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和家庭以及社會怎樣有效落實三生教育

時間:2022-02-20 05:07:00

導語:學校和家庭以及社會怎樣有效落實三生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和家庭以及社會怎樣有效落實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是通過整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力量,激發學生的主體認知和行為實踐,最終達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和生活觀的目標過程。在“三生教育”的實施過程中,如何實現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功能呢?

一、“三生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結合點

1“.三生教育”要與學校教育相結合

在實施“三生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必須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認識到實施“三生教育”的重要意義;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落實科學合理的教育措施和內容;要把“三生教育”與學校教育目標、學生活動、課堂教學等密切結合起來。學校應做到“三生教育”有專人任教,在教學中有機滲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

2“.三生教育”要與學校德育相結合

在實施“三生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必須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法律法規、誠實守信和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從而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培養學生的愛心和感恩之心,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具體為,學校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在班隊會上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廣泛開展愛國主義、傳統美德教育,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3“.三生教育”要與校園文化相結合

校園文化建設,是促進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對學校形成良好的學風、校風、班風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學校應充分發揮各種展室、紅領巾廣播站“、兩免一補”宣傳櫥窗、黑板報、主題班隊會、紅領巾文明監督崗等的宣傳教育作用,對學生進行“三生教育”。也可以積極組織學生做好名人名言宣傳專欄、專刊的建設,開展唱紅歌、誦祖國,編演課本劇,看影視作品等多項文藝活動。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文化意識、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

4“.三生教育”要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學校的課外活動,要以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開展如何自我保護、與人交往、講文明禮貌、關愛他人的“三生教育”活動。也可以開展以安全教育、自救互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保護環境教育、禁毒防艾教育、法制宣傳教育等專題教育方式。積極、認真地在課外活動中實施滲透“三生教育”。

二“、三生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實施措施

1.加強家校間聯系,促進“三生教育”的開展

學校要通過:《致學生家長的一封公開信》、召開家長會、健全家長聯系電話冊等,密切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學校通過開辦家長學校,召開家長座談會、交流會、個案分析會,介紹家教知識和家庭教育影視片,開展家訪和家長談心等方式,更有針對性的對孩子進行教育,形成有利于實施“三生教育”的家庭氛圍。

2.正確引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

“三生教育”是家庭教育中最根本、最基礎的教育。因此,學校要引導每一個家長都必須從孩子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思考怎樣才能對孩子更好地進行“三生教育”,承擔起這一重要的責任。學校還要幫助家長轉變家庭教育觀念,特別是要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的素質,給孩子作榜樣和示范,使家長積極、自覺地參與到“三生教育”的活動之中。

三、利用社會資源實施“三生教育”

1.學校要主動爭取政府部門的支持,形成治理校園周邊環境的長效機制。有條件的地方,要主動與文化部門合作,讓文化部門創作更多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文藝作品;與地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紀念館、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緊密配合,共同做好學生的“三生教育”工作。

2.學校通過聘請法制副校長、少先隊課外輔導員,讓他們經常到學校給學生們進行法制、禁毒、消防、交通安全講座活動,提高學生的法制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以“5·12汶川地震”為契機,請地震局和消防人員到校進行防地震和防火災知識宣傳教育,指導師生開展防地震、防火災演練。通過合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營造實施“三生教育”的良好社會環境。

實施“三生教育”要靠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發揮各自的育人功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和生活觀,讓每一個學生都懂得珍惜生命,學會生存,熱愛生活,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