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22 08:12:00

導語:新課改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改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研究論文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每位教師對新課改的理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并在不斷學習新課改的同時,力爭在日常教學中,以新的課堂形式和教學理念更新充實自己的教學。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卻常??吹健盀橛懻摱懻摗?,“為活動而活動”的現象。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們不能把教改簡單流于形式上的轉變,而應深層次地思考如何在教改理念的指導下,更加科學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為此,我提出以下幾點思考。

一、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教師必須對課堂有很好地掌控性,做到“收放自如”

課堂的主體應該是學生,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更多的側重于促進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主動求知與實踐參與以及學生的價值觀念與情感態度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很多教師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但我們中的很多人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尷尬,一節研究課上下來,形式和氣氛靈活多樣,熱熱鬧鬧,但是卻讓學生感覺沒有重點,甚至連這節課要掌握的數學知識是哪些都說不清楚。這樣的課再以“學生為主體”也只能說是失敗的,畢竟教學不同于游戲,所以我認為教師應對每堂課有很強的駕馭能力,對每節課的重點有很深入的了解,在適當的時機把學生發散的思維匯聚到這節課的主線上來。使學生對教學知識的認識過程遵循教學知識的邏輯結構序列和學生認識能力的發展序列,以利于學生明確每節課的學習目標并逐步實現對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方法的感悟和能力的提高。

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教師應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問題和情境的創設要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使學習的主動權由學生掌握。教師還應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拓展學生的發展空間,引導學生挖掘自己的創造潛能,開發創造力,建立一種相互接納、相互理解的友好的人際關系,并使整個教學過程在寬松、平等、融洽的氣氛下進行。但是我們也要避免走入另一個誤區,初中階段的數學教育的核心應該是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而有些課堂設計卻還停留在形象思維訓練的初級階段。結果學生被老師創設的情景過度吸引,而不能理性的進入學習,使得教師辛辛苦苦創設的情景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以探究式學習為主,引導學生逐步提高數學的學習和認知能力

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探究過程,在知識的獲取過程中下功夫。要把給予學生問題、給予學生思路、給予學生結論的教學方式轉變為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我們在進行探究式教學的設計時,應將探究目標納入到教學目標當中去。備課時要考慮三方面的目標,即探究知識、探究精神與探究能力。注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學習和掌握研究數學問題的方法,通過觀察、試驗、歸納、類比、猜想、推理,以及與他人交流合作等較為復雜的探索活動,體驗數學知識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增強探究意識和問題意識,學會如何學習數學、如何解決數學問題、如何與他人交流合作、如何從探究活動中體驗快樂。

四、注重分層次教學,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

從知識的結構來看數學學科的知識結構呈螺旋形、往復遞進的、非封閉的上升結構。教師的教學應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原有的知識點相聯系,確保自己的教學從已知到未知,從易到難,從現象到本質,讓后一步的學習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礎上。這樣使新的教學既能建立在學生原有的知識準備和生活經驗之上又能逐漸有所提高。

從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來看,由于學生間存在著個體差異,他們的數學能力水平和基礎不同,學習數學的進步速度也不一樣,因此,教師應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愛好和原有的知識結構及不同的文化背景、鼓勵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教師應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進行分層指導,如探究目標上可分層制定,問題情境可分層創設,小組討論可分層組織、分層指導,作業可分層布置等。讓每一位學生體會到只要自己在某一個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獲得公正客觀的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調動他們積極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每個人都在數學學習中得到相應的發展和提高。

五、注重練習題的質、量,加強落實和反饋

有的時候,我們的教學可能是形式上靈活多樣,課堂設置和學生活動豐富多彩,學生的參與熱情也特別高漲,可是一到具體題目上,學生卻不知如何下手,或經常計算錯誤。我們要盡可能的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讓好的教學效果延續下去。學生要通過解決一定量的數學問題,來理解數學概念、原理,體會數學思想、方法,從而促進自己在數學方面的發展,提高數學能力的水平,所以,一定量的習題練習必不可少。但這不意味著盲目的加大習題量,而要從實際出發,選擇適合學生的基礎水平,有難度但能夠實現,進一步學習又確實需要的題目。精選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問題,能突出反映所學知識、技能、思想方法,通過解決這樣的問題追求問題的一般解法、普遍解法,不追求怪題和冷僻的解題途徑。只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設計題目的難度和數量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其次,我們還應注意學生對知識的落實和反饋,讓學生不斷鞏固學習成果。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們親身參與著這次教學改革,在樹立信心、更新理念、改進方法的同時,我們同樣應注重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以學生進步和發展為宗旨,關注教學效益,通過學生的自主能動發現探究式學習和教師的正確有效的指導,實現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能力和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