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圖實訓課程改革論文

時間:2022-05-22 11:41:09

導語:機械制圖實訓課程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械制圖實訓課程改革論文

1機械制圖實訓課程改革目前存在問題

1.1教學內容設計不合理

在教學內容設計上,雖然以虎鉗測繪為主線,但測繪與Au-toCAD課程知識融合不夠。內容安排上先進行虎鉗的測繪,再講授AutoCAD繪圖的相關知識點并畫零件圖和部件裝配圖,兩者幾乎是獨立進行的,融合形式比較生硬,無法達到將兩者知識點充分融合從而在教學效果上起到相輔相成作用的目的。在教學內容的學時安排上也不夠合理,測繪部分學時非常少,達不到測繪的學習目標。

1.2教學方法單一

測繪部分的教學由于課時少,主要是教師講授、學生執行的教學模式,學生幾乎無法進行自我分析、小組討論;AutoCAD部分教學仍以傳統的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的教學模式為主,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單純注重學生基本繪圖命令的掌握。整個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教學方法單一,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效果不佳。

1.3課程考核片面

課程考核上,上機考核占60%,平時作業及表現占40%,仍是以知識考核為主,能力考核為輔,平時考核不夠細化,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未進行考核,全面考核、綜合評價不夠。

2機械制圖實訓課程改革思路及實踐

針對以上現狀,課程組老師深入企業調研,充分了解了企業對學生的能力要求,結合學生的知識現狀和對教學內容的接受能力、動手能力及學習興趣等,對教學內容進行了合理的設計,研究出了符合該門課程的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案。

2.1教學內容設計

教學內容設計上,以虎鉗為教學載體,以測量并繪制虎鉗全套圖紙的工作任務為主線,并將這一任務分成機用虎鉗拆裝、簡單零件測繪、復雜零件測繪、標準件測繪、機用虎鉗測繪這五個教學任務,每個教學任務里面再分成若干個子任務。除了機用虎鉗拆裝這個任務以外的其余四個任務都包含了測繪知識和AutoCAD知識,且測繪學時比以往明顯增多,避免了教改前兩者教學時間完全割離且測繪時間少,而使測繪流于形式的現象。如以前先在測繪教室將虎鉗零件草圖全部畫好,然后再到機房畫各零件的AutoCAD零件圖,很多學生在畫零件圖的時候發現尺寸不夠,但無法再去測量,從而只能借鑒別人的或問老師,無法達到所需的教學效果。課改后對每個任務中的零件草圖畫好后,立刻畫AutoCAD零件圖,教學場地不變,發現問題可及時重新測量,從而能達到測繪的教學目標。任務內容安排上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同時充分考慮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在任務的作業難度和作業量上進行差異性處理,保證一部分學生學到基本技能,也使另一部分學生得到技能的提升。

2.2教學方法

每個教學任務都可采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如對于復雜零件測繪這樣一個任務,老師先布置任務,要求學生完成機用虎鉗螺母塊、活動鉗身、固定鉗座的測繪,學生根據分組尋求完成任務的方法。每個學生先要思考以上零件的視圖表達方案,然后小組成員對自己的視圖表達方案進行展示、討論,最終選出認為最合適的視圖表達方案,手繪草圖并測量、標注尺寸,接著再用AutoCAD畫出零件的工作圖。任務完成后,每組選一個代表對自己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闡述、展現,組與組之間進行互評,教師對每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在每個任務實施中都貫穿著討論式教學。如對于復雜零件測繪這樣一個任務,小組成員間對于零件表達方案的討論、對于所需標注尺寸的討論等。這樣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和討論式教學法,以學生為核心,學生在任務過程中學到知識的同時,會意識到自己的表現不再只代表自己一個人,而是代表一個小組,因此學習上不敢怠慢,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學生在思考、展示及討論的過程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表達能力得到了提升,創新意識、團結協作能力得到了培養,為以后職業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3課程考核方案

課程考核上,以能力考核為主,知識考核為輔,將過程考核貫穿其中。每個任務完成后立即結合學生在任務完成過程中的綜合表現進行打分,分數為百分制,充分考慮學生最終任務完成質量、完成速度、任務期間討論表現、團結協作情況等,評價及時、全面且公平。按各任務教學內容的多少確定權重,在課程結束后,根據各個任務分數和上機考核分數按下式算出課程最終成績。

3結束語

機械制圖實訓課程改革以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明顯提高,利用Auto-CAD軟件繪圖的能力及測繪的能力得到了培養,同時自學能力、與人交流能力及團結協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為以后從事設備維修、改造、仿制等方面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技能基礎,也為以后職業能力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可靠保證。

作者:杜治平單位: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