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中美育教育淺論(共2篇)

時間:2022-03-06 10:01:03

導語:教學中美育教育淺論(共2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中美育教育淺論(共2篇)

第一篇 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開啟兒童對圖片的認知美

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悠久歷史、悠久文化,我們生于這個歷史文化集于悠久的民族,而這個民族充滿了對美的要求。我們的整個小學階段,特別是低年級教材里面的插圖,版面的數量都較多,而且圖畫清晰、色彩鮮明、畫面感形象具體。對于這些畫面的插用,使本處于初級階段的學生審美具有一定的提高,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開啟兒童對實踐的創造美

由于學生的年齡比較小,他們對于美的欣賞無法深入,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欣賞。他們看見花開得漂亮,只是感覺外表很美觀,不會在意他們是否會有美的內涵,這時便需要教師啟發學生聯系自身的體驗,聯系實際生活來說自己認為美的東西,為什么會認為這些東西美呢?在此之前,教師可先舉例演示,如教師手中的教學課本,可先問學生是什么形狀,具有什么功能,這樣不但激發學生的辨識能力,還能開啟他們對實踐的思考,一舉兩得。如在教小學二年級《神奇七巧板》時,教師通過幾種圖案的組合分解,使學生明白,一個無論怎么復雜而又難懂的圖形,通過大腦的思考,最終便可分解為幾個簡單、明了的圖形;相反,幾個簡單、明了的圖形亦可巧妙地組合在一起,拼成一個美觀的圖案。也可讓同學們自己用七巧板擺成自己比較喜愛的圖形,如小兔、小鹿等。最后讓同學們自己舉手將自己擺好的物體放在講桌上,與大家共享。這樣,不僅讓學生活動起來,也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陶冶他們的情操,達到以美育人的效果。雖然數學的教學中,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而美育因素不會像藝術美那樣明顯可見。這樣便促使教師的教學的過程中,格外注重實踐性。如十個記數數字,0、1、2、3、4、5、6、7、8、9,在不同的方面代表不同的數值,用這十個數字的任意結合,它們所產生的結果不同。如“1”和“2”相加,顯然為“3”,教師可將給學生得到的小紅花為基準。小明和小雨擁有同樣的小紅花朵數,因為小明幫助小亮打掃衛生,所以老師要將2個小紅花作為獎勵送給小明,這時小明的花朵顯然比小雨多了2個。這樣的獎勵,老師既教給學生加、減法的運用,又極力夸獎小明樂于助人的美育,充分地把數學與生活結合在一起,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又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興趣。

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開啟兒童對生活運用美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將數學問題生活化,有利于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數學美與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讓生活充滿數學美,用數字美裝備生活。而這些是當年學生在對數學的美有所了解,有所感知的基礎之上。而對于教師數學環節的精心設計,不僅能使學生更好、更牢固地掌握數學知識,還能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例如,在教師教學生學習“對稱圖形時”,可引出圓。教師可先問學生,汽水瓶的蓋子為什么是圓的,而不是正方形或三角形?有的學生便會很快說出:因為圓形的蓋子外觀美觀。這是教師便可引導他們“:誰能用我們所學過的知識回答?或所見過的知識回答?先讓學生自由討論2分鐘。經過學生的討論回答后,可得出:第一:圓是對稱圖形;第二,圓的直徑都相同,所以圓的蓋子頂起來相對容易,不易掉進小瓶里。如果瓶蓋是正方形蓋的話,水會灑出去,肯定不能。這樣學生從生活經驗和知識處罰使學生積極進行討論,傾身于課堂美育培育的氛圍,感受數學之美,使抽象之美生活化、具體化,充分理解并掌握數學知識以及數學思想。

四、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小學數學美育教育原則

首先,美譽的最重要原則———形象性原則。老師們在數學教材中如數的組成和分解章節,倍的認識章節以及乘法除法的意義章節利用形象性原則展開美育教育,可達到事半功倍。

其次,情境性原則,情境中融情于景,情景相容,使情感,形象交融于一體?!靶蜗蟆钡臄祵W知識再用“情感”的外衣裝扮一下,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充分激活,使每個小學生的美育得以充分綻放。

第三,自由性原則。

在小學數學中同樣應該提倡自由性原則,但不宜過頭。畢竟數學不同于藝術學科,可供自由馳騁的天地不是很寬。它會受到很多確定性因素的制約。

五、束語

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說:“數學不但擁有真理,而且擁有至高的美?!币虼?,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提高學生感受美、鑒定美的能力。

作者:董香琴單位:陜西省延安寶塔區東關小學

第二篇 一、在教師語言和板書中滲透美育

教師語言是數學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交際工具.教師的語言運用得恰當,能直接激發起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數學積極性.因此,教師的語言要具有簡潔、生動、形象、情趣,而且一定要富有感染力和情感性,盡最大能力做到動之以情,以情感人.特別是作為中學數學教師,語言表達更是美育教學的生命,必須使我們的語言具有情感美和音樂美,緊緊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精神專注在學習上,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為了達到課堂數學教學目的,數學教師的板書要認真做到簡潔、流暢、明快、準確、層次分明和有條有理,構成圖形美,線條美.有條理的簡潔板書,給學生以語言、書寫美的示范,能夠起到啟發和激勵學生學習數學的作用.

二、在教師的形象中滲透美育

教師良好形象包括外在形象和內在形象.外在形象是指教師自身形象,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本人形象是學生感知的第一對象,數學教師應該具有整潔的儀表,著裝得體,大方的舉止,鎮定自如的神態外表形象美.這些美好的外表美形象深深觸動著學生的思維,給學生以人格美的學習榜樣,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師的形象除了外表形象以外,還有教師的內在形象,教師的內在形象是教師的高尚品德.每位教師都應該嚴于律己,以身立教,向自己提出高水平的道德要求,建立起較高的威信,使教師成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良好典范.

三、在培養思維能力中滲透美育

數學教師在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根據學生的好學上進,敢提問,會提問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一題多種解答技巧來證明數學中的靈活美,鼓勵學生運用多種解決問題的想法,從中找出最好的解題方法.數學教師要創造能夠培養思維能力的環境,運用數學中圖形美來啟發學生思維,充分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空間思維、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和靈感思維,讓學生思維得到充分發揮,在解決數學問題中感受到數學美的喜悅和樂趣,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在發掘數學之美和陶冶思想情操中滲透美育

在數學中的美育教育具有比較深刻的審美思想教育功能.數學美是美的高級形式,對缺乏數學素養的人來講,特別是青少年學生審美能力的有限,不容易發現數學之美,這就需要數學教師深入發掘數學教材中蘊含的美育因素,為學生創設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和氣氛,引導學生按照認識美的發展規律去發現美、認識美、感受美和創造美,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學生的審美教育核心是通過情感教育,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認識美,使學生在審美意識上得到升華,產生情感共鳴,起到美化心靈,凈化感情,陶冶情操的效果,對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起到正確引導美化教育作用.例如,向學生介紹我國數學發展的歷史,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的杰出成就和現代數學家對數學發展的作出巨大貢獻,這樣的事例既激發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也對他們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增強了他們的自豪感。

作者:覃廷南單位:廣西北流市大里鎮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