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人才培養論文

時間:2022-05-30 08:56:18

導語:中醫藥人才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醫藥人才培養論文

一、中醫藥文化的內涵

廣義的中醫藥文化泛指包括整個中醫學學科體系、與學科發展和醫療行為密切相關的各種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動、人文精神方面的歷史傳統、精神氛圍、理想追求和人文氣象等,涵蓋了哲學文化、歷史文化、學術文化、倫理道德文化、文學藝術等內容。狹義的中醫藥文化指與中醫學學科有關的知識、理論、技能和醫療實踐活動。本文所討論的是廣義的中醫藥文化。

二、中醫藥文化建設與中醫藥人才培養

中醫藥文化建設與人才培養相輔相依,不可分割。高校有四大職能: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服務社會。中醫藥文化的建設和發展是高校文化傳承功能的具體體現。繼承和發展中醫藥文化是高等中醫藥院校教育的使命和重要內容,而中醫藥文化建設又大大促進著中醫藥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推動著中醫藥人才培養事業的不斷發展。

1.中醫藥文化建設是中醫藥人才醫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中醫藥學強調整體觀念和人文關懷,關注的是生病的人,而不是人患的病。早在唐朝孫思邈所著之《備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大醫精誠》中,就專門對醫德進行了論述,為習醫者所必讀?!洞筢t精誠》這樣論述醫德:第一是精,即要求醫者要有精湛的醫術,認為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誠,即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發“大慈惻隱之心”,進而發愿立誓“普救含靈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譽”、“恃己所長,經略財物”。《大醫精誠》,被譽為是“東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它認為:作為一名優秀的醫生,不光要有精湛的醫療技術,還要擁有良好的醫德?!洞筢t精誠》被我國許多中醫院校用為醫學誓言,譽為經典。

2.中醫藥文化建設是中醫藥人才專業素質提升的重要依托。我國中醫藥教育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逐漸構建了多形式、多層次的體系,突破了傳統的中醫藥教育模式,實現了向現代化教育模式的轉變,并逐步確立了以院校教育為主體的人才培養模式。這些模式的轉變和建立就一個時期而言具有跨時代的意義,但隨著教育教學理論和時間的縱深發展,大量沿用西式院校的教育模式在培養中醫藥人才上存在的致命缺陷和問題日益突顯。不同程度地表現在中醫藥人才西化傾向、中醫基礎理論薄弱、臨床辨證思維能力缺乏、院校教育與畢業后教育之間銜接不良、教學與臨床脫離等方面上的問題。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談中醫藥人才成長時指出:“當前,一方面中醫藥教育在不斷擴大,但另一方面中醫藥人才在不斷萎縮?!闭勗捯会樢娧刂赋稣瞻嵛魇皆盒=逃J綄χ嗅t藥人才培養的致命打擊,而強化中醫藥文化建設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和避免類似問題的出現。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歷史幾千年積淀而成的實踐文化,其核心價值融入了科學精神、道德精神和文化精神。其中哲學文化的古代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的熏陶有助于醫學生中醫思維能力的形成和培養,中醫藥特有的學術文化和科學思想,引領著醫學生對已知和未知中醫藥理論和實踐的探索,而中醫名醫、驗案、傳奇、氣功、武術、煉丹、藥膳等文化藝術,引導了醫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獨有氣質的升華。

3.中醫藥文化建設是中醫藥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校園文化是高校核心價值的文化體現,是最簡潔的文化名片。中醫藥文化建設毋庸置疑是中醫藥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最重要的核心內容之一。校園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產生和確立,對學生的成才和發展具有深遠地意義,這種影響是其他任何課程都無法比擬的。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中醫藥文化建設有利于中醫藥專業學生專業思想的鞏固、文化素養的提高和視野的拓展。中醫藥文化建設有利于提升中醫藥院校的文化品味,也是傳播中醫思想和理念的橋梁。從校園文化建設中我們可以了解一個高校的價值取向,這對學生、對社會而言都具有強大的引導作用。中醫藥文化建設有助于高校綜合實力的提升。利用中醫藥文化建設,塑造完整的高校形象,可以很好地反映出高校的綜合實力,有助于實現高校以文化人、以文聚力的文化凝聚力,賦予了師生立足于學校文化認同的獨特、獨立的人格和獨立的精神,激勵師生在文化活躍中不斷反思、不斷超越。

4.中醫藥文化建設在院校教育人才培養中的具體形式。中醫藥文化建設在中醫藥院校人才培養中有許多具體形式,可以通過相關課程設置、學術氛圍營造、中醫藥文化藝術節、社團活動、校園文化景觀建設、實踐基地文化建設等多種形式、途徑來實現。這些具體形式實際上是中醫藥院校的文化底蘊外化的具體表現。因此,中醫藥院校應以自身文化傳承的社會責任感、文化底蘊渲染的歷史厚重感,自上而下的對這些具體形式進行整體的設計和引導性的提煉。在頂層設計中,中醫藥院校應有意識地在校園規劃、文化載體建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中體現中醫藥文化的理念。體現在實體建設方面,可以在校園規劃建設中,引入類似太極陰陽等中醫藥經典理論、打造中醫藥名家、大家塑像,將中醫藥方歌、中藥等文化符號運用到校園建筑、景觀設計中。在人才培養方面,可以在培養方案的課程設定中,開設專門的中醫藥文化課程和傳統文化課程,以強化對學生的中醫藥文化教育。此外,還可以通過第二課堂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中醫藥文化活動。當然,在校外的實踐環節中也應注重多形式的中醫藥文化建設,特別是教學基地醫院的中醫藥文化建設,也是中醫藥人才培養中不可忽視的一環。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原創文化、本土文化,具有濃烈而獨特的民族符號特點。它以其知識體系承載和體現國家軟實力,也是孕育和催生中醫學發生、發展的土壤,是中醫學的根系和靈魂,決定了中醫學的歷史地位,指引著中醫學的未來走向。中醫藥文化不僅孕育了中醫學的根本,也促發了中醫學的脈絡與分支,貫穿于由此而生的臨床治療、康復、養生保健、方藥資源、應用技術等各個部分。中醫藥人才的培養實際上就是中醫藥文化浸潤、滲透、強化和鞏固的過程。必要且有效的中醫藥文化建設必將對培養優秀的中醫藥人才、傳承中華文化精髓起到深遠而積極的影響。

作者:鄧盛木單位:瀘州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