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思想工作隊伍建設研究
時間:2022-11-06 08:56:03
導語:青年教師思想工作隊伍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青年的培養與作用的發揮,關系到學校的可持續發展。關注青年教師、凝聚青年教師,把青年教師培養成為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堅力量,對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具有重大意義。黃岡職業技術學院通過加強對青年教師的思想教育引領,加強青年黨員隊伍建設,推進師德師風建設,關注青年教師成長,著力解決實際問題等系列措施,有效調動了青年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對全面開展學校宣傳思想工作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校;青年教師;宣傳思想工作;言傳身教;引領示范
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發展的未來和希望,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和進步對高校的未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高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同時,高校青年教師與大學生年齡相近、興趣相仿、交流溝通障礙較少,在宣傳思想工作中更容易對大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高校宣傳思想工作中能夠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度關注、關心青年教師的培養和發展,面向青年教師深化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聚青年教師,把青年教師培養成為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堅力量,對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具有重大意義。黃岡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黃岡職院”)遵循中組部、、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和改進青年老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黨[2013]12號)文件精神,根據學校實際,制定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辦法》,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在實際工作中充分關注青年教師成長成才,全面、有效地調動青年教師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并通過青年教師對青年學生的言傳身教,對全面開展學校宣傳思想工作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加強思想引領,堅定青年教師的理想信念
學校成立了由校領導、各黨總支書記,宣傳部、組織部、教務處、人事處、校工會、校團委負責人組成的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形成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時,在校團委設立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部,在8個教學學院設立分部,具體負責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組織協調。立德樹人,教師是關鍵。加強青年教師思政工作,提升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是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根本要求,是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保證[1]。為此,學校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對青年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努力構建起全覆蓋、立體化的理論“大宣講”格局。主要活動形式有,邀請當地黨政領導到校舉辦形勢政策講座,邀請專家舉辦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題的學術活動,組織青年教師開展讀書研討活動,組織青年骨干教師政治理論培訓,校黨委領導為青年教師作專題輔導報告等等。學校還多次承辦“全國道德模范高校巡講活動”,邀請全國道德模范到校開展校園巡講活動,面向青年師生宣講他們的感人事跡,極大地感染了青年教師,加強了對青年教師思想上的積極正面引領。
二、注重培育榜樣,發揮青年教師先鋒模范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強調,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黃岡職院有青年教師(45歲以下)726人,占全校教工總人數的64.2%,因此,學校在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加注意發掘青年教師中的先進典型,培育榜樣,宣傳榜樣。從實際成效看,由于注重發揮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既促進了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又通過青年教師言傳身教推動了對青年大學生宣傳思想工作的開展。長期以來,學校高度重視在青年教師中的黨員發展工作,各黨總支均設有教師黨支部,按照“培養全體,選拔先進,樹立典型”的工作思路,對全體黨外青年教師都認真培養,在深入細致地考察的基礎上,民主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對象,指定專人對青年教師從思想到業務傳幫帶。通過強化入黨積極分子培養環節和發展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及時吸收思想政治素質高、工作業務強的青年教師加入黨組織,既在青年教師中積極穩妥地做好黨員發展工作,又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學校以大力推進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為契機,認真落實“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年輕化,將一批素質高、能力強、作風正的年輕教師中的專業帶頭人選配到教師黨支部書記的崗位上,發揮青年教師中優秀黨員的作用,實現立徳樹人和教學科研“雙促進”。思想政治素質過硬、工作業績強勁的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為雙帶頭人的事實,在眾多青年學生中也吸引了不少“粉絲”,在潛移默化中引導青年學生注重加強思想政治修養與專業知識學習和專業技能培養。
三、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要求,“著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著眼青年教師群體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強思想政治教育。”[2]高校青年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直接影響學校的發展[3]。因此,在新形勢下,更要加強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黃岡職院借鑒其他高校的先進經驗,通過深入開展師德師風教育,引導青年教師努力做到“四個自覺”,即自覺做到敬業愛教、獻身人民教育事業;自覺做到廉潔從教、塑造教師良好形象;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傳播優秀文化,堅持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自覺抵制違背憲法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錯誤觀點及言論[4]。學校堅持組織新進青年教師學習貫徹《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經常組織在職青年教師開展職業道德學習、討論活動,在青年教師培訓活動中優先安排職業道德培養課程與活動,培養青年教師樹立崇高職業理想,增強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嚴守教育教學紀律和學術規范,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切實肩負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學校不斷健全師德考核評價體系,不斷完善師德評價內容和方法,完善青年教師師德考核機制。學校嚴格執行上級相關政策要求,通過把師德表現作為青年教師年度考核、崗位聘任(聘用)、職稱評審、評優獎勵等方面重要依據,實行師德表現一票否決制,極大地促進了良好師德師風的盛行。學校培育了一批優秀青年骨干教師、湖北省十佳輔導員,在校內堅持開展“三育人師德標兵”評選表彰活動,經常組織向師德先進典型和道德模范學習活動,充分發揮青年教師先進典型在師生中的示范引領作用。青年教師的成長,青年教師的成才,青年教師成為學校的先進典型,本身就是青年學生身邊活生生的教育案例,激勵了大批青年學生形成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
四、加大培養力度,促進青年教師成長成才
為把青年教師早日培養成學校建設和發展的骨干與棟梁,學校多措并舉,努力優化青年教師成長發展的環境,促進青年教師成長成才。一是推行青年教師導師制度,聘任具有豐富教學、科研經驗的教師與青年教師“結對子”“傳幫帶”,幫助青年教師盡快熟悉教育教學過程中主要環節,掌握教育教學規律,熟練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二是選派青年教師進機關、下企業、到社區掛職鍛煉,鼓勵青年教師參與產、學、研相結合的項目,在實踐中快速成長。三是優先提供培訓學習機會,安排參加國內外交流、培訓。近三年,選派年輕教師赴英國交流學習6人,赴新加坡16人,赴德國1人,赴香港101人。四是加大青年干部培養選拔力度,并注重吸納青年教師代表參政議政。在教代會、職代會、黨代會中,青年教師比例達45%,不僅提升了學校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能力和水平,而且增強了宣傳思想工作的說服力。
五、著力解決實際問題,免除青年教師后顧之憂
高校青年教師正處在事業成長的上升期,在單位充當教學科研骨干力量,面臨著職稱晉升和科研任務的極大壓力,在建設個人小家方面,更是面臨著經濟收入較低和住房支出較大的矛盾[5]。因此,切實解決青年教師在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不僅可以幫助青年教師輕裝上陣全身心專注于教育教學工作,而且有利于增強青年教師對學校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尤其有利于青年教師在面向青年學生開展宣傳思想工作時以切身體會現身說法,從而在提高高校宣傳思想成效中凝聚青年教師的力量。學校相關部門各盡所能,在住房、辦公設備等方面切實改善青年教師工作生活環境,在個人情感方面每年聯合市直各單位組織“鵲橋會”,在子女入托入園入學方面廣泛聯系協助解除青年教師后顧之憂。在教學科研方面,每年都安排專項資金,定向資助,激勵青年教師投身于教學科研。同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向一線教師傾斜,向能力強、付出多、貢獻大的教師傾斜,既利于提高青年教師的收入水平,又激勵青年教師不斷奮進快速成才。通過政治上主動引導、業務上著力培養、生活上熱情關心,讓青年教師干事有環境、發展有平臺、生活有保障,促進了學校青年教師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斗、錘煉高尚品格,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黃岡職院積極借鑒兄弟高校青年教師工作的成功經驗,結合學校實際綜合運用,使學校的宣傳思想工作因為落到了實處而有了有力抓手,學校各項教育事業也得到了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藍曉霞,張安梅.加強高校思政工作重在提高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素質[J].思想教育研究,2016,(12):3-6.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S].
[3]鄭久洲.論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J].現代商貿工業,2017,(18):141.
[4]王國軍.轉型社會下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探析[J].理論觀察,2014,(2):149-150.
[5]蘇博,李博飛,王志剛.加強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20):84-85.
[6]唐生標,王艷.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幾點思考[J].商,2013,(18):338.
作者:蔡新職 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青年教師跨學科教學能力研究
- 下一篇:護理管理對機械通氣危重患者護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