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和人文教育的關聯性淺析
時間:2022-01-10 09:57:11
導語:思想政治和人文教育的關聯性淺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共同的教育目標。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就明確指出,“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思想道德建設為基礎,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睂τ卺t學職業特點來說,思想政治教育即是以培養醫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為中心,全面提高醫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醫學人文教育強調對生命的尊重,倡導人文關懷,提倡“關心病人比關心疾病本身更重要”。2001年7月,衛生部、教育部印發《中國醫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醫學研究與服務的對象是人,在醫學教育過程中必須加強文、理、醫滲透和多學科交叉融合,把醫德與醫術的培養結合起來,加強綜合素質培養”。2010年1月,衛生部等六部門聯合《關于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強調“加強醫德和職業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的培養目標共同指向全面提升醫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具有一定的共通性,而且思想政治理論能夠有效的指導醫學人文教育。
2.共同的師資隊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是全員育人,主體是全體教職工,醫學人文教育方面的教師是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高等學校各門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負有育人職責。廣大教師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率先垂范、言傳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人格給大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學生專業學習的各個環節,滲透到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各個方面?!闭^“學高為師,德高為范”。醫學人文教育也不僅僅由相關課程教師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為了增強實效性,也必須融入醫學人文教育內容,貼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客觀上也在進行醫學人文教育。當前,醫學院校在思想政治專業和醫學人文專業方面配備的師資數量不足,充分利用現有師資也成為現實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的共通性也為師資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提供了前提條件。
二、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相結合的方法和途徑
1.建立知識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師資水平是教學質量的關鍵。不同于綜合性院校和文科類院校,醫學院校師資力量偏重于醫學專業,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相關教師在數量不足的情況下,還承擔了大量的教學任務;師資培訓和科研投入也明顯不夠,對于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造成一定的影響。醫學院校的特殊性讓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師資的量和質都面臨嚴峻考驗。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的結合,對師資要求較高,但當前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基本屬于思想政治、哲學、歷史專業等文科專業,對醫學相關知識了解不多,缺乏臨床實踐經驗,不利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這就要求加強師資培訓,拓展教師視野,加強醫學素養。特別是培育醫學意識,科研活動圍繞醫學展開,從而提升醫學素養、以研促教。同時,加強醫學人文教師的思想政治培訓,鼓勵有醫學教育背景的教師參與相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的將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相融合。
2.完善課程體系。
課程建設是教學科研活動的關鍵,對思想政治和醫學人文相關課程進行優化,能發揮課程整合效應。由于醫學院校總學時很高,同時偏重于醫學專業課程,醫學人文相關課程呈現單一、學時少的特點。通過必修課、選修課和系列講座等多維課程體系建設,可以加強醫學人文的教學效果,同時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僅在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開設的不足。必修課可以開設: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醫學哲學、醫患溝通藝術等課程;選修課可以開設:醫學社會學、醫學史、醫學法學等課程,同時邀請醫療衛生戰線上的杰出代表和先進典型以“人文講壇”的形式開設系列講座。
3.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第一,拓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為了提升醫學生的全面素質。這就要求我們深挖思想政治理論課與醫學人文教育相結合的素材,拓展教學內容,構建適宜的教學體系,從而擺脫理論性強,與現實和醫學生實際較遠的局面。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貫穿貼近醫學生,在培育醫學生政治素養的同時,更要提升醫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第二,優化考核機制??己藱C制是引導醫學生學習的指揮棒。長期以來,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方式大多為純粹依靠記憶知識點的閉卷考試或者以論文為主的考察方式,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也是教師不愛教、學生不愛學的主要原因。我們需要改變傳統考核方式,轉而導向考察理解和應用能力,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增加平時考核比重,除到勤外,發言、演講、主題討論會等都算入最終成績,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課程,真心喜愛思想政治教育。第三,加強社會實踐。突出社會實踐的育人作用,醫學生通過實踐可以了解社會,接觸病人,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將社會實踐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學校教學計劃和課程教學標準要求,合理增加實踐教學課時,規定相應學分;創新實踐教學形式,嚴格考核管理,確保實踐教學落到實處,實現實踐教學效果;豐富實踐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與醫院臨床實踐相結合,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與醫院合作建立大學生實習基地,開展“三下鄉”、“進社區”醫療等醫療實踐服務活動,舉行“感恩!無語體師”活動、臨終關懷服務、與艾滋病人零距離接觸等活動。
4.改善外部環境。
第一,轉變優秀醫務人員評價標準。突破社會上對醫務人員的技術崇拜論,一名優秀的醫務人員,不僅技術好,而且政治素養、道德素質都要過硬。這就要求醫療機構對本單位進行年度考核時,將醫德醫風考評作為重點內容,考評結果與醫務人員的晉職晉級、崗位聘用、評先評優、績效工資、定期考核等直接掛鉤。要求我們在輿論宣傳上堅持弘揚高尚醫德醫風的先進典型和先進事跡,為教育觀念轉變創造良好外部環境。第二,培育優秀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優秀的校園文化,能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我們要建設體現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形成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在思想政治活動中融入醫學人文教育來建設醫學院校特點的校園文化。校訓體現出學校的特有精神,要充分發揮醫學院校校訓育人作用;設立校史展覽館和醫學史展覽館,引導醫學生了解學校的優良傳統,感受名人“學長”的道德風范,感悟醫學文化的博大精深;寓教育于文化活動之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在學雷鋒紀念日、志愿者日、世界衛生日、國際禁毒日、世界紅十字會日等各種紀念日中,增強醫學生為人民服務、關愛健康的意識;發揮校園媒體作用,校報、廣播、櫥窗、宣傳欄、校園網等媒介重點圍繞加強醫德醫風,培養高尚道德品質,加強社會責任感的培育,使醫學生道德操守和人格塑造更上一個臺階,從而提升全面素質。
作者:蔡勝單位:安徽醫科大學
- 上一篇:工商局廉政建設工作制度
- 下一篇:全市安全用藥月活動方案
精品范文
7思想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