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育創新能力研究

時間:2022-04-10 10:25:25

導語:小學美術教育創新能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美術教育創新能力研究

一、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要性

1.是素質教育的需要。素質教育強調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并以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為切入點,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美術教育是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師必須重視美術課程,豐富小學美術教育素材,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2.是提升學生藝術創造力的有效手段。培養學生的藝術能力與藝術天賦,是培養藝術人才的有效路徑。因此,在小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提升學生的文化基礎水平,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能力與愛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繪畫習慣。

二、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熱情。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與學生個性化發展和思維變化相適應的情境,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學習知識,從而實現知識的內化。如,在“小扇子”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一把小扇子,畫出好看的花樣”為主題,導入本次教學的知識。教師提問:“今天老師想要將手中的6把小扇子(3把不畫花樣,3把畫花樣)賣掉3把,請大家想一想,想要買哪一把?”結果發現學生都喜歡有花樣的扇子,問其原因,學生答:“扇子上畫有花樣,看起來更好看一些?!本o接著教師安排學習任務,給學生派發一把沒有花樣的扇子,讓學生當扇子設計師,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扇子上畫出自己喜歡的花樣,并比較誰畫得好看,學生會發現扇子上有各種圖案,如山水、花鳥、花邊等。教師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2.豐富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想象力。教師要教授與學生實際需求、認知能力相符的知識,這樣才能易于學生接受與理解。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必須從學生的認知水平與接受能力著手,豐富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如,在剪紙藝術欣賞教學中,教師在上課前可讓學生自行嘗試剪出不同的紙花,親自動手操作。當學生感到對于花形與色彩的制作無從下手時,教師不能直接告訴學生如何制作,而應通過多媒體將花瓣翻卷、葉片與花蕊等部分的制作過程播放出來,讓學生觀賞,并再次剪紙。3.科學地評價學生,鼓勵創新。教師在課堂上對于學生的評價,對學生日后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必須對學生的作品給予科學的評價,鼓勵學生不斷創新。如,在“漂亮的掛盤”的課堂教學中,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在掛盤上進行填充作畫。根據這一教學要求,教師可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將自己喜歡的圖案畫在掛盤上。有的學生會畫上一條龍,有的會畫上黑貓警長,有的甚至寫出名人名言。教師應給予學生相應的鼓勵與表揚:“今天同學們都在掛盤上畫出了許多好看的圖案,讓掛盤變成一件美麗的工藝品,希望同學們能在日后學習生活中創造出更多美麗的工藝品。”教師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也是提高學生藝術創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必須以創新能力的培養為目標,豐富課堂教學,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并給予學生科學的評價,鼓勵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顧茂州.小學美術教育中學生創造力培養的策略研究.新課程:教研版,2014(12).

[2]王芳,彭麗潔.淺談小學美術教育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4).

[3]黃雪景.小學美術教育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才智,2014(25).

作者:邵秋虹 單位:江蘇蘇州市吳江區七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