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課堂管理論文
時間:2022-12-01 03:13:08
導語:初中生物課堂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創設導入情境,激發學習情趣
心理學研究揭示,學生學習活動的進行離不開情感的參與。生物有效教學課堂,首先是“情滿課堂”。教師必須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用自己的激情來感染學生,用精巧的情境來激發學生?!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引人入勝的導入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學習“消化與吸收”的內容時,筆者讓一個學生扮演西瓜子的角色,自述了《西瓜子歷險記》的故事。只見學生個個聽得凝神注目,人人都如身臨其境,無不沉浸在環環相扣的歷險情境中。最后教師點題“:你們知道西瓜子歷險的王國在哪里呢?”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消化道?!笨梢?,精心創設導入情境,不僅能調節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還能有效建構知識、挖掘學生潛能。又如,在學習“生物的遺傳”時,筆者以“道爾頓給母親買襪子”的故事引入,進而點出色盲這種遺傳病也稱為“道爾頓病”。在學習“食物鏈”時,用一句學生都熟悉的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引入,學生在教師生動形象的詮釋中體會到生物之間確實存在著“吃與被吃”的關系,從而進入食物鏈的學習中。
二、注重承上啟下,加強知識聯系
下節課我們沿著這個實驗來繼續探究。這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系統理解和掌握。又如“,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是蘇教版七(下)的第一節內容,該課概念多,較抽象,中間還穿插了一個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結構的實驗。學習中學生往往會側重于實驗觀察,而忽視結構和功能特點這一重點的學習。為突出這兩個并重的學習內容,筆者采用角色扮演———“連連看”這個活動來串聯和深化。先學習細胞結構,再通過觀察加以鞏固,最后讓學生在結構與功能間進行連線,來評價學生學習的有效性。諸如此類的內容還有學完食物鏈后轉入食物網的過渡等,都可承上啟下,設置懸念,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下節課作鋪墊。
三、精心設置問題,善待學生錯誤
有效教學的基本狀態是對話、互動,而要進入有效對話或互動狀態,則常借助教師的有效提問。有效提問的基礎是備課中對學情的精準分析和對問題情境的精心設置。提問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必須瞄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使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例如,學習“水中的動物”一節,課前布置學生飼養小金魚活動,并就飼養過程中的每一天作好觀察與記錄,提出一些探究性的課題。例如,怎樣才能養好魚,養魚對水質、密度、飼料和水溫等有什么要求,淡水魚可以馴養成咸水魚嗎?又如,在學習葉的蒸騰作用后,可設置以下問題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為什么移栽植物時需要剪掉大量的枝葉?森林附近經常下雨是怎么回事?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討論等方式去發現問題,再由學生進行分析總結,就能對蒸騰作用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在生物學習中,學生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信息,這正暴露了學生思維的真實性,反映了學生建構知識的過程。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錯誤中發現把學生引向正確的因素,使學生自己發現錯誤,并找到造成錯誤的原因,從而牢固構建知識體系。例如,在進行“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比較”時,有學生認為兩者是逆反應,這時就要啟發引導學生從兩者發生的條件、場所、能量的轉變、儲存或釋放的途徑等方面進行列表比較。最后共同歸納出不能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看成簡單逆轉的原因。善待學生錯誤既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又能促進學生去發現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四、引導知識遷移,加強實踐體驗
新課標提出:“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注重使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生物學,倡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學的核心概念,為他們進一步學習和步入社會做準備?!鄙飳W知識與社會實踐、日常生活和社會熱點都有緊密的聯系,生物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實踐,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將來應用于生產和生活。因此,生物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聯系學生原有的經驗,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只有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加強實踐體驗,學以致用,才能進行意義建構。例如,在學習“營養物質的作用”時,穿插介紹學生吃的各種食品包裝袋及介紹健康的生活方式。現在,不少年輕人的飲食結構正在逐漸西化,其實白粥饅頭比西點營養,甚至更健康,因為,西餐尤其是洋快餐在制作過程中,普遍使用一種“氫化脂肪”的添加劑,影響我們的健康,并且,相比西方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結構,中國傳統膳食結構具有低脂肪、低蛋白、低熱量的特點……以上這些,學生都能親眼看見、親耳聽見。又如,學習“人體的免疫防線”一節時,筆者聯系當前的熱門話題“甲型H1N1流感”組織學生討論其危害性,并從預防傳染病的三個環節入手,讓學生總結預防甲型H1N1流感的方法。在學習“保護生物多樣性”一課時,可聯系加拿大一枝黃花等外來生物物種的入侵及其危害。在學習抗體時,可聯系高科技生物制品生物導彈(單抗隆抗體)的知識等。親身實踐體驗的生活化知識往往包含著深刻的思想、感情,有利于幫助學生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他們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五、合理利用課件,有效激情啟思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課堂上恰當地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生物的奧秘,能更好地激情啟思。例如,在學習“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時,為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基因,筆者給學生播放了《轉基因超級小鼠》《人類基因組》的視頻材料。不僅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形象、生動、直觀地向學生展示了看不見摸不著的微觀知識,既增加了課堂信息的容量,又能解決因條件、技術等限制而無法實驗的困難。又如“,種子萌發過程“”探究水和光照對植物的影響”等教學內容,在課堂實驗的有限時間內無法看到結果,課堂講授也只能作一般性描述,因此,學生聽后印象不深、掌握不牢。對于這樣的內容,如果再輔之以多媒體教學,既可克服時空限制,學生的觀察也會更具體、更直觀,從而使課堂教學內容得以延伸和補充??傊?,教師只有關注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多反思多鉆研,精心進行教學設計,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生物課堂的有效教學。師生在努力達成“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的過程中,能夠實現師生共同成長、一起發展的新課改理念。
作者:陳美雅車軼單位:江蘇省蘇州大學
- 上一篇:小學音樂課堂管理論文
- 下一篇:信息化建設高校教育論文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