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醫學專業學生見習開展三生教育

時間:2022-02-20 05:47:00

導語:預防醫學專業學生見習開展三生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預防醫學專業學生見習開展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是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1]。由于各個學校情況不同,學科性質不同,專業設置不同,學生情況不同,學生就業領域不同等,高校必須把“三生教育”的基本原理與各校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才更有生機和實效[2]。

本研究基于畢業實習載體,從昆明醫學院預防醫學專業教育現狀出發,總結和探討預防醫學專業畢業實習帶教過程中進行“三生教育”滲透的重要途徑和教學方法,評價和畢業實習相適應的“三生教育”滲透運行機制,為促進現階段我國醫學相關專業畢業實習生醫德教育改革提供參考。

1預防醫學專業畢業實習滲透“三生教育”的重要性云南邊境線長、民族眾多,區域發展不平衡,自然災害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頻發,跨境公共衛生問題復雜多樣,慢性病負擔沉重,環境污染和職業危害問題突出。公共衛生事業總體落后,人才匱乏且引進困難,主要靠自主培養。

而高素質公共衛生人才培養,有利于國家推進云南“兩強一堡”戰略,有利于提升公共衛生醫師學歷層次,有利于擴大云南在南亞東南亞的影響力,提高國際交流合作水平,尤其是能夠不斷改善人民群眾公共衛生健康狀況,促進民族團結,維護邊疆穩定,推動云南全面小康社會建設。

我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學科創建于1956年,1979年開始招收衛生學專業(1989年改為預防醫學專業)至今已有31年,是云南省第一家招收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的學校。該專業是云南省普通高校重點建設專業和特色建設專業。

我校預防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基于“全球醫學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國“公共衛生教育基本要求”和“公共衛生核心能力培養要求”,從云南的現狀出發,著力推進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模式,培養具有終身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高素質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人才。我校公共衛生學院形成了“情系邊疆、開放通連、勤求博采、德濟眾生”的辦學理念,培養了1300多名扎根邊疆,服務云南的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在省州(市)縣等各級公共衛生機構的業務骨干有95%來自本學科,對邊疆人民的健康和社會安定做出了貢獻,得到社會重要評價。但目前,如何結合“三生教育”培養能夠適應云南邊疆民族地區復雜多樣公共衛生挑戰,能夠解決云南公共衛生實際問題的高素質公共衛生人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高校實施“三生教育”的途徑多種多樣,其中畢業實習是有效的載體,是高?!叭逃陛^好的實踐途徑之一[3]。預防醫學專業相對于其他醫學專業更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

作為一個實用性很強的專業,只有讓學生接觸公共衛生問題,才能夠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這就決定了預防醫學教學必須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增加學生到工廠和農村現場實地參觀學習,帶領學生赴云南省貧困農村開展社會調查、社區健康教育培訓、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等培養形式,用所學知識為社會服務。

有利于大學生了解省情、國情,了解云南公共衛生現狀,了解社會,融入社會,了解城鄉差別,感受貧富差距,在與人民群眾的接觸、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啟發,不斷地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領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2預防醫學專業畢業實習滲透“三生教育”的特殊作用預防醫學專業畢業實習教學過程中的“三生教育”滲透就是教師將對學生“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教育滲透到日常的教學工作之中,按照本專業學科的特點,挖掘其內涵,促使專業學科同“三生教育”有機結合,以充分發揮教學的德育功能把學生培養成為有正確的人生觀、有理想、有信念、有責任感的優秀公共衛生醫生。

預防醫學專業畢業實習實施“三生教育”的特殊作用就是該專業半年的畢業實習偏重于社會實踐,具有課堂教學無法比擬的教育效果,能有效地將“三生教育”落到實處。貫徹落實如何讓學生學會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的基本技能的同時更要讓他們學會關心他人、關心集體、關心社會、關心人類,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能夠適應云南邊疆民族地區復雜多樣公共衛生挑戰,能夠解決云南公共衛生實際問題的高素質公共衛生醫師。

3預防醫學專業畢業實習滲透“三生教育”的基本做法與成效

我校預防醫學專業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對云南省公共衛生實際工作有深刻理解,具有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有制定政策與計劃,參與項目實施和管理等方面的實際工作能力的高級公共衛生人才。在學生培養中注重一個精神、兩種能力的培養,即團隊精神(Teamworking);整體思維能力(Holisticthinking);公共衛生實踐能力(Practice)。

3.1結合提高畢業實習帶教教師綜合素質,培養人生態度端正、社會責任感強和具有奉獻精神的公共衛生醫師。在畢業實習“三生教育”中,教師必須做到為人師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舉止言行、職業道德、業務水平、生命態度、生活追求、環保意識等對教育培養引導學生健康成長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4]。教師在各方面都應為學生做出良好的示范,從而以身正己引導學生端正人生態度、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多年來,公共衛生學院教師注重師德修養,具有愛崗敬業精神,每年畢業實習帶領學生下鄉,在艱苦條件下,頂烈日、冒嚴寒、爬山涉水,走村串寨進行衛生宣傳、現場調查咨詢服務,他們“痛楚著艾滋病患者的痛楚,憂傷著鄉村醫生的憂傷,牽絆著農藥對環境的影響,關注著癌癥患者的生命質量……?!彼麄兂钥嗄蛣冢P心大眾疾苦的崇高品質,為學生作出了表率;在實踐中深入淺出的講解,在實踐現場調查中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的敬業精神培養、指導和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學生走向社會,活躍在我省疾病預防、科研戰線上,為我省衛生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3.2結合云南重大傳染病防治,致力于科學研究,為云南經濟社會服務,培養關心他人、關心集體、關心社會、關心人類的公共衛生醫師。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校公共衛生學院教師就積極投入了艾滋病預防控制的工作,2004年9月成立了“昆明醫學院艾滋病社區預防與健康促進中心”。多年來,在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小學生、大學生艾滋病預防、特殊人群的艾滋病預防控制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培訓。

近年申請到國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關、全球基金等艾滋病預防控制的項目,每年畢業實習都帶領學生到邊境、農村現場參與艾滋病的調查研究并撰寫相關論文,為學生畢業后直接投入艾滋病防制工作奠定了基礎。通過艾滋病的預防控制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培訓了艾滋病預防控制的隊伍;為預防控制吸毒及艾滋病傳播流行等有重大社會影響的疾病提供科學依據,為政府衛生決策提供咨詢。

3.3結合云南社區公共衛生問題,科研促畢業實習,培養具備團隊精神、較強的思維能力和公共衛生實踐能力的公共衛生醫師。預防醫學專業畢業實習是培養學生科研思維能力、動手能力、項目管理能力的重要環節,對于學生將各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并應用到實踐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我校公共衛生學院非常重視對學生的畢業實習,從1984年第一屆畢業生開始就把畢業實習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工作。

近年來,畢業實習注重“三生教育”,將學生畢業實習與云南公共衛生熱點問題結合,從教師所承擔的研究課題和項目中組織小型課題,讓學生有機會參與科學研究的全過程。近幾年的課題內容涉及艾滋病預防的健康教育、農村小學生營養健康教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衛生人力資源、社區衛生服務、電磁輻射的健康影響、道路交通傷害分析、吸煙控制、職業危害因素調查、保健食品功能等領域,強調綜合性、實踐性,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了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和社會工作的能力,創造機會讓學生接觸社區公共衛生問題,尤其是農村衛生問題。教師們帶領學生赴云南省貧困農村、工廠開展社區健康教育實踐、農村社區衛生服務、職業衛生服務,為民間組織、鄉村醫生、社區群眾舉辦各種形式的社區健康教育培訓。通過半年的畢業實習,學生得到了公共衛生現場工作的鍛煉,開拓了眼界,擴展了認識問題的角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為公共衛生管理部門提供了工作支持,取得了社會效益。這樣的實踐,使學生領會在工作中如何運用科學指導管理工作,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公共衛生事業的奉獻精神。

3.4結合公共衛生實踐活動遵循的倫理原則和法律規范,注重培養具備人文精神的公共衛生醫師。生物倫理學是以醫患關系為重點,而公共衛生倫理學重點關注的是監測和增進人口健康的措施的制定與實施。在公共衛生領域涉及傳染病防治、對研究對象的保護、衛生保健資源的配置、免疫政策、兒童保健與保護、供水系統安全、食品和藥物安全、公共場所禁煙、精神衛生等許多倫理問題。公共衛生領域的倫理實踐原則之一是公共衛生機構的工作人員能勝任其工作機構工作有效,并能取得公眾的信任。因此,結合公共衛生實踐活動遵循的倫理原則和法律規范,注重培養具備人文精神的公共衛生醫師尤為重要。

在教學形式上,采用離開傳統的課堂,到工廠和農村現場。實地參觀學習,邀請現場領導、專家及教師介紹情況,使學生對我國衛生工作有宏觀的了解,對我國衛生工作的管理體制、管理內容、衛生政策、衛生投入、各級衛生機構的任務、職責、成就等感性知識。

用所學知識為農民服務,使學生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能力,并認識到調動農民和當地衛生工作者的參與性和創造性是解決農村問題的關鍵,只有利用當地現有資源和條件,依賴當地農民自己的力量,才能解決包括衛生問題在內的諸多農村發展問題。尤其重要的是,結合公共衛生領域涉及的倫理問題,對學生進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