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專業國際認證意義與探索
時間:2022-09-04 05:34:26
導語:工程教育專業國際認證意義與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始走出國門,開展國際化專業建設。實施國際專業認證是推進職業教育國際化的重要途徑。筆者闡述國際認證意義,剖析IEET認證規范,開展國際認證探索,從運行機制、教育目標、核心能力、課程體系等方面實施改革,通過開展國際認證提高了社會對專業畢業生的認可度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公信力。
的順利召開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一個新時代,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在新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始走出去,與國外、境外高校開展合作以及學生留學、人才交流、勞務派遣等活動。實施專業國際認證是推進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途徑。自上世紀90年代起,在工程教育領域逐漸興起國際認證體制,為工程教育質量提供保障,同時也成為工程教育學歷國際互認和工程師職業資格國際互認的重要基礎。有別于以往國內教育行業常常采用的“等次性評價”,工程教育專業國際認證是一種以專業教育目標和學生核心能力為導向的“符合性評價”,其核心是確認畢業生達到工程行業認可的既定人才培養質量要求。
1國際認證意義
國際上,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領域,按時間順序,先后出現了《華盛頓協議》《悉尼協議》《都柏林協議》等多個國際協議并形成相應國際組織。各個協議適用的學歷層次及地域范圍有所不同。其中,《華盛頓協議》適用于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悉尼協議》適應于我國高職院校,《都柏林協議》適應于我國中職學校。新時代背景下,順應形勢要求在國內高職院校推廣并開展工程教育專業國際認證的意義非常重大。1.1支撐國家發展戰略。2015年,國務院部署實施“中國制造2025”。這是在新的國際國內環境下,我國政府立足于國際產業變革局勢作出的全面提升制造業發展水平和質量的重大戰略部署,旨在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高職院校是實現制造強國的主力軍之一,因為制造業需要源源不斷地補充和儲備工程技術人才。同時,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意味著中國制造要走出國門。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取得國際認證,培養滿足國際規范標準的工程技術人才,從而實現人才的國際輸出。1.2助推職業教育國際化。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職業教育國際化的建設目標,即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職業院校和骨干專業,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培養高地?!甭殬I教育國際化的一個重要體現是高職院校專業建設走向國際化、開放化,與國(境)外同行學校開展更多師生交流。實施國際認證是專業建設走向國際化的必要基礎和前提。1.3深化工程教育專業建設改革。自我國大規模開展職業教育以來,有關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評估一直都在進行。如以前的教育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以及近幾年開展的創建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這些評估活動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臨一些新的問題和困難,評估方案有待進一步優化改革。參照國際協議制訂的標準范式來加強工程教育專業建設是提高專業建設水準、彰顯高職院校辦學特色的一個重要途徑。
2IEET認證規范
2016年11月,經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遴選,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電子專業被確定為廣東省2017年第一批工程教育國際認證試點專業,接受臺灣中華工程教育學會(IEET)指導,開展國際認證試點工作。IEET認證規范系指IEET認證之審查標準,受認證專業須提出滿足認證規范之《自評報告書》及相關佐證文件,認證評審團也是以認證規范為檢視受認證專業是否通過認證之審查標準。IEET認證規范分為九部分,即:教育目標、學生、教學成效及評量、課程組成、教師、設備及空間、行政支持與經費、領域認證規范、持續改善成效。遵循《悉尼協議》要求,IEET組織認證評價的指導思想是:以學生為中心,結合社會與行業需求,制訂合理的教育目標及支撐教育目標達成的學生核心能力;根據教育目標設計課程組成,透過教學成效及評量觀察學生核心能力達成程度;依靠行政支持與經費建設并維持教師隊伍、設備及空間,時刻檢視領域認證規范是否偏離,開展動態評估與反饋,達成持續改善成效。見圖1。
3國際認證探索
學院電子專業作為首批試點單位,大膽進行探索,借鑒臺灣修平科技大學成功經驗,積極實施專業建設改革,梳理發展思路,完善運行機制,規范教學管理。3.1建立專業建設運行機制。自決定參與國際認證起,電子專業先后四次參加IEET組織的認證研習會,細致規劃工作步驟,制訂改革方案,補充制度文件,定期召開相關會議,形成專業建設運行機制。見圖2。專業建設實行“雙回路”運行機制,二級學院的院長辦公會議執行學校教學工作委員會指令,同時接受“行校企”三元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宏觀指導,部署專業開展日常教學工作。咨詢委員會由校外人員組成,包括政府主管、行業專家、企業高管、同行學者、校友代表等,約10人左右,每年集中1~2次,專題研討專業發展方向以及人才培養方案等微觀層面事項。咨詢委員會、企業和校友形成外部反饋回路。督導室、信息員、學生座談會等形成內部反饋回路。3.2確定專業教育目標。專業教育目標是根據國家教育目的和學校自身性質與任務,對培養對象提出的綜合性要求,也可以說是對畢業生就業3~5年后能夠實現的職業和專業成就的總體描述。專業教育目標是剖析知識結構、構建課程體系、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是專業人才培養的綱領。綱舉目張,專業建設首先要抓住、抓準這個綱,后面的工作才能有效展開。電子專業走訪對口企業、了解市場需求,經由專業教研會反復討論后,形成專業教育目標初稿,交咨詢委員會討論并修改,再報二級學院院長辦公會議及“行校企”三元共建教學指導委員會審核通過,確保專業教育目標能夠符合珠海產業需求及未來發展趨勢。修訂后的電子專業教育目標是: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敬業精神、規范意識和創新思想、進取意愿和合作能力,同時具備電子信息產業生產、建設、服務、管理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這個目標可細分為以下7個方面,見表1。3.3分解學生核心能力。學生核心能力是社會與行業對于專業人才應具備能力的基礎表述,是學生畢業時應具備的、助力學生取得專業成就的重要能力,也可以說是學生獲得就業成功所必備的知識、技能和素質的整體行動能力。工程教育專業國際認證協議在各國(地區)間實現實質等效意義的基礎就是看學生核心能力是否一致。因此,制訂學生核心能力是一項細致工作??茖W合理的學生核心能力可以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起引導性作用。電子專業在原人才培養方案中對培養規格提出三方面要求,即知識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質要求。根據《悉尼協議》國際范式要求,現綜合三方面要求的具體內容重新梳理出學生核心能力,共8項,每項核心能力都細分有具體指標,見表2。學生核心能力的實現要能夠支撐專業教育目標的實現。電子專業制訂的8項學生核心能力指標與專業教育目標的7個條目有具體對應關系(見表3),專業教育目標的各個條目均被覆蓋,符合《悉尼協議》國際范式要求。3.4重構課程體系。對照《悉尼協議》國際范式要求,電子專業對原課程體系進行了調整,以課程地圖形式呈現。整個體系分為三塊,一是校級平臺課程,以通識課程(或共同科目)為主;二是專業平臺課程,以數學、計算機、電子技術等基礎科學課程為主;三是專業與實務課程,分為兩個平行學程,即面向珠海智能終端制造行業的“智能產品制造學程”以及面向珠海安防工程行業的“電子工程服務學程”。
4結語
開展工程教育專業國際認證對提高我國高職教育水平,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目標,增強我國制造業總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學院電子專業率先遵照國際范式加強內涵建設,通過建設和認證,提高了社會對畢業生的認可度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公信力,提升了專業品牌。
參考文獻
[1]黃旭偉.引入《悉尼協議》加強高職工程技術教育類專業建設[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97-200.
[2]王伯慶.參照《悉尼協議》開展高職專業建設[J].江蘇教育:職業教育版,2014(7):16-19.
[3]高健,王麗,劉玉潔.基于國際范式的高職電子專業課程體系構建[J].職業教育研究,2019(1):73-77.
作者:高健 馬維旻 黨艷軍 單位: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育教學方法研究
- 下一篇:檔案與項目融合管理的探索與實踐
精品范文
10工程項目施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