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中微信公眾號的搭建策略

時間:2022-04-26 10:41:24

導語:美術教育中微信公眾號的搭建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美術教育中微信公眾號的搭建策略

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微信在大學生中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微信公眾號也成為教育工作者經常運用到的教學平臺。從高校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如何在教學設計中搭建微信公眾平臺以及搭建平臺的優點等幾個方面闡述了通過新媒體豐富教學資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決了學生在美術學習方面的不足和缺少與教師即時溝通的平臺等問題。

關鍵詞:微信公眾號;新媒體;高等美術教育;資源庫

1高校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現代社會資訊十分發達,然而對于大學生而言,資訊的過于發達也為他們對知識的過濾、篩選增加了難度。這在筆者給學生上美術鑒賞課和實踐課時感受尤為明顯。對于藝術系的學生而言,大學美術是一門可以自由創作的學科,在課堂上,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創作出各種風格的藝術作品,有的學生擅長古典風格,有的學生走現代路線,每個學生都渴望在繪畫風格方面脫穎而出,創造出自己獨有的風格。然而,根據筆者的了解,大部分大一的學生在剛接觸大學美術課程時都有一種無目的感,或者說是很難找到合適自己的繪畫風格和發展道路,以至于不少學生在大二大三時面對不同的畫種和畫風時無所適從,每一種都渴望嘗試,但要經過很多次嘗試才能夠找到自己的道路。筆者總結這種情況是:高中時期,他們都是向著高考美術的風格練習繪畫,上大學后,沒有主動意識到要多去接觸名人名作,或是被社會上一些亂七八糟的繪畫風格影響,心思比較浮躁,導致沒有踏踏實實坐下來磨煉功底。解決方法只有一種,就是讓他們多了解美術,學會欣賞美、品鑒美,讓美的思想在他們腦海里扎根,使他們走上正確的美的道路。大學美術學院一般都在大一時設有美術概論課程,大二設有美術史課程。但這些以傳統媒體為主的課程的缺點是不能實時傳遞最先進、最潮流的藝術信息,很難讓學到的知識和現實藝術接軌。另外,他們也缺少一個可以實時與教師互動的隱私性也較好的平臺,讓他們隨時有問題都能在平臺上請問教師,同時也能在平臺上獲取新知識。因此,筆者開始尋找一個合適的渠道作為美術課程的輔助教學平臺。經過多次嘗試和測驗,筆者發現微信平臺(Wechat)非常合適。

2微信平臺運用于美術教學的優點

微信平臺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源庫和教育平臺,與傳統媒體教育方式相比,更加依賴于手機媒體,屬于遠程教育中的一種。依據托尼•貝茨(TonyBates)在《技術、開放學習和遠程教育》中提到的ACTIONS模型和蓋瑞•坡爾(GaryPore)在《大學中利用技術實現有效教學》中提出的SECTIONS模型,微信平臺運用于美術教學有以下幾個優點。

2.1可獲得性

可獲得性是在進行微信平臺建設中筆者最先考慮到的問題。如果一個媒體是學生得不到的,那如何搭建微信平臺都是沒有意義的。因此,筆者在2016級城鄉規劃1班的學生中間進行了調查。筆者發現,班級中所有學生都擁有手機,并且都是智能手機,95%的學生會運用微信訂閱號獲取信息、傳播信息。且手機微信平臺具有靈活性,讓知識的獲取變得更輕松。微信平臺的可獲得性和靈活性是判斷是否能夠進行美術課程資源庫與遠程教育搭建的最大因素。

2.2成本

分析成本是搭建微信公眾號時教師本人要考慮到的因素。微信公眾號搭建的成本包括制作成本、設備成本和發送成本。制作成本事實上是教師在課外制作公眾號時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這是教師教育學生需要的;微信公眾號的設備成本就是一部手機,一臺電腦,甚至在教師有能力的情況下,一部手機就足夠了;發送成本,微信訂閱文章的發送其實和普通發送微信內容時使用的資源是差不多的,區別在于微信訂閱文章群發每天只能進行一次。還有,微信公眾號屬于雙向傳播媒體,學生人數的多少并不影響媒體成本的差別。

2.3教與學

美術課程是一門重視視覺藝術的課程,學生們的實踐作圖依賴于多看、多學習,平時上課可能只有一本課本,教師能在課堂上展示的圖片數量也有限,這就需要學生自己課下學習。但學生最初的鑒別能力不是非常強,需要教師引路。微信公眾號恰好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讓教師能夠每天把優秀的畫家或優秀作品以及畫展信息等內容分門別類地傳遞給學生。這僅靠課堂上的時間是很難做到的。

2.4交互性和用戶友好

微信平臺是雙向傳播媒體,手機可供人隨身攜帶的特性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與教師交流,并且微信訂閱號的評論功能可以使學生和學生進行溝通。以前學生想要讓教師看看作品,評論畫面的優點和不足時,需要讓教師實地看到作品,成本很高。但在微信平臺上,學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發送給教師,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資源。

2.5速度

當今社會的發展十分迅速,對教學內容的優化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相比于以往的廣播、電視等媒體制作周期特別長的特點,微信平臺的制作周期短,內容更前沿、更豐富,在速度上優勢巨大。

3在課程教學中搭建微信公眾平臺的問題

在課程教學方面搭建微信公眾平臺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3.1擴展問題

微信平臺的搭建只靠一個教師,也只在一兩個班級的學生中實踐是不夠的。假如能夠將這種移動輔助資源庫和交流平臺擴展到整個一年級的新生中去,將會極大地節省教學資源。這需要教研室各個教師共同努力,合作搭建微信平臺。

3.2微信平臺推送的內容設計

由于微信公眾號中傳遞的文章和資料其實是教學資源的一部分,因此單憑一個教師的編輯是遠遠不夠的。一個教師的知識量有限,時間也有限,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為學生傳遞知識,甚至有時候會有錯漏的情況出現。但由于微信訂閱號不可回收,發送出去就不能撤回,因此對資料知識的準確率要求很高。最好能有幾個教師和學生組成小組,共同商議內容,經由審核再發送出去。但需要注意的是,微信公眾平臺也是剛開始出現的新技術,并未大規模應用于美術課堂教學中。這種新技術的出現對傳統媒體的存在是一種新的挑戰,對學生學習和生活可能也會產生一些影響。這些是教師在搭建平臺時應及時關注的。教師作為訂閱號的編輯設計者,更應該多關注最新的藝術資訊和畫展信息,做好篩選,爭取把最準確的信息反饋給學生。科技在進步,學習方式也日新月異。這對教師來說挑戰不小,要求其在上好課的同時做好課外與學生間的溝通,完善學習平臺,爭取以多種形式豐富平臺資源庫,為學生學習提供更好的服務。

作者:孫征 單位:信陽農林學院

參考文獻

[1]李昭霞,于桂芹,楊波.大學生手機APP運用研究[J].電子世界,2016(21):195-197.

[2]劉娜.大學生手機網絡閱讀情況的實證研究[J].新聞知識,2016(2):39-41.

[3]劉宏揚.基于微信訂閱號的移動輔助教學實踐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4(7):2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