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美術教育現狀與對策

時間:2022-04-26 10:36:38

導語:農村初中美術教育現狀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初中美術教育現狀與對策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美術教育逐漸被重視起來。然而在我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尤其是欠發達的農村地區,相當多的初中還沒有真正落實新課程改革,美術教學的開展只停留在七、八年級,甚至個別學校(尤其是私立學校)在初中根本就不開設美術課。也就是說,在廣大欠發達農村初中,美術教育沒有應有的地位和培養作用。因此,廣大欠發達農村初中美術教育亟待加強。

一、農村初中美術教育的現狀

在欠發達農村中學,應試教育依然占據核心地位,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等考試學科是各個學校關注的焦點。音樂、美術、體育、思想品德等與考試關系不大的學科統稱為“副科”,美術教學也是標準的“副科”之一。雖然新課改進行的如火如荼,美術等“副科”作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點內容在學校地位有所提升,但是由于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習慣,學校管理層對美術等“副科”的重視只停留在口頭或理論匯報中,這些所謂“副科”短時間內形同虛設、可有可無的地位難以改觀。也有例外情況,一部分初中學校思維活躍的領導把美術學科對口招生作為“特色”專業,但其辦學目的還是應試教育而不是素質教育,企圖大面積培養美術“特長”來走捷徑達到應試教育的目的,其教學主旨與正常意義上的素質教育目標背道而馳。

二、原因分析

(一)教學目標功利化,美術教學不重視

在應試教育的主旋律下,欠發達農村中學的美術教學地位與城市或發達地區相比較更加形同虛設,美術教學的地位邊緣化表現在師資力量、課程安排、教學條件、課外作業、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師資力量薄弱,專業老師本來就少,還有一些難以長期忍受不受重視的待遇改行的;美術課程一般安排一周2節,大部分安排在下午;教學條件落后,沒有專業畫室,就連最基本的教學材料很多學校都不愿意花錢。美術的課外作業一般讓位于數理化等主科,學生難以保質保量完成,教師也不認真批改。

(二)教學模式老套,師資力量單薄

在農村中學的美術教學活動中,一個稱職或優秀的美術教師是學生羨慕的對象,學習美術的榜樣,培養學生美術才能的領路人。但是由于受到美術學科長期不受待見的影響,目前普通中學的美術專職教師相對稀缺,出類拔萃的美術教學能手或教學骨干大都想辦法調動到城市中學,或者改行去教主科、或者從事行政領導工作,以此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學校把美術教學當成“福利”,安排一些教學能力差(主科淘汰的教學人員)或者將近退休人員講課,嚴重影響課堂質量。

(三)教學過程單一,急功近利思想嚴重

初中現行的美術教育教程按照統一模式設定,它并沒有真正反映城市和農村初中美術學科的實際差異,更沒有考慮欠發達農村中學的美術教育教學的實際狀況,一些教學內容城市中學學生學起來易如反掌,而農村中學學生則難以理解、舉步維艱,這些差異很容易與欠發達農村中學的實際美術教育教學脫節。另一方面,在農村初中升學高壓下,少數學校引導學生和家長走特色對口招生“捷徑”,鼓勵學生參與各類短期美術速成班、特訓班,在急功近利的思想驅使下病急亂投醫,不考慮個人學校興趣與家庭承受能力,片面追求考試成績,誤導學生輕視基本文化素質培養。

三、對策建議

(一)增加農村教學投入,充分利用教育教學資源

欠發達農村教育教學落后的最大桎梏是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有限,主要來源于政府的轉移政府,盡管政府也在千方百計的增加教育投入,大部分用于教學人員的工資福利支出和基礎設施建設,教育主管部門要把有限的經費正真用于一線的教學條件改善和師資培訓上。另一方面,學校主管部門和廣大教師要充分利用農村廣闊天地的自然資源和學校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通過自制教具等開創性工作來改善我們的教學條件,積極引導學生細心觀察農村大自然,發現新農村大自然的美,體驗農村的環境資源,攝取我們周邊美的素材,體現新農村社會生活和多彩絢麗的內心世界,打造富有特色的農村教育教學示范學校。

(二)提高教師福利待遇,加快美術教師的專業培訓

中小學教師的待遇本來就不高,欠發達農村中學老師的福利待遇和同地區的其他行業相比較更少的可憐,農村中學老師教學積極性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待遇不高問題,老師們不是挖空心思往城市調動,就是迫于生計不得不從事第二職業來養家活口。美術教師大都有繪畫等一技之長,課外時間開設各種興趣班非常容易,也比較賺錢,這本無可厚非,但是長期以往課外培訓業務反而成為主業,教師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這個上面。因此提高教師的福利待遇,讓一般教師解除生活的后顧之憂,一心一意全身心地撲在教學研究上面。另外,加快美術教師的專業素質培訓,提高美術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和職稱等級,營造留著人才、重視人才的校園小環境。

(三)創新現代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充分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科技革命的現代成果,鼓勵美術老師參與多媒體制作、微課設計、電化教學等方面的業務培訓,一方面利用豐富的網絡美術信息資源,向學生展示國內和國外汗牛充棟的藝術作品成果,另一方面利用三維動畫制圖工具,引導學生利用電腦來制作美術作品,多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愛好。結合農村當地的民間故事、風俗習慣,利用網絡媒體的宣傳素材,開設相關主題課堂,引導學生參與民俗相關的美術作品創作,傳承和發揚我們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綜上所述,依據欠發達農村的實際條件,結合當前科技發展和美術學科教育教學發展的大趨勢,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多種手法并舉,激發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熱情與興趣,逐步向美術素質教育的本源回歸。

作者:馮立明 單位:淮南市壽縣三覺鎮

參考文獻:

[1]權永慶.欠發達地區農村小學數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J].考試周刊,2008(11).

[2]于保平.農村中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A].中國會議,2016.

[3]錢正健.農村中學美術教育的價值芻議[J].美術教育研究,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