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對鄉村留守兒童品行的影響

時間:2022-10-03 04:24:54

導語:體育對鄉村留守兒童品行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對鄉村留守兒童品行的影響

1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以池州市部分中小學生為研究對象,共發放250份問卷,有效回收210份問卷。在有效回收的問卷中,男生96人,女生114人;留守兒童117人,非留守兒童有93人;四年級、六年級、初一、初三的人數分別為:20、69、63、58;經常、偶爾或從不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分別為:11、122、77人。

2研究方法

品行,即一個人的基本道德操守,它反映一個人對善惡美丑、榮辱名利的看法與做法。品行障礙,指兒童反復出現違反與其年齡相應的社會道德準則或紀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為,包括反社會性、攻擊性或對抗性行為。常表現為:說謊、違拗與不服從、偷竊、攻擊性行為等,本研究對品行的調查主要以這幾個方面為主要指標。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為自編問卷,即兒童品行調查,問卷的信度為0.799。問卷共分為六個維度,分別為:(1)違拗與不服從(5題);(2)說謊(5題);(3)攻擊性行為(4題);(4)自卑、逃避(5題);(5)破壞公物等公民道德不良表現(5題);(6)責任感、正義感(5題)。在安徽省池州市選取兩所學校發放問卷,隨機抽取共四個年齡階段的兒童,即四年級、六年級、初一、初三,采用集中取樣的形式發放問卷。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包統計處理。

3研究結果

3.1t檢驗結果

3.1.1兒童的性別、年齡、留守狀態、參加體育活動的頻率對品行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留守兒童的性別與其品行形成和狀態沒有顯著性差異;表2顯示,不同年齡階段(以年級表示)與品行關系表達為四年級與六年級兒童品行差異不顯著,四年級與初一年級兒童品行差異不顯著,四年級與初三年級兒童品行差異極其顯著,六年級與初一兒童品行差異不顯著,六年級與初三年級兒童品行差異極其顯著,初一年級與初三年級兒童品行差異極其顯著;表3顯示,是否處于留守狀態及處于不同留守狀態的兒童之間品行無顯著差異;表4結果可描述為,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兒童與從不參加體育活動的兒童之間品行有顯著差異,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兒童與偶爾參加體育活動的兒童品行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偶爾參加體育活動的兒童與從不參加體育活動的兒童品行之間也有著顯著性差異。

3.2單因素分析結果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留守狀態對研究對象品行影響的方差分析P=0.996(>0.05),說明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之間的品行沒有顯著性差異;不同性別對研究對象品行影響的方差分析P=0.129(>0.05),說明不同性別的研究對象之間的品行沒有差異;不同年齡階段對研究對象品行影響的方差分析P=0.000(>0.05),說明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之間的品行有很大差異。參加體育活動的不同程度對研究對象品行影響的方差分析P=0.000(>0.05),說明參加體育活動的不同程度的研究對象之間的品行有很大差異。

3.3多因素分析結果多因素分析結果表5顯示,留守狀態和參加體育活動的程度對研究對象的品行沒有顯著性影響;不同年齡和參加體育活動的程度對研究對象品行有顯著性影響;不同性別和參加體育活動的程度對研究對象品行有顯著性影響。

4研究的討論與分析

4.1關于單因素方差分析的討論

4.1.1留守狀態或性別對研究對象的品行沒有影響留守狀態對研究對象的品行沒有影響,這與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有很大的差異,這也許是測量過程中的問題,也可能是因為當今社會,由于生存的競爭壓力,留守兒童的人數不斷增加,國家和社會的關注,農村人們的社會觀念不斷地在更新,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無論男女,在各方的幫助下,他們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自行的提升自我修養,以適應時代的需要,因而,他們在品行方面沒有表現出很大差異。這個結論也有待其他的學者進一步去研究或論證。

4.1.2年齡或參加體育活動的程度對研究對象的品行有影響不同年齡層次的兒童之間的品行卻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因為年齡越小,他們越不懂得自我發展,外在的活動或鍛煉對品行的影響就較為明顯。而年齡越大,他們會關注社會的發展,同時懂得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從而養成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體育活動是發泄情緒的良好途徑,不論什么年齡的兒童經常參加體育活動都能實現更好的自我管理,也更易養成良好的品行。

4.2關于多因素方差分析的討論

通過對研究對象進行多因素方差分析,我們發現留守狀態和參加體育活動的程度共同作用時對研究對象的品行沒有顯著性影響。年齡越大、參加體育活動越頻繁,人們的品行越好;反之,年齡越小、參加體育活動的次數越少,人們的品行越差。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社會經驗也會越來越豐富,又加之體育活動的輔助作用,更有利于人們良好品行的養成。社會不斷發展,社會分工不斷細化,社會中的性別角色也越來越明朗,人們對自己的角色認知也會更加清晰,所以人們會逐漸養成不同的品行,以適應社會的要求。

5結論及建議

5.1結論

兒童的品行是多方面的,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對留守兒童的品行有著積極的影響,同時較早的對兒童進行體育鍛煉,積極影響越深刻。

5.2建議

根據調查結果,為解決兒童不良品行和發展他們的良好品行,現提出如下建議:(1)國家應及時調整或出臺相關政策,以促進農村中小學體育活動的正常開展。(2)學校要增加合理的體育設施用品,以確保學生正常進行體育活動。(3)兒童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要給于孩子充分的自由活動時間,讓孩子能夠享受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同時還有助于他們養成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4)老師、父母或監護人要注意兒童的年齡特點,幫助他們在一定的年齡階段開展適當的體育活動。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是為了增加他們的勞動收入,改善其生活,這有利于社會整體發展,而留守兒童的品行問題關乎他們自己的人生發展趨勢,所以社會各界、政府、留守兒童的監護人理應對留守兒童的品行問題給予積極關注,以促進留守兒童更好的發展。

作者:楊榮單位:池州學院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