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企業鍛煉案例分析
時間:2022-09-19 02:39:26
導語:青年教師企業鍛煉案例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了提高我國高等職業技術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加快“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的步伐。文中以鐵道通信與信息化技術專業青年教師下企業鍛煉為背景,從教師個人的角度探討了高職院校青年教師下企業鍛煉的目的、內容與收獲。
關鍵詞:高職;雙師型;下企業鍛煉
一、緒論
由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特殊性,要求其教師必須具有雙師型素質,就是高職教師不僅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水平,而且還具有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1]但是就目前現狀分析來看,我國的高職院校教師都普遍缺乏動手實踐能力,可以通過青年教師下企業鍛煉這一途徑,加快“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的步伐。
二、下企業鍛煉的目的
從教師個人的發展角度來看,下企業鍛煉可以讓教師親身參與到企業的日常工作中去,通過擔任通信工,使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總結了不少的現場工作經驗,學到了通信設備日常維護與檢修。[2]同時,進一步明確鐵道通信與信息化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業務水平。并且對鐵道通信與信息化技術專業學生的就業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進行了相應的調研。[3]
三、下企業鍛煉的內容
高職青年教師鍛煉的企業一般是校企合作單位,那么就是教師、學校與單位三方進行協商,制訂教師下企業鍛煉的學習計劃。[4]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能夠根據自身的專業情況進行選擇崗位,本文結合鐵道通信與信息化技術專業為例,總結了企業鍛煉的工作內容。(一)業務能力。為了學習鐵道通信設備的操作方法和內部結構,我在車間主任的幫助下,跟隨師傅對鐵路通信機房進行了參觀學習。通過師傅的現場講解,自己查閱相關資料,主要學習了鐵路數字調度通信設備、傳輸設備、接入設備、電源設備、無線調度通信設備,中繼設備等。學習了電纜接線、光纜接線、數調設備的故障維護、CIR的操作流程等項目,認識并學會使用了紅光表筆、兆歐表、萬用表、光源光功率計、OTDR等多種儀器儀表工具。由于專業實訓環境有限,這些設備只是在教材上見過,現場師傅很認真的給我講解了設備的作用及故障處理流程。感受到了現場師傅工作時十分細致嚴謹。1)電纜接續。電纜接續的一般工作流程為準備電纜接續工具和材料→開挖接頭坑→清潔電纜端頭→確認電纜A、B端→按照電纜接續工藝接續→電纜防護→埋設接續標→測量、記錄接頭坐標→清潔現場。2)光纜接線。鐵路通信網的傳輸通道全部使用光纜,所以傳輸工區的主要工作是維護光纜設備。光纜接續的一般工作流程為準備光纜接續工具和材料→開挖接頭坑→開剝光纜,用光纜開剝刀剝除光纜護套→清洗、去除光纜內的填充物和油膏→固定加強芯→在法蘭盤里預盤→按照光纜接續工藝接續→光纜接頭保護→盤纖→封裝接續盒→清潔現場→測試。3)儀器儀表操作。認識并學會使用了紅光表筆、兆歐表、萬用表、光源光功率計、OTDR等多種儀器儀表工具。4)業務培訓。我很榮幸參加通信段職教科組織的有關鐵道通信專業的業務培訓,能及時和老師傅交流學習,學習專業人員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并且收集了一些視頻、文本資料,為以后的課堂教學提供資源。(二)調研鐵道通信與信息化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式及實訓室建設。系部領導與通信段職教科領導、車間主任就現場目前使用的鐵路通信系統設備型號、參數等與工作人員進行交流、探討,收集現場資料,為建設專業實訓室提供依據。與現場技術員共同分析了鐵道通信專業的發展方向,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學生做到與社會零接軌所需的實踐技能。[5](三)科研方面。在下現場鍛煉期間,在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同時,也完成了科研任務。
四、收獲與總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通過本次下現場鍛煉對我今后的高職教育教學工作將起到重要的作用。(1)知識理論水平、專業技能與素質均得到了提高。企業學習彌補了書本學習的不足。(2)教師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對企業用人需求。通過對企業的用人要求、用人機制和企業運行模式的了解,能夠更加深入地認識人才培養工作,能夠進一步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會有針對的教學。(3)教師能夠感受到企業職工淳樸、堅毅、不怕困難、勇于堅持、敢于拼搏的精神。潛移默化的影響會促使教師在加強自身修養的同時,在教學中更注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4)通過對實際工作崗位的切身體會,教師在構建以崗位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方面、培養學生安全意識和職業意識方面會有很大進步。為教學改革,專業的結構調整,課程體系的開發和培養高級技能型人才積累寶貴的經驗。通過下企業鍛煉這種形式的專業實踐,不僅能夠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促使教師不斷地學習,而且企業工作經驗的積累也為教師個人的教學提供了參考依據。[6]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整合教學內容,按照知識結構分模塊,按能力分項目,按認知分任務,加強職業素質的培養,培養更符合企業需求的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唐進,屈園園.高職院校烹飪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策略研究[J].職業教育,2013(02):57-60.
[2]袁永富,陳賢清,劉存平.職業院校專業教師企業實踐的現狀與對策[J].科學與財富,2017(30).
[3]余建平.鐵道通信與信息化技術品牌專業建設探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33):75-76.
[4]汪靜.德國職業教育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7(03).
[5]王艷.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現狀的分析與對策[J].知識經濟,2019(12):106-107.
[6]淡海英.高職院校教師下企業鍛煉研究與實踐[J].時代農機,2017,44(12).
作者:周娟 單位: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提升青年教師專業素養分析
- 下一篇:高職數學教學職業素養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