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內容設置研究
時間:2022-08-27 09:02:48
導語: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內容設置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賽學一體化”是應用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與內容之一,其中學科競賽這種形式作為大學生第二課堂的重要環節,其優勢逐漸顯現,這種刺激性的科學規劃安排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應激創新思維的高效方式,學科競賽的過程中能反應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都會以團隊形式參賽,他們的集體精神和合作能力會得以充分發揮應用,這種形式也是其日后面臨的創新創業的演練,在此過程中其實踐能力能夠充分展現并得到提升。
關鍵詞:“教賽學一體化”;創新人才培養;應用型;復合型;人才輸送
隨著新一輪的科技革命與創新的時代要求的提升,應對社會經濟、文化大發展的變化,塑造未來創新性復合人才,提升應用型人才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是高校面臨的又一重大教育革新。大學生第二課堂中,開展的學科競賽活動是高校授課方式靈活高校的重要植入環節,在當今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教學中仍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賽學一體化”是應用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與內容之一,其中學科競賽這種形式作為大學生第二課堂的重要環節,其優勢與獨特的作用逐漸顯現,這種帶有刺激性的活動,被教師事先科學規劃安排,合理有序經常性進行,其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應激創新思維的高效方式。而且,在學科競賽的過程中能反應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大多會以團隊形式參賽,他們的集體精神和合作能力會得以充分發揮應用,這種形式也是其日后面臨的創新創業的演練,在此過程中其實踐能力能夠充分展現并得到提升?!敖藤悓W一體化”在應用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教賽學一體化”的應用型科學性的內容設置研究便是我們不能回避的問題,以下本文以此內容為主線開展討論。
1學校推進學科競賽機制的后備支持
1.1建立起領導主抓,多方呼應配合的工作機制。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是最得力的后備力量,大學生學科競賽工作必須有強大的學校資源作為保障。學校要從領導層面就學科競賽召開專家顧問咨詢會議,未來具體安排可以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工作部署與總結,研究歷年來的經驗總結,開展本年度相關對策,制定準確實用的推動進行方案,確立教務教學工作目標。高校的教務處應該主抓此項工作,立足于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與課程專業設置,以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協同校內其它相關部門,例如,團委、學工部等事先對學術競賽進行合理組織與科學管理,確?!敖藤悓W一體化”開展的合理有序。1.2明確目標,科學規劃競賽體系。為了刺激教師隊伍和學校相關部門的積極性,保障“教賽學一體化”順利開展,將其實施情況效果與學生活動中的獲得的成果納入學校教學狀態數據考核。在設立合理的目標考核的管理機制下,學校相關部門會積極安排,精心準備。學校在國家大政方針的指導下,可以對各項學科競賽成績總結,設計出適合自己發展的評價指標,進行橫向縱向綜合比較分析,放眼省域內相關高校,站在學校長遠發展的高度設計未來發展方向,著眼于成績領先,對學術競賽的進行目標再定位??茖W規劃競賽體系,促進“教賽學一體化”的成效。
2以賽促學,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儲水池
學科競賽是人才培養的有利模式,理論傳播的基礎上,開設學生樂意接收,有實際功效的重要載體。優化高效能載體建設,高??梢酝顿Y更多地建立創業基地,為其第二課堂的開展提供場地保障。高校與企業單位對接,提供學習期間的實習場地,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創業實踐提供不可缺的外援。高校可以設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儲備人才基地,為入駐學生和企業團隊提供場地及技術支持與指導咨詢。總之,通過“校內創業計劃大賽專項賽”的多種有益形式,安心便利地提供給優秀的學生實踐,讓有意創業的團隊進行優先創業。學科競賽是大學生全面發展、鍛煉自己修為能力的有效形式。
今后的課程設計中,會成為人人成才的必修課?;凇敖藤悓W一體化”的應用型教育手段,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內容設置必須合理科學。讓學科競賽這種形式,變成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學生也會認識到機會難得,會很好地把握打好自己基礎。學科競賽將創新創業的未來因子注入,在教育創新培養人才方面,要綜合發展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讓學科競賽成為學生喜歡的課程環節,也將其變成衡量高校辦學水平的一項必備硬性指標,那么在這樣重要評價手段的刺激下,應用型高?!敖藤悓W一體化”的工作就會廣泛開展,創新人才培養內容設置的科學性、合理性、實效性也會逐漸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董桂才.基于學科競賽的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以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6(29).
[2]賈棋,王祎,許真珍,田琳琳,徐秀娟.以大學生科技競賽為牽引的創新實驗班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04).
[3]張姿炎.大學生學科競賽與創新人才培養途徑[J].現代教育管理,2014(03).
[4]陸國棟,魏志淵,毛一平,鮑鐵虎.基于主題、時間、空間和模式分類的學科競賽研究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2(10).
[5]吳紅耘.評布盧姆認知目標分類學———以其知識與能力觀為中心[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2).
[6]何欽銘,陸漢權,馮博琴.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核心任務是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九校聯盟(C9)計算機基礎教學發展戰略聯合聲明》解讀[J].中國大學教學,2010(09).
作者:劉政宇 關曉冬 單位:哈爾濱華德學院
- 上一篇: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 下一篇:電力市場營銷集中電費核算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