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學生科技創新論文

時間:2022-07-25 08:59:55

導語:高校大學生科技創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大學生科技創新論文

【摘要】科技型社團始終是高校大學生社團中的一大亮點。高??萍忌鐖F是由一群熱衷于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等時下最新科技成果的大學生自發組建的學生團體,對于培養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因此,要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部署的“雙區協同、三全育人”模式下,采取制定目標、強化指導、整合資源、形成品牌等具體舉措加以推進。

【關鍵詞】高校;科技社團;創新能力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四個服務”指示精神,強調我國應建好社會主義大學,建好“服務型”高校。會議指出,高校應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探索建立“雙區協同、三全育人”模式,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人文素質、身心素質、職業素質和創新創業素質,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作為“雙區協同、三全育人”的主戰場,高校社團是大學生開展課余生活的主要方式,其中高??萍忌鐖F在學風建設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培養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等方面,也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大力開展創新人才培養,既是應對時代挑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要求和戰略選擇,也是當代國際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與核心目標。

一、高??萍忌鐖F

高校大學生社團定義:目前國內尚沒有人對“高校大學生社團”這一概念做出明確的界定,多數學者在不同領域的學術研究中均有自己的理解與定義。在我國,對于“高校大學生社團”相關的文獻中,絕大多數都圍繞“趣味相投”、“自發組建”等關鍵詞展開。我國高校大學生社團依其性質大致可分為如下幾類:學習研究類、娛樂休閑類、公益活動類等。其中,學習研究類社團是眾多社團中最為主要的類型之一。學習研究類社團是以滿足大學生課堂知識或其他方面專業知識為主要目的,致力于提成大學生的學習成績、科研能力,與專業能力、科研研究相關同時具有專業實踐性質的學生組織。高??萍忌鐖F隸屬于學習研究類社團的一種,它也是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社團中衍生出的新生物。高校大學生社團在我國高校中由來已久,其不僅填補了教師及課堂不能帶給學生們創新實踐、動手能力提升的空白,也為高校大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創新實踐機會,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具有素質教育補充功能。新時代下,我國高校要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素質教育補充功能,必須規范管理、積極引導,充分激發學生社團的潛能。而科技型社團除了具有其他社團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性質之外,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自我創新。[1]社團成員應始終秉持社團創新精神,在學習及社團管理中,將創新精神融會貫通,從而更好的完成素質教育補充功能。

二、“雙區協同、三全育人”模式下高校科技社團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高??萍夹蜕鐖F是愛好創新的大學生們的大本營。當前,我國正處于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喜歡創新的學生也越來越多。高??萍夹陨鐖F成了這些有著共同愛好的群體展示自我、表達自我的舞臺。在“雙區協同、三全育人”的模式下,高??萍忌鐖F能夠實現在課余時間對學生們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從而彌補課堂教學的空白,實現全過程、全方位的教育培訓。目前,科技型社團的活躍程度已逐漸超越了其它娛樂型社團。與其它類型社團不同的是,高??萍忌鐖F除了具備服務、培訓、管理等功能,更加注重創新意識的培養,創新意識是高??萍忌鐖F最核心的特征,在對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其還具備了以下幾點特征:第一,高??萍忌鐖F自由性強,靈活度高。社團作為大學生自發組成的組織,是一群擁有相同興趣愛好通過共同的關注點所維系在一起的,他們通常對科技有關的課題感到關心,但又存在不同專業與學科間的交融。也正是由于不同學科間知識的交流與融合,導致很多新鮮問題的產生。這些知識火花的迸發,彌補了教師在課堂教學的空缺,實現了社區學區的協同教育。學生們通過高??萍忌鐖F發現具有思考與探究價值的問題,并通過它幫助自己實現創新能力的提升。第二,高??萍忌鐖F團隊凝聚力高。高??萍忌鐖F不同于其它大學生社團組織,其管理并不是一盤散沙,而是一群有著共同愛好的年輕人自覺組建的組織,成員彼此間更具有共同語言,團體的目標也更加一致。高??萍忌鐖F的最本質特征是創新,創新實踐活動的成功展開,依托于社團成員間的團隊合作與配合,也需要各個專業、學院擁有不同學術背景的同學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集體度過科研上的難關。不同專業、不同背景的同學共同學習,也使得學生得到全方位、全面的自我提升。它絕非某個專業能力優異的學生張揚自己的舞臺,而是一群擁有共同理想的年輕人團隊合作攻克科研、學術難關的主陣地。第三,高??萍忌鐖F更加尊重成員觀點。高??萍忌鐖F團內規則由每位成員參與制定并遵守,管理方式極其民主。在科研創新方面,高??萍忌鐖F主張百家爭鳴,任何一位成員都可以提出自己關于某一學術問題的觀點及意見。在不違背法律的基礎上,成員具有高度的自由,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可以推陳出新。同時,高??萍忌鐖F并不是高校正式部門,它只是由學生根據大家興趣愛好而自發組織的小團體組織。其內部氛圍相對輕松愉悅,每位成員間不存在等級壓制,彼此間互相協助、尊重的社團風氣也充分保護了每一位成員對于科研創新的熱情,從而真正實現走出教區在舍區也能擁有學習熱情。

三、高校科技社團社團提升大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舉措

(一)制定高??萍忌鐖F總目標,加強社團建設。高??萍忌鐖F是大學校園實踐創新活動的主要負責組織。其擔任著帶領學生參與、組織科技創新活動的重擔??梢哉f一所高校創新實踐活動辦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萍忌鐖F的發展程度。此外,高校科技社團應以實現“雙區協同”“三全育人”為自身的總目標。通過開設一系列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提升高校學生的動手、實踐、創新能力,并篩選出優秀的就業創新成果。從而真正做到讓學生在教區、舍區都能接收到充分的創新知識學習,做到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培養,最終為每位學生提供一個實現自我價值與自我提升的機會。(二)實行針對性指導。由于高??萍忌鐖F是學生自發組織,內部成員水平參差不齊,學習專業與學習背景也不盡相同。因此,想要提升高校科技社團的專業創新能力,應該實行一對一的針對性指導。對于剛加入社團的新生,專業知識水平較差,更多的培養興趣、普及知識為主。由直系學長傳幫帶,對其進行基本知識的培訓,通過簡單的教學與培訓,讓新生能夠更快的接收深層次的知識,為社團儲備更多的創新型人才。同時,對新生的輔導要注意多利用舍區課余時間,從而彌補課堂上老師的不足;對于具備一定基礎知識的高年級同學,社團應組織開展高級輔導課程,對其進行更高水平的創新培訓。同時社團應為高水平的創新人才報名參加各類創新競賽,幫助他們在更高的平臺進行學習。組織他們申報課外科技立項和參與教師科研項目,促進師生雙向選擇,引導學生加入教師科研團隊。[2](三)整合資源,確保雙區協同?!半p區協同”模式是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部署的全新育人模式,要求教區、舍區雙管齊下?!半p區協同”,就要對大學生學習及課余生活同時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升。高校應拿出創新項目基金,重點建設用于大學生科研實驗的硬件設施,為高??萍忌鐖F配備良好的實驗器材與儀器設備。通過硬件設施的保證,保障高校學生在教區的學習質量。同時,創新實踐基地及實驗室應盡量對學生開放,增加科技社團成員課余學習時間,充分保證學生在舍區的學習,普及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提升。(四)形成特有品牌,增強影響力。“雙區協同、三全育人”模式作為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全新概念,需要不斷堅持,在探索中建立。這就要求高??萍忌鐖F組織積極配合,不斷在磨合中發展。高??萍忌鐖F不斷擴大自身規模,形成特有品牌,可以年度為單位在學校舉辦科技創新節日,數學建模、電子設計大賽等不同項目。同時,教區同舍區的協同配合也離不開教師團隊的支持。老師們也應在高校科技社團中發揮作用,將教學與創新實踐具體結合,帶頭為學生申請大學生創新創業課題,開展創新創業型教育管理。對于科技社團中具有潛力的成員,教師應加強對其培訓,將創新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生活中,真正做到全員創新、全方位創新、全過程創新。對于高??萍忌鐖F中出現的困難,高校教師應多做服務工作、幫助解決社團的某些困難,充分尊重學生在社團活動中的主體性,營造民主氛圍,助推學生創新人格的形成,使社團真正成為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大舞臺。[3]

[參考文獻]

[1]周欣.科技型社團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世紀橋,2011,(06).

[2]魏萍.高校學生社團促進創新人才培養的作用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2.04.

[3]魏萍.高校學生社團促進創新人才培養的作用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2.04.

作者:金曉輝 廖海 單位: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