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復合型人才培養論文

時間:2022-08-25 08:28:29

導語:審計復合型人才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計復合型人才培養論文

一、樣本選取標準

為了使問卷調查的結果更具有代表性,我們主要從省廳及各個市縣級審計機關選取了一些從事審計工作時間較長,有較高職稱和學歷,工作經驗較豐富的審計人員作為調研對象,以期從對這些相關人員的問卷調查及訪談中來了解他們對審計復合型人才的看法和建議。具體調研情況是:在有效問卷調查中,學歷結構方面,本科占到71%,研究生占到16%,大專占到13%;在專業構成上,第一學歷中,學習會計學專業的占到36.6%,其次是審計學17.2%,和計算機13.4%;在所從事的工作崗位中,從事審計業務類的占到82.1%,從事綜合業務類的占到17.9%;在被調查對象所處職位中,處級以上干部占2%,處級干部占15%,科級干部占到52%,科級以下干部占到31%;在專業技術職稱方面,高級職稱占到36.6%,中級職稱占到55.2%,初級職稱占到8.2%;在參加工作的時間上,有42%的被調查對象工作時間在20年以上,16%的審計人員在16-20年,19%的審計人員在11-15年。

二、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情況調查與分析

(一)在審計人員所學專業與所從事審計工作相關程度上,88.1%的被調查者認為是相關的,只有11.9%認為不相關。

(二)在以往的審計工作中,關于專業勝任能力,90.3%的被調查者認為能夠勝任,只有9.7%認為比較吃力;但與審計發展要求相比較,只有6%的被調查者表示其專業能力完全能夠勝任發展的需要,34.3%認為比較能適應需要,36.6%認為其適應能力一般,23.1%認為比較吃力。在審計工作對審計人員專業要求上,有高達97%的被調查者認為作為專業審計人員,其知識結構應該寬廣,具有復合型從業技能。

(三)在解決專業與崗位不對口的問題上,43%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進修培訓,29%認為請求領導派出去學習,只有19%認為應該抓緊時間自學,補充知識。這說明審計人員對培訓的要求非常迫切。

三、復合型審計人才培養情況調查與分析

(一)從對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上來看,89.6%的被調查對象認為培養復合型審計人才非常重要,9.7%的被調查對象認為比較重要,只有0.7%的被調查對象認為一般,沒有人認為不重要。另外結合訪談情況,我們可知,整個審計系統的人員對培養復合型審計人才隊伍從思想上來看還是很重視的,都認為審計領域需要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帶領,從而推動審計系統的發展。

(二)在如何培養復合型審計人才的問題上,58.96%的被調查對象認為培養出的復合型人才應該知識結構寬廣,不僅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知識,還要具備各種技能,比如外語能力,法律知識,計算機知識等,能夠適應各種審計環境,能夠處理各種突發狀況和一些陌生的領域。20.90%的被調查對象認為,培養的復合型審計人才做到一專三復即可,即專業知識扎實,懂得三門其他相關技能,這樣就可保證審計效果又快又好。

(三)在復合型審計人才培養方式的選擇上,85.8%的被調查對象認為人才的培養應該以工作鍛煉為主,以培訓為輔,只有14.2%的被調查對象認為應該以培訓為主,以工作鍛煉為輔。在對當前審計干部培訓的滿意度調查方面,只有24%的被調查者滿意,36%的被調查者比較滿意。通過以上對審計培訓情況的調查,可見當前的培訓還不能完全滿足審計發展的需要,離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還有一定距離。

(四)在復合型審計人才培養模式的選擇上,41.8%的被調查者認為,在實務中培養復合型人才隊伍應該根據審計人員的需要,不分行業來做。在復合型審計人才培養計劃制定的依據上,52%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按各職能部門工作需要來選擇,37%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由個人根據自身情況申報,并且基于崗位的需求,系統地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只有11%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以上級機關要求為主。

(五)在復合型審計人才培養對象的確定上,52.24%的被調查者認為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審計內容等方面都不盡相同,故應分級分類地來確定,35.82%認為應該根據個人需求自愿報名,32.84%認為有各部門推薦優秀的人員參與復合型審計人才的培養,只有14.93%認為應全員參與??梢娫谡{查中大部分人不傾向于全員參與,因為人才隊伍的培養不僅需要培養對象有一定的專業素養,還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不可能做到全體人員都參與。

(六)影響復合型審計人才培養的困難有很多,但根據調查顯示,有39%的被調查者認為最主要的困難是審計人員人數過少與繁重的審計任務所產生的矛盾,審計人才都在忙于日常工作,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培訓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有31%的被調查者認為審計工作與學習的矛盾是最主要的困難。

四、審計復合型人才培養出現的問題分析

在對審計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中,我們了解到,目前對這項有重要意義的工程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大部分的被調查對象認為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做到常態化、科學化,在實務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人才培養工作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專業知識結構較單一,缺乏“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目前,審計人員所學專業主要是會計、審計,而金融、法律、計算機、工程預算等專業人才很少。業務單一、觀念陳舊、手段落后、知識更新慢、綜合分析能力偏低是審計隊伍人員現狀的軟肋。特別是,現階段我國缺乏大批既掌握現代審計理論與技術又精通計算機知識與技能的新型復合型人才。

(二)審計機關內部機構專業分工過細,使一專多能的復合型審計人才的成長和培養受到制約。目前審計機關的內部業務分工是按照部門和專業分工相結合來確定的,這種模式直接導致了審計人員在業務上隔行如隔山,綜合分析能力偏低。

(三)工學矛盾突出。根據調查資料,有39%的被調查對象認為現階段影響審計復合型人才培養的主要困難是審計人員少與審計任務重的矛盾。相當多的審計人員都想接受業務技能、知識更新等方面的培訓,但繁重的審計任務與審計人員少的矛盾比較突出,導致審計人員不能有較多的時間去接受培訓。

(四)部分干部素質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要求,與審計事業發展之間的矛盾還比較突出,專業勝任能力不足。主要表現在:一、部分審計干部思想觀念比較僵化,固守于傳統的審計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還在就審計論審計,就賬查賬,缺乏宏觀意識和辯證思維能力。二、審計干部知識結構與工作發展要求有一定差距。懂一般財務審計的多,掌握現代管理知識和相關專業知識、具有綜合分析能力的人員較少,復合型審計人才不足。三、少數審計干部敬業精神和創新意識不強,滿足現狀,不思進取,缺乏活力和激情,缺乏拼勁和闖勁,主動承擔重任的意識不夠,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五)針對復合型人才的培訓方式方法不多。在調查中,有51.35%的被調查對象認為培訓班的培訓方式方法相對呆板,缺乏靈活性。大家認為,當前培訓形式較為單一,以課堂授課為主。具體就是灌輸式授課多,啟發式教學少;教師講的多,互動式教學少;論點、觀點多,案例分析少。通過調查發現,實踐中審計人員更喜歡在面授的同時,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

作者:畢小卓 單位: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