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課教學與生命教育強化策略
時間:2022-09-22 09:04:23
導語:思想政治課教學與生命教育強化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思想政治課是鑄魂育人的關鍵課程,教學中融入生命教育是立德樹人的要求。針對當前高中生生命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思政課教學中強化生命的策略。提升教師生命教育素養,探索有效的生命教育方法,系統挖掘生命教育資源。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生命教育;策略
2019年,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想政治課教學承擔著鑄魂育人的重任,思政課程教學,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增強愛國情、報國志,拓展生命的寬度,積淀生命的厚度,在勞動與奉獻中,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生命活力,實現人生價值。新一輪課程改革撬動了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全新變革,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愈發關注學生的生命教育,逐步聚焦核心素養的培養,注重生命價值引領。但是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生命教育的實施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部分思想政治教師的生命教學觀比較淡漠;受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制約,生命教育的方法比較單一;教材中生命教育資源的發掘不夠充分等。為順應時展的需要,更好地彰顯思想政治課生命教育功能,現根據生命教育的現狀,提出一些有效的應對策略,助力培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提升教師生命教育素養
(一)加強思政教師專業培訓
加強生命教育的培訓,有利于思想政治教師深刻領悟生命教育的博大精深,逐步掌握生命教育的知識和能力,不斷提升自身的生命教育素養。教師是課堂教學中生命教育的直接滲透者,學生發展的引領者和示范者,其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并且這種影響是深遠持久的,觀念一旦形成,短時間內很難改變或磨滅。教師的生命素養水平直接關系著生命教育的效果,關系著學生生命觀的形成和發展,只有強化思想政治教師的生命意識,提升他們的生命素養,才能深入持久地開展生命教育,提高生命教育的實效性。學??梢圆捎谩耙M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培訓學習、觀摩走訪、研討交流,開闊眼界,提升境界,樹立正確的生命教育理念。
(二)構建科學的思政課程評價機制和體系
評價對教師的教學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采取什么樣的評價機制就會有什么樣的教學理念和方式。如果把高考升學率或是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那么思想政治課就會淪為普通的學科知識課程,學理性和知識性的特征凸顯,其鑄魂育人的價值功能將大大削弱,思想政治教師的課堂教學重點也會圍繞傳授學科知識展開,思想政治課政治方向的引領作用、價值觀的培養功能很難實現。2019年,教育部重新出臺了高考評價體系,明確提出“要立足全面育人目標,構建包括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在內的高考考查內容體系”。通過解決“為什么考、考什么、怎樣考”的問題,從高中教育層面對“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教育問題提出了根本遵循。這一評價體系突出了教育的方向性、科學性,反映了教育的時代性和民族性原則。學校應堅持這一指導思想,圍繞“立德樹人”的核心要求,對學科課程特別是思想政治課程的考核進行適當調整,增加生命教育的測評和考量,實施多元化的評級機制,注重過程評價,把學生生命素養的提升作為重要的評價目標。通過評價內容和形式的轉變,讓思想政治教師轉變教育教育理念,改變教學方式,樹立科學的生命教學觀,尊重學生個體生命的健康成長,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三)弘揚生命至上的教學新理念
教學理念體現了教師對教學活動的基本態度和觀念,是人們從事教學活動的信念,對教學活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教學理念決定教學行為。新一輪課程課改教學理念要求將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有機結合。為此,學校應倡導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的學為中心,既要注重引導學生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更要培育學生核心素養,關注生命健康安全和生命成長價值。教學理念對于教學行為的影響首要表現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需要調整教學目標,由過去的三位一體轉向多維并舉。具體到課堂教學中,要求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清晰而具體,既要有知識目標,更要有情感價值目標和生命教育目標,逐步實現思想政治課“立德樹人”的政治任務。
二、積極探索有效的生命教育方法
(一)優化案例,采用創設情境的教學形式
伴隨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思政教師利用課堂教學滲透生命教育的方式日漸多樣。以“生命教育”案例為載體進行綜合性教育,創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面對現實生活世界中的各種現象和問題,立足不同視角、利用不同素材、表達不同見解,提出不同方案,在開放的民主的氛圍中達成生命教育的目標。例如,在學習《單一制和復合制》這一內容時,思想政治教師可以選取美國和中國抗擊疫情的視頻和文字資料,通過對比中美兩國采取的抗疫態度以及產生的不同效果引出話題,分析兩國結構形式,學生在分析中水到渠成得出結論:中國取得抗擊疫情的偉大勝利,得益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得益于黨和國家堅持人民生命至上的價值取向,得益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極大優勢。通過情境案例分析,學生自覺增強生命價值觀、國家安全觀,堅定了制度自信。
(二)強化辨析,選擇價值引領的學習路徑
在價值沖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較鑒別中提高認識,是思想政治活動型課程的點睛之筆,也是思想政治課發揮生命教育功能的重要形式。例如,在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一內容時,最重要的核心素養就是政治認同,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本著這一主導,按照“發現差異——表達認識——做出判斷——行為選擇”的步驟設置了“描繪偉大畫卷堅定發展道路”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兩個活動。在活動中通過回顧歷史、列舉事例、比較明辨,深刻理解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實現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實現中華民族文化的復興,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從而堅定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增強政治認同和社會責任感,順暢地實現了由相信、信服到確信和堅信的升華,也使思政教學活動有了深刻的實質意義。
三、系統挖掘生命教育資源
(一)善于挖掘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內容
思想政治課教材是思政教師實施生命教育的主要物質載體。思想政治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資源,有機整合教材中生命教育的內容,將理論學習和生命教育深度融合,增進思政課程的思想性和親和力。例如,《哲學與文化》模塊中“認識社會和價值選擇”的內容,讓學生以時代楷模為榜樣,感受具體的、現實的典范,探尋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和途徑?!墩闻c法治》模塊中,通過模擬政府執法活動或旁聽具體案件審理,宣傳《民法典》等形式,探究建設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公正司法的意義,增強了學生的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能力,提升生命的社會價值。通過就業與創造學習,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提高自身素質,為將來就業或自主創業奠定美好的基礎;通過政治課程的學習,對學生進行公民人格教育,了解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懂得誠信,知道維護法律的尊嚴,能夠正確認識和處理自我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構筑和諧的人際關系,在團隊合作中實現人生夢想,在不斷超越自我中得到全面發展,在遵規守紀中享受美好生活,在奉獻和勞動中創造人生價值。
(二)融合運用其他學科和生活中的生命教育資源
高中生生命教育具有實踐性和時代性等特點,思想政治教師不應囿于教材資源的約束,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善于利用其他學科特別是生活中的素材,著眼學生的真實生活,挖掘生命教育的隱性課程,借助德育、美育等課程喚醒學生生命意識,培育科學的生命價值觀,培養健全人格。教師應該具有豐富的文化視野和人文素養,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生活資源、社會資源,采取多形式、多角度、多層次對學生進行珍愛生命,注重生命的價值、強化正能量的引導。利用不同學科教材中相關的豐富資源,讓學生認識生命,提升對生命的理解,進而珍惜和愛護生命,促使學生關愛、悅納自己,尊重他人。思想政治教師還要扎根于社會實踐,有效擴展學科內容,積極探索開設綜合實踐課程。通過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等方式,帶領學生進行探究、生命體驗、社會服務等,將生命教育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悟生命的力量,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例如,必修二《經濟以與社會》模塊中第二單元《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學習,可以組織學生調研或者參觀附近的現代企業,開展做新時代勞動者的研討活動,弘揚勞動精神,樹立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觀念,在勞動中創造生命價值。思想政治課融入生命教育是時展的需要,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偉業的責任擔當。思政課程必須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思想政治教師要秉持正確的教育理念,及時更新生命教學內容,不斷豐富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把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之中,真正成為人生路上不懈奮斗的追夢人和圓夢人。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鄭曉江.生命教育教學方法初探[J].昆明學院學報,2010(10).
[4]馮建軍.走向道德的生命教育[J].教育研究,2014(06).
作者:萬雅靜 單位:遼寧省實驗中學東戴河分校
- 上一篇:計算機網絡云計算技術特征探索
- 下一篇:幼兒園物質環境創設與生命教育途徑
精品范文
7思想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