀況,而高校了解學生家庭狀況的渠道又較為單一,這就使其不能夠得到有效資助;與此同時,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缺乏對認定材料的重視程度,認定材料的不足或不實使得老師不能準確把握其實際家庭經濟困難程度,進而影響受助金額確定。

3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精準資助體系建設的對策建議

3.1完善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精準資助制度建設。疫情防控期間,高校應對傳統資助模式做出相應改進,創新高校精準資助工作機制,促進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精準資助工作高效有序進行。首先,高校應及時足額發放還未發放獎助學金等,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及時得到相應補助,還要加強對資助政策的宣傳力度,通過群通知、微信公眾號等形式進行線上宣傳,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及時把握資助的動態信息;其次,高校應貫徹落實關于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繼續深入摸排受疫情影響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狀況,通過微信、電話、短信等現代通訊方式詳盡了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習生活現狀,高校輔導員應建立與各班班長團支書長久聯系機制,確保及時掌握學生家庭變動情況;再次,高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實時啟動緊急救援機制,對受肺炎疫情影響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通過發放臨時困難補助等方式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對建檔立卡、城鄉低保、殘疾學生、孤兒學生等特殊困難學生群體進行必要的網絡學習費用補助等專項補助計劃;最后,高校應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啟動對抗疫一線人員子女的專項補助計劃,表達對抗疫一線人員的敬意和對其子女的關心愛護,發揮高校對時代先鋒的崇敬,鼓勵新時代青年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積極投身國家建設的隊伍中。3.2搭建服務平臺,進行精準?!霸浦笇А币咔榉揽仄陂g,傳統的面對面指導已經變得不現實,這就需要通過“云指導”對學生面臨的問題“對癥下藥”,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生活上面臨的困難。一方面,針對應屆畢業生,高校應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畢業論文、就業、考研復試等作出針對性指導。在畢業論文方面,高校應成立專門小組對其論文進行指點審查,提升應屆畢業生論文完成效率,為順利畢業打下堅實基礎;在就業指導方面,充分利用“云指導”對畢業生進行線上就業指導,做好招聘信息的及時準確、進行應聘技巧專項指導,提升應屆畢業生網上就業能力,協助他們基于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合適的工作;在考研復試方面,高校應及時收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動態信息,針對不同學生需求進行專業指導幫助,為考研復試打下堅實基礎。另一方面,針對非應屆畢業生,高校輔導員與老師應該加強溝通,及時了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線學習狀況,針對學業困難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輔導員和任課老師應及時對其進行專業指點并作出相應學習規劃,切實保證“停課不停學”高質量有效進行。與此同時,高校應關注學生心理健康,針對有心理問題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及時通過電話、微信、短信等現代通訊手段進行溝通交流,舒緩學生面臨的學習、就業、生活等方面壓力,培養他們樂觀向上的心態和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尤其是對有厭學情緒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高校應密切關注他們的學習生活動態,確保他們在“停課不停學”階段做好對所學知識的消化吸收。3.3強化思政教育,加強人文關懷。精準資助舉措要分層次、立足學生的長遠發展,塑造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的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首先,高??梢愿鶕陨韺嶋H情況適當開展線上勤工助學活動,諸如新聞宣傳、文檔整理、網絡平臺維護等崗位,不僅可以提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文字處理能力和管理能力,而且可以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最重要的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賺取生活費用來補貼家用;第二,高校應加強對受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誠信感恩教育的培養,借助校內外媒體向學生征集誠信感恩勵志類網絡文化作品,提高學生誠信感恩意識,發揚新時代青年艱苦奮斗、砥礪前行的品質;第三,高校應對疫情防控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典型事跡宣傳,弘揚志愿服務精神,積極響應“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的號召,同時對在學習、誠信、感恩等方面有突出事跡的同學進行宣傳,為其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樹立典范,引導更多的學生積極健康發展;第四,高校應密切關注學生內心訴求,切實維護學生自身權益,在學生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雪中送炭”,保障其自身權益不受侵犯;第五,高校應加強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育,通過視頻會議、電話指導等方式進行教導,引導其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用自己的奮斗書寫青春華章。

參考文獻

[1]蘇國紅,李衛華,吳超.“立德樹人”教育思想的主要內涵及其實踐要求[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03).

[2]張遠航.論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精準資助”[J].思想理論教育,2016,(01).

作者:宋旭 程德香 單位:聊城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