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社會介入研究

時間:2022-08-13 10:35:28

導語:農村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社會介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社會介入研究

一、基本情況調查

我國經濟發展和國民文化素質的快速提高,物質生活的極大改善和精神生活的充實,健康已發展成為民眾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和國民共識。農村經濟文化和生活水平較低,農民健康意識不強,加上留守兒童親情缺失,嚴重影響了其身心健康發展。在當地政府和學校支持下,我們對四川省南部縣南隆鎮涌泉村小學支教進行了支教調研活動,一共有72人留守兒童學生報名上課了,并對其中的50人進行了身心健康善問卷調查,發放調查問卷50份,回收問卷50份,其中有效問卷49份,回收率100%,有效率為98%。同時,科研組還對當地人文風俗習慣、地理環境等進行了詳細考察。調查結果如下:1.當地留守兒童及其家長健康意識淡薄。據調查,四川省南部縣南隆鎮涌泉村共有村民856人,165戶人家,大概每戶平均5人,其中留守兒童占到90%。被調查的50位學生中,有45位學生的家長外出務工,留守兒童占90%,這些留守兒童基本上都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監管。調查表明,這些祖輩監管人大部分只有小學文化,有的甚至是文盲,監管人文化程度較低,健康意識差;他們憑以往經驗撫養和監管小孩,認為只要讓他們吃好穿好就可以了。涌泉村小學四間教室,有一、二、三、四個年級共4個班,學校內的設施簡陋,桌椅陳舊;學校僅有三名代課老師,且每個老師都要上每個班的所有課程。當地留守兒童獲取健康知識的途徑為:主要是從一些學校課本里獲取,教學環境與教學模式落后使得學生從課本上獲取的健康知識非常有限;故學生會一般會從電視和課外書籍、相關的宣傳人員學會一些健康知識,但出于當地經濟條件落后,這些途徑獲得的健康知識也很少(表1)。故當地留守兒童健康知識獲取途徑已經成為非常迫切解決的問題。2.留守兒童都存在不良生活習慣。通過對四川省南部縣南隆鎮涌泉村進行實地考察,發現該村人的飲用水主為地下井水,以飲用自來水為主的村民極少。由于井水是硬水,很容易導到村民引發結石和胃病、及感染寄生蟲。支教期間,還發現該村小學無健康飲水裝置,學生課間休息主要飲用未經處理的自來水;學校雖然有營養午餐,但學生零食以垃圾食品為主,學生營養仍需加強。而夏天學生每日洗澡換洗衣服的只占少數,男生就更加不講衛生,衣服整天都很臟,培養學生的良好生活習慣也是本次支教活動的重點。3.留守兒童飲食結構不合理。表2中顯示,四川省南部縣南隆鎮涌泉村的留守兒童的飲食狀況存在:主要飲食以蔬菜和大米為主,肉類和水果等食物很少;學校雖然推廣了營養餐,但家庭還是飲食結構非常單一,學生放假回家每天只能以兩餐飲食為主;學生平時多以粗茶淡飯為主,只有節假日才能改善伙食(見表2);留守兒童在學校體育課多以簡單跑步和自由活動為主,體育運動教學基本不受重視,學校的一小塊水泥坪擺放著兩個陳舊的籃球架,成為了學校的多功能運動場,社會愛心人士捐贈的運動器材也僅僅是讓學生在體育課隨意玩玩,無實際的教學意義;學校的學生體質監測體系也十分不完善,學生也僅僅是在畢業考試的時候才會做一次體質測試,其余時間基本沒有測試過;學校既沒有身高體重的測量工具,也從不測量學生的身高體重。而小學畢業考的體質測試對學生體質健康的成長意義不大;留守兒童家庭健康教育觀念不強,缺乏科學系統的健康知識教育,導致其健康意識較差。

二、全面改善當地留守兒童身體健康建議

1.通過各種途徑大力宣傳兒童健康知識。四川省南部縣南隆鎮涌泉村小學的體育設施相對往年有很大的改善,鄉間道路越來越平整,村民健康意識也在逐漸的增強。尤其是縣政府加強環境和衛生保護,實行城鄉同建同治政策,定期派人到基層進行宣傳和檢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當地村民的衛生健康意識,但如果要徹底地改變當地村民的健康知識匱乏的現狀,還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2.監管人和學校加強留守兒童監管力度。學校會建立相關的管理部門,盡最大努力對留守兒童在校期間的生活、學習、行為等進行監管。但留守兒童一旦出了校門,受外界人和事的影響,很多會沉溺于娛樂場所。據調查,當地留守兒童沉浸于網吧、游戲廳、酒吧等娛樂場所的不在少數,政府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但排查力度還不夠,臨時監管人和學校對留守兒童的監管缺失,力度還應加強。3.加強留守兒童飲食營養,健全當地留守兒童健康保障體系。地方政府教育部門要統籌鄉鎮農村教育資源,讓每個留守兒童都能公平地接受教育,并學會不同的運動健身方法,每天養成運動鍛煉的好習慣,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積極向上、努力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與此同時,學校還應與當地醫療機構一起加強健康醫療的知識宣傳,保證每個留守兒童每年定期進行體檢,培養其良好的健康意識,最終能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臨時監管人還要對留守兒童身體健康提高警覺,有病要及時去醫院就醫。

三、結論

目前,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面臨著親情缺失、營養不良、不自信、學習環境差等眾多問題,社會有責任以實際行動多關愛和幫助留守兒童,發揚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到邊遠農村實實在在地為留守兒童貢獻一份力量。通過這次對四川省南部縣南隆鎮涌泉村小學留守兒童的調研,發現當地留守兒童的身體健康知識缺乏、營養不良,以及無定期的醫療體檢保障,這些都阻礙了當地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嚴重時會導致其心理陰影和心理疾病,會給社會發展帶來不定影響因素。為此,研究組提出一些可以行的建議和改進措施,希望全國農村邊遠地區的留守兒童的身體健康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和改善,以此促進我國社會文明和經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威.家庭教育的缺失與農村留守兒童的成長的關系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2,

[2]鞠九江,王桂蘭.鄉村小學牽動聯合國[J].人權,2012,(2).

[3]楊赟.淺析農村留守兒童學習現狀及其影響因素.2013.

[4]范志紅.中國大學生村官叢書[Z].中國農村生活科技讀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陳文剛 單位:川北醫學院體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