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三生教育開展思路

時間:2022-03-26 11:30:19

導語:美術三生教育開展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美術三生教育開展思路

“三生教育”是通過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的主體認知和行為過程。美術課程內容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等學習領域。以下是我在美術學習活動中融入“三生教育”的一些嘗試。

一、在造型•表現中動之以情,以情造型,培養學生相互尊重、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珍愛生命,體現自我價值。

比如蘇教版中《與建筑相伴的壁畫》,我設想請每位學生畫一幅反映自己初中生活的畫,再整合成一件大型的壁畫作品。結果在他們的文字和圖畫中,透露出無窮的壓力、辛勞、沮喪、抱怨、失望……甚至是覺得生命的無趣無味,我很震驚。我的初衷是想讓他們感悟,初中三年中有很多美好的值得留戀的東西。怎樣去觸動他們內心美好的情感呢?為此,我整理了這屆初三學生的照片,再配上歌曲《北京東路的日子》,制作成了一段視頻。大家看了一遍又一遍,有的同學甚至潸然淚下。這次教學活動感動了他們的同時,也更溫暖了我。正如穆尼爾•納素夫說的:“真正的幸福只有當你真實地認識到人生的價值時,才能體會到?!痹谄渌煨驼n中我還動員學生把家里閑置的玩具、鍋碗瓢盆、瓶瓶罐罐等帶到學校資源共享,不僅開發了美術資源,而且還引導了學生變廢為寶,讓他們獲得分享的快樂。我想只要賦予了感情的作品,不管你的技術技巧怎樣,就是有生命的作品,對自身來說就是成功了。因為在這些感情里面有尊重、寬容、友情,對自然、生命的愛,還有對自我的肯定等等,而這些也正是人文精神的體現。

二、在“設計•應用”中從人出發,關注生活、社會、環境,“物以致用”,培養學生意志、耐心、集體榮譽感、成就感,體驗美術融于生活的樂趣。

首先設計理念中包含著豐富的人文情懷。比如學校里寬敞明亮的教室、高矮適宜的課桌,還有社會上的盲道、殘疾人通道等等,里面無不包含著對人的尊重和關愛。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先從使用者的身份去構思作品。其次我根據相關的課程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比如在《生活中的圖表》這課中,我請學生設計自己家庭一個月的收支情況表。這樣讓學生懂得體諒和關愛父母,并能養成勤儉節約、不亂攀比的好習慣。在《招貼畫》這課中,使學生能關注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通過組織大家課后對能源的調查,讓學生了解到能源的匱乏,從而使他們有一種緊迫感和使命感,并能通過自己設計的招貼畫,號召大家從自身做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開始。我還借助校運動會和藝術節的平臺,激發學生創意,設計會徽、服裝、道具、標語等,真正把設計運用在生活中,做到“學以致用。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同時也讓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最終使學生能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欲望。

三、在“欣賞•評述”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熱愛祖國優秀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感受真善美。

對該領域的人文性培養首先體現在學習方式上,比如在欣賞美術作品前,我會引導學生先對其預習:對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簡介、所處的地理環境等了解;對作品的形式和內容作初步的了解和分析,并提出相關的問題作課堂討論;對同一時代的名家名作進行比較等等。通過這樣預習,不僅能使學生拓寬視野,獲得更多的知識,還能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發現問題,同時也能更加客觀全面地理解作品,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叭逃卑讶苏嬲蛏I域,引向生存世界,引向生活未來,是真理教育、能力教育、自由教育、尊嚴教育。它使受教育者知生理,調心理,曉事理,明倫理,懂哲理。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當積極融入“三生教育”的內容,激發學生的主體認知和行為實踐,最終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作者:徐繼芳工作單位: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