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生禮儀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25 04:14:43
導語:中職生禮儀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禮儀價值觀錯位
不遵學校紀律,經常遲到或曠課、抽煙、喝酒、爬墻跳窗等我行我素;盲目追求時髦,穿著打扮不得體,說粗話、臟話;不尊重師長,隨意打擾他人學習和休息,對他人的相貌、體態、衣著評頭論足,給同學起帶有欺辱性的綽號,相互打罵、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故意拖欠課本費,向家人騙取費用,隨意說謊;亂扔紙屑、果皮、隨地吐痰、亂倒垃圾;不愛護公物,亂踢、亂涂、亂刻、亂畫、亂挖公共設施。這些不良現象在中職生中廣泛存在,更為嚴重的是部分學生對這些不良行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視為“有個性”,這問題歸根到底是中職生群體中的禮儀價值觀錯位問題。
(二)禮儀知識和技能嚴重不足
與同齡人相比,中職生在禮儀知識和技能上的缺失更為嚴重,由于缺乏符合自身年齡和身份特征的禮儀知識和技能,中職生在與同齡人競爭中處于明顯的不利境地,致使中職生難以適應公共場合的溝通需求,表現為高度的不自信,影響了中職生的對外學習和交往。同時,與在自己熟悉的場合的放肆無視相比,在陌生場合的自卑進一步降低了社會對中職生群體的正面評估,強化了部分中職生對現代禮儀的反感和抵觸。
(三)不良禮儀習慣積弊嚴重
如上所述的眾多不良禮儀行為表現中,很多都是中職生長期形成的行為習慣,這些行為雖然與現代社會提倡的禮儀格格不入,但許多陳規陋習要改變也不是容易的事。甚至在地方性的社會公眾的傳統觀念中,仍然有一些與時代和國際接軌的禮儀還不為普遍社會成員所接受,甚至還遭受否定和貶斥,這些積弊在中職生身上也較為頑固地存在著,對中職禮儀教育是一個重要的挑戰。
(四)缺乏相應的禮儀行為自我評價能力
禮儀行為自我評價能力是禮儀自我學習和提升的重要推動因素。一個人如果能夠對自身的禮儀行為正確、如實地認識和評價,就能正確地對待和自理個人在禮儀學習、運用和提升上的得和失,有利于自我糾正和提高。從現有研究和實踐中發現,中職生在自身禮儀行為上缺乏相應的自我評價能力,難以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的禮儀行為,自滿或自卑的自我評價較為常見。這問題的存在,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格格不入,需要深入研究,找到這些問題的根源,進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
二、中職生禮儀素養問題的成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中職生與普通高中學生有著相同的中小學學習過程,在實際操作中,普通高中也并不比中職學校更重視禮儀教育,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學生禮儀教育的最大變量。當前,中職生基本來自農村家庭,迫于生計,相當部分學生的父母一方或者雙方長期外出務工,許多中職生與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戚生活,“留守”現象普遍,他們與父輩長之間長期缺乏情感和行為交往,相關教育缺失,加上祖輩自身缺乏現代禮儀觀念和素養,決定了中職生的家庭在禮儀教育上非?!安唤o力”。調查發現,中職生群體的家長教育觀念普遍存在不足,相當多的家長缺乏教育意識和責任感,放棄自身所應承擔的教育角色和責任,對孩子的禮儀修養自然重視不夠,部分家長更是成為中職生不良禮儀行為的榜樣??傮w說來,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當前中職生禮儀缺失的重要原因。
(二)學校教育的不足
學校是學生接受系統禮儀教育的主要場所,小學、初中是學生禮儀修養養成的重要階段,但在我國現有的教育體制下,和地方政府、社會、家庭一樣,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往往忽視對學生文明禮儀的培育,對學生的評價主要看考試分數的高低。因此,當前的中職生大多是來自初中階段甚至是小學階段就被學校教育“邊緣化”了的群體,他們就是中小學所謂的“問題生”、“難管生”和“不管生”。再加上很多中職學校長期以來對禮儀教育重視不夠,禮儀教育缺乏專職專業教師,禮儀教育價值目標嚴重功利化,內容單一化、方法簡單化,重理論、輕實踐,致使中職生的禮儀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一些中職學校辦學定位錯誤,不思進取,得過且過,部分教職工行為散漫無序,違背現代禮儀規范的行為時有發生,也對中職生文明禮儀的學習及養成造成了消極的影響。
(三)社會禮儀環境的缺失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網絡的迅速普及,國際交流的愈發頻繁,人們的思想觀念正在從保守轉向改革、從封閉轉向開放、從依賴轉向自主、從安貧轉向求富,發生了許多積極變化。同時,一些傳統的思想觀念也正受到形形色色“新事物”、“新思潮”的挑戰,傳統的道德觀念不再受到尊崇,現代道德體系建設和禮儀教育滯后,社會尚未形成良好的禮儀氛圍,倫理、道德領域出現了某些紊亂和迷茫,社會上仍然較多的不道德、不文明、有失禮儀的現象,一時尚未得到及時的應對和糾正。社會上各種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等腐朽的價值觀念,更是對青少年正確禮儀價值觀念的塑造帶來消極影響。
三、新時期中職生禮儀教育的改進對策
學校在中職生禮儀教育系統工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應主動承擔起相關職責,積極組織協調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動中職生禮儀教育邁向新的臺階。
(一)建立健全現代禮儀教育體制機制
長期以來,禮儀教育只是作為一項自主開設的課程,一般學校僅作為一門無足輕重的補充課程,在實施方式上有較大的隨意性。要提高中職禮儀教育的成效,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禮儀課程規范,把禮儀教育納入學校常規課程體系,建立科學合理的禮儀教育目標,編制禮儀校本教材,豐富禮儀教育內容,保障禮儀教育的基礎設施及人員配備。完善專業和職業素質教育內容,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職業禮儀教育。制定禮儀素質評價標準,將文明禮儀教育納入校園素質教育活動體系,加強監督和管理。完善日常行為管理制度,將文明禮儀內容融入中職生日常行為規范,將禮儀知識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學校的各項管理和教育教學活動中。如此,中職禮儀教育才能從無序走向有序,從隨意性走向規范性,從經驗性走向科學民主性。
(二)推進學校禮儀課程教學改革
禮儀教育需要有一整套符合各地中職生實際需求的禮儀教材,這一整套教材既包括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禮儀的普適性材料,也包括與學生具體專業和地方社會環境相適應的校本教材。在教學方式方法上,
(1)要創造條件大力提倡情景式的教學方法,通過案例分析、同伴示范、角色扮演、視頻觀看等情景式的教學模式,把禮儀教育內容以更加貼近學生、貼近實際和生活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寓教于樂,使課堂成為學生的精神家園;
(2)要結合實際加強禮儀實踐訓練,把實踐鍛煉作為中職生禮儀教育的重要載體,通過開展禮儀知識競賽、校園日常行為禮儀規范檢查評比、到政府社區和企事業窗口部門參觀見習、頂崗實習等方式加強禮儀實踐鍛煉,促進禮儀教育從思想認識向實踐能力轉化,克服原有粗俗不雅的行為習慣,把學習到的禮儀知識內化為自身的內在素養。
(三)營造良好的校園禮儀文化氛圍
通過文化景觀、警示語等方式讓禮儀教育滲透到校園的物化環境之中,發揮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禮儀主題活動,如征文、演講、辯論會、小品、班會、禮儀風采大賽、社會實踐活動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加深對文明禮儀的理解,并使之內化。通過組建校園禮儀隊開展相關訓練和服務,在學生群體中樹立起良好的行為榜樣,充分發揮禮儀隊員模范和激勵的作用。通過組織發動全校師生尋找校園的不文明現象,促使師生對不文明現象帶來的后果進行反省,營造一個的人人學禮、知禮、講禮、行禮的校園文化氛圍,讓中職生在良好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受到良好禮儀文化的熏陶和滋養。
作者:羅麗靜單位:忻城縣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村級項目建設資金管理論文
- 下一篇:新時期中小學教育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