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美術教育的發展與改革
時間:2022-12-20 03:12:25
導語:職校美術教育的發展與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職院校美術教育的培養目標及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美術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輸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是要把美術作為一種實用技能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去,從而使美術為社會生產服務。而高職院校美術教育的任務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美術高級技術工人。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首先,要注重培養學生對美的欣賞能力和鑒賞能力。對于一名高級美術技工來說,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并具備對美的分析和把握能力,從而能夠更好地應用到實踐中去。其次,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純理論的教學模式應被摒棄,要以市場需求為指南,以就業為導向,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再次,要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只有這樣,走向社會的學生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各種挑戰。然而,高職院校的美術教育開辦時間尚短,很多方面還處于摸索階段,因此在實際教學中也面臨著很多問題。比如,當前很多高職院校的。
二、高職院校美術教育改革的對策
實行素質教育是國家教育發展的既定方針,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點。而美術教育的重要內容便是文化教育和審美教育,這對學生開闊視、創新思維大有幫助,因此加強高職院校美術教育改革的進程便顯得尤為緊迫。針對以上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對策:1、擺脫傳統的教育模式,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培養普通高校美術教育側重教學、科研和實務型學術人才的培養,而高職院校的美術教育理應擔負著培養美術高級職業型、技術型人才的任務,但是由于后者開辦時間較短,高職院校的培養特色還未完全顯現出現,以致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沿襲著普通高校的教育模式。具體表現為單一側重對學生的純藝術性教育,以把學生培養為未來的藝術家為目標,而忽略了對其實踐應用能力的提高。因此,高職院校應注重美術基礎知識與實踐的結合,提高學生的理論應用能力,努力把美術基礎知識轉化為一種實用技能,更好地為社會生產服務。2、完善課程設置,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融入實踐性教學應擺脫以往單一的課程設置,如僅僅局限為作品的欣賞、理論的學習等。要運用多種教學模式,如多媒體的使用、課件的創新、在實踐中學習等,努力提升學生的興趣。還要多開設一些有關提升人文素養的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只有這樣才。
三、結語
隨著時代的日益進步,社會越來越需要理論知識豐富、動手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為了順應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高等院校美術教育的改革應堅持下去,逐漸摸索出一條適應自身發展的特色之路。
本文作者:陳聘婷工作單位:江職業大學
- 上一篇:小析精品課程對教學質量的作用
- 下一篇:電子專業教學計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