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商務英語教學計策探究

時間:2022-01-20 03:50:53

導語:職校商務英語教學計策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校商務英語教學計策探究

一、翻譯與模因論的聯系

芬蘭學者切斯特曼通過對西方翻譯理論的發展進程研究,提出西方翻譯理論史的主要進程分別是單詞階段(集中詞匯方面)、“上帝之詞”階段(有關語法形式和直譯)、修辭階段(強調語言修辭)、邏各斯階段(關注語言創新以及文學翻譯方面)、語言學階段(重心是語言學知識)、交際階段(翻譯交際中諸者關系)、目標階段(傾向目的語文化)和認知階段(研究譯者決策進程)八個階段。因此,上述階段可以循序漸進地應用在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諸如翻譯的規范、理論概念、策略等與翻譯活動相關的都可以理解為翻譯模因(translationmemes),最先把模因論與翻譯結合在一起的翻譯理論家就是切斯特曼。價值觀念和翻譯模因的傳播也要遵循傳播規律,文化單位成為模因的條件是需要傳播,翻譯模因實質上是歷史的產物。翻譯模因具有不斷發展的特性,兼具歷史敏銳性和動態性,而非靜止不變。翻譯學者認為。在一定歷史階段成為規范的模因處于支配地位,而其他模因被忽略自然處于支配地位。符合規范的翻譯就通常被看作是正確的,而不符合規范的翻譯就被認為不合理。

二、模因論與翻譯教學

翻譯教學要使學生對日益變化翻譯理論知識有深刻理解,清楚模因之間的關聯與變異,更完整、更具體地掌握翻譯概念,避免學生盲人摸象現象或以點代面,形成不正確的觀念,在模因指導下,借助翻譯史教學優勢:讓學生對翻譯模因進化的歷史進程有一個整體把握和認識,讓學生對翻譯史有了整體印象和意識,就能全局考慮,不會造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后果。因為翻譯現象是不同歷史時期的翻譯思想在某一方面的側重。翻譯教學中,教師運用達爾文的觀點:種系發生的規律體現在個體演變的規律中,讓學生了解熟悉自己的學習進展,情況,利用種系發生規律做對比、親身體驗歷史進程,從而增強學習的針對性,減少學習的盲目。所以,假如譯者的個體發生過程與這一種系發生過程能吻合,那么,學生個體發展的必經階段在每階段都會有所體現,因此,翻譯理論史的八個階段啟示下,,翻譯教學就可以按這一種系發生的過程規律進行。(一)單詞階段(集中詞匯方面)高職商務英語學生雖已修過商務英語函電,國際貿易與實務等先修課程,但普遍存在英語基礎薄弱的問題,多數學生在初次接觸到翻譯時,習慣采用詞對詞的翻譯方法。教師不必擔心,單詞階段既是學生學習翻譯的起始階段也是學生進入翻譯的一個必經階段,任何譯者都會經歷這一時期,高職學生尤為如此,所以不要勸阻學生過分注重詞匯翻譯。因此,在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教師可以把翻譯目標定在學生的詞匯翻譯能力培養上,重視詞匯的翻譯,并適時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因此,對初學者來說,詞匯翻譯層面停滯是必經階段,也為進入下一階段打好基礎。(二)“上帝之詞”階段(有關語法形式和直譯)學生經歷了詞匯翻譯的初級階段,自然過渡到“上帝之詞”階段,這一階段要盡可能忠實于原語文本的階段。而教師總有一種失望情緒糾結,反對或擔憂這種句句對應的忠實,要明白,此階段為何借用“上帝之詞”,是因為原語文本的分量猶如《圣經》一般重,不是突出原語文本的神圣性,而是關注語法形式和直譯程度如何。所以教師把學生的忠實翻譯習慣歸結于中學時字字對譯、句句對譯的傳統直譯的教學效果,急于廢棄這種影響的思想大可消除,這一階段也恰恰吻合了學生翻譯能力循序遞進提高的第二階段??偟膩碚f,衡量學生翻譯水平是否已達這一階段,就看譯文能否句句忠實于原文。(三)修辭階段(強調語言修辭)商務英語翻譯要求忠實的表達原文意思,同時也要能讓目的語讀者獲得相同感受,又要強調譯文流暢。此階段,翻譯課堂中,教師可把教學重點應放在學生譯文文體表達上,要符合目的語語言規范,流暢,不留翻譯腔,在寫作訓練中,可以采用加強目的語駕馭能力訓練的措施,逐步實現語句間的自然銜接,同時,教師還可在商務英語翻譯中講授有關文體學、修辭學等理論概念,有助于修辭學階段翻譯能力的培養。(四)邏各斯階段(關注語言創新以及文學翻譯方面)因為學生自身基礎較弱,而且翻譯教學課時不足以及受難度和深度的局限,要實現譯者的語言創新階段較難以跨越。除此之外,對高職學生來說,涉及八個階段的后四個階段的機會基本沒有,但在下文會稍作介紹,以完整地展示切斯特曼翻譯理論史,它們分別是:(五)語言學階段(重心是語言學知識)此階段主要設計符號學、語義學、語用學等語言學知識,突出語言之間的差異和聯系。(六)交際階段(翻譯交際中諸者關系)此階段強調強調譯文的可讀性,關注情景,文本本身不再是重點。(七)目標階段(傾向目的語文化)側重于目標語的文化層面,是否符合或違反目標語規范,(八)認知階段(研究譯者決策進程)研究譯者決策過程和認知機制。在學生初學階段,注重培養學生識別各種翻譯模因的能力。整個翻譯教學中,教師要遵循這能力進階發展規律,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翻譯訓練,為翻譯模因得到有效傳播,教師要根據模因復制四個階段:即同化、記憶、表達和傳輸,因為同化是語言復制的第一步。模因要受到新宿主的接受和認可才能達到同化。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雖然已經經歷了兩年的專業基礎課教育,但由于其入學時英語總體分值不高,總體的翻譯水平較弱,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翻譯教學中要利用多媒體,空間教學的教學手段,從視覺和聽覺角度加強學生對原語語言及文化的感知,使學生對于原語及其文化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同時強化學生對理論部分的記憶讓他們快速接受,并能從實踐中總結出相應的規律,并內化為自己的模因從而達到語言復制的目的。為實現語言復制的第二個階段———記憶,可以加強記憶的訓練以此提高學生翻譯能力,但要注意記憶具有選擇性,因此,模因若想在大腦中停留時間更長,就需要對大腦不斷進行同一信息的刺激,因為出現的頻率高,才能有效提高記憶力商務英語翻譯課作為商務英語專業的核心課程,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較高,然而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對于一些內容相對較難的商務文章理解有一定困難。因此,為了能使翻譯理論、技巧和方法能夠在大腦中存在更長的時間并指導翻譯實踐,教師在材料的選擇上要有取舍,對初學階段注重難度適中的材料,對詞匯進行大量的練習,通過大量的練習。學生能順利地從單詞階段跨越到上帝之詞階段。之后學生就要進入修辭學階段了,相對而言,這已是商務翻譯教學的中高級階段。根據模因生命周期特點,表達是它實現模因復制的第三步,模因必須從初學階段和中級階段的記憶儲存模因庫中表達出來,教師可讓學生多動筆進行練習。只有經過一定量的筆譯訓練,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才會更準確,更流暢。傳輸是語言模因復制的最后一環。在高職的商務英語翻譯課教學中,可以采取鼓勵學生做翻譯示范表演的方式,同時教師在課上做出精彩片斷的點評,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有可以增強學生語言傳播的意識。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教師在翻譯教學中有意識提高文化比重,不可文化在翻譯中的位置,充分了解目的語言國家的文化、傳統、法律、風俗及制度對產生好的譯文至關重要。Nida指出:“兩種文化若要溝通交流,就需要翻譯。怎樣做到翻譯成功,對兩種文化的熟悉度更比掌握兩種語言顯得更加有分量。詞語離開語境,離開文化背景沒有多大意義,詞語的重要意義都體現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p>

三、結語

翻譯水平和翻譯質量是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重心,難以達到一種高度,但在實際工作中又非常重要。所以,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翻譯能力培養,教師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運用翻譯模因進化理論和模因周期理論,真實有效提高畢業生勝任商務翻譯工作的能力。

作者:李小妹單位:湖南外貿職業學院商務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