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教育在雜技教學的必要性
時間:2022-07-16 11:19:33
導語:審美教育在雜技教學的必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現代雜技表演中,表演者不僅要能夠嫻熟地完成一些高難度技巧動作,同時也需要展現形體美,在舞臺設計、裝置、服飾、道具、燈光、舞美、音樂等多種元素配合下,充分體現雜技作為表演藝術的美感。為達此目標,需要在雜技教學中重視審美教育。
一、雜技教學要求
雜技教學應包括理論、實踐、美育三維教育。理論教育指的是培養學生初步了解雜技和其他藝術發展的歷史知識、理論知識,以提高學生綜合理論修養。實踐教育指的是采取多元化的訓練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必備的雜技技能,如基本功、技巧知識、節目知識,以及個體訓練、團體訓練、競技訓練及舞臺訓練等。美育教育包含特色教育和審美教育兩方面,其中特色教育指的是教師根據我國雜技特色和分類進行教學;審美教育指的是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審美情趣和藝術美的感受,不斷提高自身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二、審美教育在雜技教學中的必要性
1,審美教育是雜技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隨著現代雜技藝術的發展,舞臺審美和演員藝術表現力成為重要元素,因而,要培養和鑄造一批熱愛雜技藝術、懂得欣賞美和創造美的新世紀雜技藝術表演人才,就必須在雜技教學中加強審美教育,提高學員綜合藝術素質和修養,這樣才能培養出“技與藝”俱佳的雜技表演藝術人才,從而使觀眾在欣賞雜技表演的過程中感受到雜技的藝術美。2,審美教育符合現代教育趨勢?,F代教育,要求對人的全面發展的觀照,要求人的全面能力的提升,而人的審美能力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加強現代雜技教育中的審美教育,符合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F代雜技教育必須以文化發展需求為出發點,緊扣雜技藝術的特點,以技巧為核心,以藝術美感為主要目標,將學員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藝術素質較高的綜合型藝術人才。
三、在雜技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的策略
1,美育于練。雜技主要的演繹形式為身體技巧,因此雜技所需要表現的美是以表演者的動作為主要內容。雜技表演者所形成表現美的能力,需要教師在雜技教學中規范化教學、科學化教學、標準化教學,使學生掌握科學、規范、標準的技巧動作,因為只有這樣的動作才是最美的技巧動作。教師要不斷地引導學生進行反復訓練,以讓其親身體驗表現美和動作美,才能使學生達到運用自如的境界。2,美育于形。美育于形指的是通過人體形象來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動,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在教學中除可采用語言表述、形象示范等模式外,還可引導學生觀看雜技表演的視頻、錄像、電影等,以促進其能從中認知美、欣賞美和借鑒美。為培養學生具備藝術表現美的能力,還要引導其掌握線條、色彩等美術知識,了解舞臺藝術美的構成元素、音樂藝術美的節奏、旋律和速度,以使學生的知覺能力和視聽能力不斷提高,這樣才能促進其在未來的雜技表演中更好地表現藝術美。3,美育于樂?,F代教學倡導快樂教學,相比于其他類型的表演,雜技藝術表演的技巧性更高,對演員的要求也更高。在實際教學訓練中,相對枯燥的基本功動作容易導致枯燥無味,引發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這就需要教師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訓練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還能促其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掌握雜技的創造之美。4,美育于化。美育于化是指在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下,通過潛移默化的力量影響和感染學生,引起學生內心發生變化,從而達到良好的審美教育目標。比如,教育理念的先進性、教學手段的豐富性,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以及運用心理學知識開展教學,都可以在“化”的氛圍中進行有效教學。
總之,雜技作為一種表演藝術,不僅要求表演者掌握嫻熟的技巧動作,同時還需具備認識藝術美、欣賞美、創造美和表現美的能力,這樣才能給觀眾呈現一個完美的舞臺表現,滿足觀眾的欣賞需求。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就需在雜技教學中高度重視學生的審美教育。因此,雜技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探尋有效的審美教育方法,以實現雜技美育教學目標,從而推動我國雜技教育事業和雜技藝術獲得更好的發展。
作者:陸燕 單位:濟寧市雜技團
- 上一篇:小學美術審美教育探究
- 下一篇:初中古詩文審美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