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小說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時間:2022-04-18 09:39:32
導語:初中語文小說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語文教材收錄了大量優秀小說,如果教師善于利用這些小說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不僅能夠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更能讓學生愛上語文,進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但是,在目前的小說教學中,審美教育并沒有落到實處。對于語文教師而言,優化小說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一、小說教學中審美教育存在的問題的成因探析
1.教育的說教色彩沖淡了小說的美
語文作為德育的主渠道,被賦予了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務,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實際上只做兩件事,那就是傳授知識和思想教育,文學本身的價值被忽視了。例如,在教授《阿Q正傳》這篇文章的時候,有的教師片面地利用細節誤導學生:把阿Q與小D互抓辮根與假洋鬼子的辮子聯系起來,然后大講當時的政治斗爭。這樣,本該進行審美教育的語文課就變成了徹頭徹尾的思想政治課。
2.教學指導思想的片面性影響了小說的美
一切以應試為導向的教學理念,導致了教師教學指導思想的片面化。在這種指導思想的影響下,美育被認為是可有可無的。在課堂教學中,過多地強調知識的灌輸、應試能力或答題技巧的培養,說教多、實踐少,灌輸多、滲透少,教學內容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3.小說的特殊性影響了審美教育一般而言,小說的篇幅都比較長,教師在組織教學的時候都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例如,小說中涉及的知識點很多,而課時又是有限的,講解過程中要想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同時,很多作品年代久遠,甚至有一些是外國的作品,這樣,學生就很難理解作家的創作背景。例如,“變色龍”這篇外國小說,就帶有很強烈的時代色彩。變色龍是善于變相的代名詞。但是,如果從作者的立場分析,可能就會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如對變節分子的諷刺、對兩面派的批判、對小市民低俗習氣的譏諷等。
二、初中語文小說教學中審美教育的策略
1.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體驗美
在建構主義理論衍生出的教學法中,有一種教學法被稱為體驗教學法,這種教學法的確立是在教育哲學的發展過程中,通過理性思辨與主體能動建構實現的,是對教學的工具理性的批判,其初衷是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感受與主觀體驗。在這里,“體驗”與“經驗”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經驗主要指知識的積累,而體驗則側重于人的內心體驗、精神感悟。當代心理學有一個分支,被稱為視覺心理學,其研究表明,在人的一般性感覺中,特別是人的生理感覺中,主體是反應客體的,但是在美感中卻不完全如此,即主體的反應是能動的、是帶有主體色彩的反應客體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對課文的深入分析,會在頭腦中形成特定的氛圍,使自己受到文章的感染。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會運用語言、情感、眼神與手勢等引導學生進入教師所領略的情景中,同時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如果教材中有插圖,可以結合插圖,把插圖的畫面與教師描繪的形象、姿態與人物性格結合起來,讓畫面在學生的腦海中鮮活起來。例如,在講解《香菱學詩》這篇課文時,教師要先做好鋪墊工作:讓學生提前理解細節描寫的作用。要讓學生知道:香菱學詩是十分專注的,百折不撓,實際上這就是她的性格。如:“只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摳土,皺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边@是非常重要的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分析這段文字?!俺錾瘛北憩F了香菱此刻已經與她所想的事物融為一體了?!皳竿痢北硎具€有未解決的難題,或者是表現她在立意時的反復斟酌?!鞍櫭肌笔菍ψ约旱臉嬎歼€不滿意?!昂Α笔恰傲祷饔忠淮濉?,她終于覓得了佳句。這樣,學生就會通過自己的分析,體會到香菱的“刻苦美”。
2.讓學生在自我建構中發現美
建構主義思想家認為,只有學生擁有“自主性”,才會產生創造性。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地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例如,在講授《楊修之死》這篇課文時,可以引導學生對楊修的死因展開討論,有的學生認為這是曹操造成的,也有學生認為是楊修自己造成的,還有學生認為另有他因。經過爭論,學生完成了自我建構,并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文學之美。
作者:鄔國安 單位:江西南昌市進賢縣特殊教育學校
- 上一篇:工業園區黨員發展計劃
- 下一篇:初中英語教學中創新教育的滲透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