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明禮儀教育實施責任教育研究
時間:2022-11-11 11:09:15
導語:校園文明禮儀教育實施責任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校園文明禮儀教育是校園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學校整體風格的最突出體現,也是社會了解學校的重要窗口。良好的校園文明建設,不僅可以創建為教師和學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學習環境,也有利于學生的形象的塑造,完善學生的人格,提高學生素質。中國一直被稱為“禮儀之邦”。講禮儀是現代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根本因素。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小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希望,學校應注重培養學生講文明禮貌的行為,在這個培養的過程中,一定要營造良好的文明氣氛,建造多元化的活動,加強對小學生的綜合培養。
關鍵詞:文明禮儀教育;責任教育;方法和途徑
近年來,學生對忽視文明禮儀的現象日益嚴重,從缺乏基本禮儀常識,例如不會問候,不會謙讓,不尊重師長,太過與眾不同,甚至觸犯法律等。校園文明禮儀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根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文明,就不會有基本的道德底線,這將導致社會道德淪喪。中華民族可以說在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長河中創造出燦爛的歷史文化,這與保持其優良的傳統美德密不可分,許多優秀的傳統的禮儀規范仍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當今隨著時代的發展,文明的禮儀基礎教育既可以形成個體道德,品質和個性,也可以提高整個民族的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一、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傳承文明的需要。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代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享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它不僅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且還形成了古老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深厚的倫理文化遺產中,今天仍然保留著許多優良的傳統禮儀規范,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它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知道,在幼稚的時候,孔融讓梨,尊敬長輩傳為美談;岳飛問路,頗知禮節,才得以校場比武,騎馬跨天下;“程門立雪”更是為尊敬師長的典范。這些是中國禮儀道德最鮮明的體現。作為中華民族的傳承者,青少年兒童有責任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使中國“禮儀之邦”的美稱名副其實,“禮儀之邦”的美名響譽中外。2時展的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精神要求與日俱增。人人都在尋求一種充滿友愛、真誠、理解、互助的溫馨和諧的生存環境,尋求一個充滿文明與友善,真誠與安寧的空間。前進的社會呼喚文明,科學的未來呼喚文明。文明禮禮儀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它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體現,它是衡量一個人的教育程度的標尺,文明禮儀教育不僅是形成個體道德、品質和個性的基礎教育,而且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3是孩子成長的需要。注重自我修養和禮儀的人可能會成為優秀的人、有用的人、品行兼優的人??鬃诱f:“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泵献右舱f過:“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边@些充分說明了“禮節”的重要性。青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對小學生文明禮節的教育至關重要。今天的孩子們從小就不是“一張白紙”,五顏六色地早已印在大腦中,環境影響或多或少地污染了孩子的心靈。盡管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仍然被繼承,但就整體而言,確實有減弱的趨勢,特別是對于青少年兒童的約束力越來越少。在學校里有些人不會尊重別人,他們不禮貌也不禮讓,他們不知道在社會上如何去稱呼他人,甚至滿口都是粗言,所以這些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與此同時,諸如善待他人,禮貌待人之類的美德在許多兒童中已被淡化。為了兒童的健康成長,我們必須加強對他們的文明禮儀的教育。盡管我們不必也不可能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但我們可以事先糾正可能影響孩子未來的各種致命弱點。
二、開展校園文明禮儀教育實施方法和途徑
1開展豐富的校園活動,培養禮儀行為。(1)禮儀道路,互相成長。每個學期將舉行一些與禮儀有關的活動,促進小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并樹立互相幫助的精神。教師還應定期檢查學生的禮儀文明行為,并每月評選出代表,對在文明禮儀方面取得進步的學生應注意著重表彰,這樣長期堅持下去,他們可以提高小學生的擁有自我管理意識的管理意識。此外,學校應經常不定期舉行小規模的文明禮儀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活動,樂于表現自己,同時擔任文明禮儀的監督員,并更好地促進藝術文化的傳達。(2)拓寬視野,維護發揚。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如: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每個節日都有獨特的習俗和典型的禮儀特征。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聯合學校和社會媒體資源,引導多樣化的活動,以鼓勵學生繼承和傳達良好的文明禮儀,并幫助學生逐步發展良好的道德修養,并將其付諸實踐活動,以使孝道回歸家庭,彌漫愛的滋味;給同學們帶來微笑,享受這個童年的美好;把禮節帶到校園,感受春風的洗禮。把禮儀的要求細化到更大的方面,使禮儀活動提高了小學生整體的文明禮儀,真正地在實際生活當中去踐行這良好的文明禮儀。2加強“責任”教育。加強責任教育是促進教育的基礎,只要具有基本的責任意識,其他規范要求的養成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借別人的東西及時歸還,損壞別人的東西要給予賠償。(2)說話講信用,做錯事了要會承擔責任,勇于認錯。(3)認真預習、復習,主動學習,按時完成作業,字跡端正,考試不作弊。(4)測驗、考試要自覺遵守考場規則,做誠實守信的中學生。(5)男女生之間無不文明交往現象。3家校聯手,形成合力,增強文明禮儀教育實效。學校將利用家長學校,家長會和家庭教育報紙等途徑來加強家校聯合活動。通過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對家長的宣傳和培訓,尋求父母的支持與合作,并參與指導,形成學校、家庭相協調、相促進的教育合力,進一步增強文明禮儀教育的實效。
三、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文明禮儀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禮儀底蘊,弘揚了中國自古以來的禮儀素養??傊?,文明禮儀教育靠老師和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依靠家長、社會共同來完成,要用禮儀創建校園的門籬,用文明鑄就校園的精神骨架,開出絢爛的希望之花。
參考文獻
[1]王丹莉.談小學生校園文明禮儀教育[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4(3):134-134.
[2]王玉霞.小學文明禮儀教育初探[J].劍南文學(下半月)2012(8):386-386.
作者:陳庭婷 單位:重慶市沙坪壩區新橋小學
- 上一篇:護理禮儀教育融入護理專業研究
- 下一篇:STEAM教育理念在漢日翻譯教學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