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專業化人才培養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8-27 08:57:36
導語:學科專業化人才培養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職學校是我國職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部分專業型人才輸出的重要場所。從目前中職學校專業人才培養現狀來看,很多西方需要加強和改革,學校應該深思新時代人才需求,尋求一種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從而把中職學生真正培養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下面筆者就先簡要談談目前職業學校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幾個凸出問題,重點解析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關鍵詞:中等職業;培養模式;技能型;人才培養
1職業學校專業人才培養問題
1.1人才定位不準確教學理念需要更新?!耙苑諡樽谥?,以就業為導向”本應該是職業學校人才培養的根本目標,但是就目前來看,這一理念還沒有深入人心,很多職業學校在辦學定位以及指導思想上都存在目標不清晰、理念不先進的問題。很多職業學校都將目標定位為培養專技型人才,往往比較容易忽略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過去甚至當前可能大部分人才需求的主流依然是專業型、技能型,這沒錯,但是從社會發展趨勢來看,人才需求已經在逐步向綜合型、服務型、高素質型轉變。顯然,這也就要求我們職業學校管理者以及教學者轉變教學管理理念,更新人才培養方向。1.2專業設置盲目。大部分職業學校在專業設置時是都沒有經過全面的市場調研,一部分是沿用傳統職業定崗設置,另一部分是趨向與社會發展主流人才需求定位,但是并沒有真正綜合自身辦學理念來考慮。導致了部分專業設置欠妥當,存在盲目跟風現象。比如學前教育班這兩年“超大、爆滿”,這是社會需求在學校辦學方向上的“晴雨表”;但是卻缺乏專業教師來培養此類人才,導致人才輸出輸入供需不匹配。1.3教師的實踐經驗有待提高。教師往往都是偏向于理論說教型,不管是職業學校還是普通學校,大部分教師實際上也缺乏實踐經驗。但職業學校的特殊性是實踐終于理論,學生真正學到技能,擅長這一領域的實踐操作才是根本教育宗旨,這其實也就要求職業學校專業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比如機械專業、汽修專業教師。好的教師隊伍是人才培養的根本保證,所以提高職業學校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勢在必行。
2提高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能力的措施分析
2.1加強專業建設。首先職業學校專業設置必須符合市場需求,專業設置對培養人才類型與規格具有明顯的指向性。為了提高專業設置的科學性,我們必須提前做好相應的調研工作,研究經濟社會、產業結構、技術結構、就業結構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同時也必須明確未來產業政策,比如未來的主業、副業、新增產業方向。其次專業改革始終堅持“寬口徑,多方向”的原則,培養“復合型”人才?!皩捒趶健睂I的課程必須具備彈性強、有后勁、上手快、轉崗換崗適應性強的特點,即使學生畢業前與崗位技能要求有一定的距離,但配以“多方向”輔助,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畢業后有較廣的擇業途徑和較強的自我發展能力。再者專業增設應注意“創特色,揚優勢”。學校應該大力推進特色專業建設,可以實行“托培養、定向就業”的訂單培養教學模式,可由學校和人才需求單位共同制定教學目標,有針對性的培養人才,實行內涵發展與外延發展相結合。2.2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高素質人才。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一定是學習能力強、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職業理念、有道德思想的高素質人才。鑒于此,學生首先就應該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只有會學習的人,才會一直成長,這其實和國家要求的“終身學習”理念是一致的。這也就要求我們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比如可以可以運用賞識,多贊揚少批評,一方面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另一方面也感染學生,提高學生思想道德認知,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機械制圖、數控操作等專業課,可以多組織比賽、展示等,成績好的學生還可以組織他們參加省、市級的比賽,不論結果如何,這些激勵作用都是很明顯的,對學生產生的影響也是深遠的。2.3加強專業實踐型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是培養人才的支撐,教師隊伍質量決定著學校輸出人才的質量。所以,學校要想輸出高質量人才,就必須從教師隊伍建設出發,不斷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提高學科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對此筆者的建議有如下:一是可以派遣老師深入一線加強實踐學習。當教師做到理論+實踐教學后,學生才會更主動的學習理論知識,加強實踐探索,從而不斷提高自身能力;二是探索多樣化的產學結合形式。比如實訓-科研-就業一體化合作教育模式;“2+1”合作教育模式;“學工交替”產學合作模式;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校企雙向介入產學合作教育模式;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等等。這些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都可以開闊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思路,在中職學校人才培養教學中發揮實際作用。
3小結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國家對未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按部就班的工作人員已經逐漸退出“人才”市場,未來的人才應該是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專業技術能力的人。鑒于此,我們職業學校教師應該把“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作為人才培養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楊健.淺議機械專業的工程教育改革[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9.
[2]吳紹芬.校企深度合作培養卓越工程人才的思考[J].現代大學教育,2011(6):100-104.
作者:金海波 單位:鄞州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 上一篇:鋼琴教學模式改革探究
- 下一篇: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