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新課改下數學課堂教學設計

時間:2022-05-19 04:55:00

導語:深究新課改下數學課堂教學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究新課改下數學課堂教學設計

摘要:新課改下,要求教師實施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根據學生思維的差異,善于引導,因材施教,和學生進行良好的感情交流,改變評價體系,鼓勵學生創新。

關鍵詞:新課改自主學習因材施教

一、課堂引入從問題開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從問題開始。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在教學中可設計一個學生不易回答的懸念或者一個有趣的故事,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啟示誘導的作用。如在教授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時,有位教師先講了一個數學小故事:德國的“數學王子”高斯,在小學讀書時,老師出了一道算術題:1+2+3+……+100=?,老師剛讀完題目,高斯就在他的小黑板上寫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學還在一個數一個數的挨個相加呢。那么,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這么快呢?這時學生出現驚疑,產生一種強烈的探究反響。這就是今天要講的等差數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二、課堂設計中注意分層次教學,即因材施教

“分層次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分層次教學”的指導思想是教師的“教”要適應學生的“學”,因為學生都是有差異的,所以教學也相應的要有一定的差異。根據這些差異,將教師和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教學要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學生的差異,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分層次教學是一種重視學生間的差異,強調教師的“教”一定要適應學生的“學”,教學中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在教學目標、方法、內容、途徑和評價等方面進行區別對待,使各層次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礎上得到較好發展的課堂教學策略。由于學生基礎知識狀況、學習動機、學習方法等存在差異,接受教學信息的情況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循序漸進,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逐步提高,學有所得,最終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學生學會并形成問題解決的思維方法,需要讓學生反復經歷多次的“自主解決”過程,這就需要教師把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作為長期的任務,在課堂教學中加強這方面的培養意識。

常用方式:

(1)對于比較簡單的問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使學生體會到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快樂。

(2)對于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應該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獨立思考,再進行嘗試解決。

(3)對于思維力度較大的問題,應在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和全班交流的基礎上,通過合作共同解決。

四、認識學生的思維差異,教師要善于引導

數學思維的差異性:由于每個學生的數學基礎各不相同,相對應他們的思維方式也各有特點,因此不同的學生對于同一數學問題的感受和認識也不可能會完全的相同,從而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理解的偏頗。以至于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一方面學生不知道用所學的數學概念和方法為依據進行推理和分析,對一些問題中的結論缺乏對自我思維進程的調控,缺乏多角度的分析和判斷,從而造成障礙。如函數y=f(x)滿足f(2+x)=f(2-x)對任意實數x都成立,證明函數y=f(x)的圖象關于直線x=2對稱.對于這個問題,一些基礎好的同學都不大會做(主要是寫不清楚具體的步驟),我就動員學生看書,在函數這一章節中找相關的內容看,待他們看完反函數與原函數,奇函數與偶函數的圖象對稱性之后,他們也就能較為順利地解決這一問題了。另一方面體現在沒有能夠注意挖掘所研究問題中的隱含條件,抓不住問題中的確定條件,影響問題的解決。如非負實數x,y滿足x+2y=1,求x2+y2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在解答這個問題時,假如對x、y的范圍沒有足夠的認識(0≤x≤1,0≤y≤1/2),那么也很容易在做題的過程中產生錯誤。

五、課堂教學中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真誠交流。新課程標準認為數學教學過程中不能與學生交心的老師將不能稱之為“最好的老師”。成功的教育是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非顯露痕跡的教育,而且是充滿愛心的教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真誠交流意味著教師對學生的由衷的贊美以及殷切的期望。由衷地贊美學生的成功。這可以從心理學上著名的皮格馬利翁-羅森塔爾效應(PygmalionEffect)中得到驗證。古希臘神話中的塞浦路斯國王皮格馬利翁對一座少女雕像產生了愛情,他的期望使這座少女雕像“活”了起來。1968年,瑞典教育家羅森塔爾對美國一所小學18個班的學生進行的試驗,進一步表明外界的殷切期望會對人產生強烈的激勵效應,即“皮格馬利翁-羅森塔爾”效應(PygmalionEffect)。暗示在本質上,是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而這種暗示,正是讓你夢想成真的基石之一。我認為,作為教師應該在數學教學過程的始終,都要對學生寄予一種熱烈的期望,并且還要讓學生時時刻刻都能夠感受到這種期望,進而使學生為實現這種期望而做出艱苦努力。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并培養學生的特長,對學生已經取得或正在取得的成績和進步給予充分及時的肯定評價,從而激發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進取心,實現學生在已有基礎上的不斷發展。

六、采用新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評價是教改的杠桿。隨著新的課堂教學任務的提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出現、新的課堂教學特點的展示,勢必要求重新審視我們的教學評價。要充分利用教學評價的指揮功能,并通過教學評價的改革,教學中營造一種創新的氛圍。從“單一性”到“多元化”,突出教學方式評價的權重性。通過這種評價,促使教師敏銳地運用現代教學技術豐富數學課堂教學的形式。要在教學方式的評價中設立教學方式有創新或勇于實踐先進教學方法等條目,并加大這方面的正向權重。通過新的評價體系,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使數學知識不再枯燥無味,而是充滿了新奇和新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