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探究

時間:2022-04-09 03:19:38

導語: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探究

摘要:本文針對青年教師缺少對本科教學意識的深入理解,在教學經驗和工程實踐訓練上缺乏磨練等問題,結合蘇州大學沙鋼鋼鐵學院校企合作辦學的優勢,借鑒與融合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冶金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要求為導向,以提升本科教學質量為驅動環節,以實踐教學和現場教學為載體,系統設計和構建了一套完整的青年教師培養體系,最終達到實現有效提升青年教師教學和工程實踐能力的目標。

關鍵詞:青年教師;教學意識;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教學能力

1青年教師存在的不足問題

近來年,伴隨高校擴招和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高校教師中的青年教師比例已經很高,青年教師已經成為高校師資隊伍的主力軍。大量剛走出校園的博士生加入高校的教師隊伍,走上高校的講臺,承擔起給授課任務。但是高校的青年教師普遍面臨的情況是:沒有經過師范院校的系統學習,缺少相關教育教學工作經歷和實踐經歷,尤其對工科專業來說,缺乏現場工程實踐經驗,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1-5]1.1教學意識薄弱、教學經驗的積累不足。教學是教師的首要責任,但是部分青年教師對自身教學能力關注不夠。對本科教學的理解不深,沒有充分認識到本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大綱的重要性,甚至很多青年教師課前不了解課程大綱,不注重備課,上課時不夠認真,對學生沒有起到好的模范作用;對教書育人的職責缺乏深刻的認識理解。目前高校的青年教師一般都是剛走出校門的博士生,從學校到學校直接走向講臺,缺乏教育理論和教學能力的鍛煉和積累,因此教學業務能力欠缺,主要表現為:授課時,“滿堂灌”的現象比較普遍;師生之間缺乏良好的互動,教學語言組織技巧相對欠缺,普遍存在課堂掌控能力不足,課堂秩序較差;思路不夠連貫,很難做到深入淺出;尤其教學過程依賴多媒體現象嚴重,有的甚至講課就是閱讀PPT,忽視了傳統教學形式與手段的運用,板書沒有規劃,雜亂無章,還存在幾乎沒有板書的極端,導致學生聽課時,很難跟上教師的思路,授課效果不好。1.2工程實踐能力的不足。青年教師的特點是學歷高,接受事物能力強,但缺少實踐和企業現場的工作經驗,動手能力較差,無法從具體實踐的角度將理論知識“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很難做到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由于高校教師來源比較單一,學校對教師的教學科研要求多于培養等因素,導致目前青年教師工程實踐經驗缺乏的現象較為普遍。1.3教學方法與授課方式的不足。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是我國高等學校教育教學面臨的緊迫任務。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是實現教育目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一個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因此高等學校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已勢在必行,勢必對傳統的教學過程進行研究,吸取其精華,摒棄其糟粕,如采用3D和VR仿真等先進的技術手段,積極推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青年教師的發展要求

教育部、財政部聯合了《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和《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三十條意見》,明確將教師教學能力提升作為“本科教學工程”的重要內容之一,要求全面提高本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滿足教師個性化專業化發展和人才培養特色的需要,適應當前對教師的發展。[6,7]針對上述文件精神,國內各院校在人才培養模式、教師隊伍、課程教材、教學方式、教學管理等影響本科專業發展的關鍵環節都在進行綜合改革,強化內涵建設,支持相關專業建設,加強人才培養機制。蘇州大學沙鋼鋼鐵學院是采用校企聯合辦學模式而成立的學院,也是蘇州大學第一個以培養冶金類專業人才為目標的特色工科學院。學院明確把全面提升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作為學院的首要工作,為此,學院通過系統地設計和構建青年教師的培養方向與內容,進一步促進青年教師在教學和工程實踐能力上的有效提升,以適應目前國內高等學校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

3解決青年教師存在問題的舉措

針對上述問題,主要從理論與制度規范、教學經驗與能力、工程實踐和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四個方向入手,具體舉措如下:3.1理論與制度規范方面。(1)開展樹立本科教學意識的研討會。(2)培養與學習教學管理制度和規范;學習教學管理相關的政策與文件。(3)建立長效的教學管理和考評機制,通過規范制度來深化重視本科教學意識的養成。(4)建立教學檢查制度,包括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制度,督促了教師對于課程大綱、教學試卷、文件等的重視和自查。(5)成立院-系雙責任制教學督導與學校教學督查小組交互進行教學檢查,反饋教師的教學方法、水平和質量等信息,強化反饋教學提升教學水平。3.2教學經驗與能力方面。強化與完善教學基本功的訓練:(1)聘請專家輔導,觀摩名師示范課,組建集體備課小組,發揮教學專家“傳-幫-帶”的特色與集體“互幫互組”的作用;(2)學院舉辦教學法研討班與講課比賽等方式形成即“聯合-競爭/模擬-實戰”一體化的有效機制,對教學大綱、教學基本文件進行系統學習與建設。鼓勵與嘗試教學新方法與新形式的創新與引入:(1)針對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工科教學特色,提出模擬生產現場進行教學;(2)特色課程采用課堂與實習現場教學相配合的授課方式;(3)借助青年教師自身國際化的教育背景,緊跟前沿學習國際化先進的教學方法與課程新形式,多方面連接通識與專業教育,提升自身國際化視野。3.3工程實踐方面。(1)青年教師自制教學設備并全程參與校內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并已完成,并通過平臺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取得國家級成果;(2)青年教師主編及參編各類實驗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并編寫實驗講義;(3)青年教師與企業專家對接,聯合教學,教師深入工程強化工程實踐能力,并且針對企業提出的專題前沿技術開展講座,提升企業了解前沿科技成果,增強理論水平,同時企業專家參與實驗教學,提升學校實踐教學水平;(4)師生混合編隊校外實習新模式已進入常態。3.4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方面。學院要求青年教師全程參與教學與多項教改項目,目的是積極組織青年教師,按不同崗位、不同工作性質予以研究,并爭取立項,教學成果相對于科研成果采取更為傾斜的政策來調動教師參與教學研究和改革的積極性和促使其更重視教學工作。

4成效與展望

蘇州大學沙鋼鋼鐵學院針對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研究與實踐已取得成效,在學校中樹立和推廣了學院的品牌形象,同時其成果在兄弟院校的交流中已獲得廣泛好評與推廣,在國內相關領域已引起關注,其成果可逐步推廣到理工科為主的專業教學中,為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提供一種方法與思路。

參考文獻

[1]方方,彭代銀,孫梅.對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的實踐、體會及思考[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7.

[2]吳琴,曹莉雅.對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幾點思考[J].科教導刊,2016.

[3]鄒海雷,王成,孟艷姣.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探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

[4]鄒海雷,王成,孟艷姣.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探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

[5]陽輝,朱光俊,尹立孟,等.“卓越計劃”背景下的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探討——以重慶科技學院為例[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

[6]教育部.中國工程院關于印發“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通用標準”的通知.教高函[2013]15號.

[7]林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通用標準詮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

作者:宋濱娜 國宏偉 許繼芳 張曉萍 單位:蘇州大學沙鋼鋼鐵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