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商務英語口語教學實踐分析

時間:2022-01-28 03:18:06

導語:高職商務英語口語教學實踐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商務英語口語教學實踐分析

【摘要】信息技術在教學方面的應用既是新時代培養人才的需要,也是改進傳統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本文以高職商務英語口語教學為例,闡述了信息化技術如何在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從而保證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有效的語言輸入和個性化的輔導、在語言輸出過程獲得具有針對性和多元化的評估反饋意見,促使口語教學能有效地幫助多數學生提高英語口語技能。

【關鍵詞】信息技術;商務英語口語;輸入;輸出

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已經革命性地改善了整個社會的生態,教育也深受影響,教學手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豐富和創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2016年國家教育部印發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肯定了信息技術在解決教育改革發展問題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教育信息化應該支撐引領教育改革發展。本文將以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口語課堂教學為例,探討信息化手段在語言教學的“輸入”和“輸出”環節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些彌補了傳統口語課堂中學生缺乏時間演練技能、缺乏教師對學生語言訓練的指導、口語訓練效果不能得到及時反饋、學習成果評價單一等缺陷的一些做法。

一、教學對象分析

任何教學手段和方法在教學上的運用和實施都離不開對教學對象的分析。以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根據筆者多年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觀察,雖然他們的英語基礎和技能水平不是很好,但他們是一個性格開朗,善于、也喜歡表現自我的群體,他們很愿意在老師的指引下完成各種學習任務,高職學生這樣的特點江友君也曾提及過。他們的對信息化設備,如電腦、智能手機等的日常使用很熟練,也習慣通過網絡搜集和分享資料,喜歡使用手機上傳自己的作品到網絡平臺,這些都是信息化教學手段運用到課堂的先決條件。

二、信息化手段在語言輸入階段的應用

20世紀80年代初期,Krashen提出了“輸入”假設,認為語言能力的獲得離不開對可理解的語言材料的學習。文秋芳在其“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中提到學生要完成語言輸出的任務,比如口頭交際,必須先認真學習和任務相關的、經過有目的地篩選過的語言的形式和文化知識。1.課前輸入。老師在課前通過對教學目標和內容的分析,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和甚至生活中能輔助學習的電腦或手機APP,預習任務、預習材料,如和授課內容相關的視頻音頻或者文稿資料或網頁,網上的小測、小游戲等。這些課前學生預習自學的材料都是授課老師通過精心挑選的素材,這樣的好處在于學習材料更具有針對性,既減少了學生面對著互聯網無盡的資源無從選擇的困惑,也節省了他們漫無目的搜索材料所浪費的預習時間。學生們通過觀看視頻,提前熟悉課堂上口語訓練要使用到的詞匯和句型,觀察本節課口語交際主題的相關禮儀,自主完成了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儲備,為課堂的口語實踐活動打下了必要的基礎。如果沒有信息化手段的輔助,課前預習的內容只能留到老師在課堂上展示和講授,就會削減學生在課堂上口語實踐的時間和機會。除了節省學生預習時間和提高預習效率之外,信息化的課前輸入對教師在課堂上的授課的效率也有幫助。教師課前的預習任務中有類似在線小測驗、學生提交預演作品等內容時,老師可以在課前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監控和測評,快速了解每位學生在本課知識點和技能點上所具備的前置知識水平的總體情況,到上課時老師授課會更加有的放矢,把握講課的深度和廣度,學生可以通過自學掌握得比較好的知識,在課堂上就不需要多講,反之,就要進一步加強學習。小組活動是口語課堂常見的教學方式,通常的做法是老師讓學生自由組合或就近組合,文秋芳曾經提到這種“放羊”式的做法在很大程度是低效耗時的,學生通常要花上幾分鐘才能分好組,并且成員的組成太隨機,會導致有些學生程度都比較差,小組活動根本沒法進行,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也經常碰到類似的情況。但是通過線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實時分析,對學生的學情把握更加科學,及時調整教學安排,保證了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有序的進行。2.課中輸入。信息化的輔助學習不僅在課前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在課堂上也在多方面發揮作用。根據本人對本校高職英語口語課堂多年教學的觀察和總結,目前高職學校的班額較大,學生人數較多,這是口語課堂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常常在準備任務時候遇到不少知識上的困難,如陌生的單詞不會讀、或擔心讀得不準確、或者想表達的意思不知用什么相應的英文。當這些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決的時候,學生會感覺很沮喪進而失去學習的動力和興趣;老師面對這類情況的時候也很無奈,畢竟只有一位老師,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要解決的問題要幫助的學生人數遠遠超過了老師的能力。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老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他們手機上網或使用英語學習的APP在老師缺席的情況下完成自我吸取新知識的過程。例如:老師通常會布置一個口語任務,然后給相應的時間學生準備。在這個準備的時間過程里,學生可以利用手機上的小程序如“騰訊翻譯君”、“有道詞典”、“金山詞霸”、“歐路詞典”等,對陌生詞匯進行查音查義跟讀的學習;對有些想用英語表達的中文意思進行中譯英翻譯進行參考,不需等老師過來就能自主解決問題;老師也能從中解放出來,集中幫助那些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這種減負老師輔導工作,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輔導需要,凸顯課堂輔導個性化的做法使整個學習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得到保持。除了借助手機上的詞典和網絡上的語料資源,當學生遇到和口語任務相關的文化知識性的問題,也可以立刻用手機進行搜索。有企業資源的老師還可以為學生通過信息化平臺如微信視頻、QQ視頻等在課堂上連線企業的專家,讓學生親自向他們提出問題,企業專家親自解答,把課堂延伸到社會,學習更具趣味性、實用性和真實性。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幫助下,短時間內課堂教學資源惠及更多的學生,也實現了輔導的多元化和個性化。

三、信息化手段在語言輸出階段的應用

長期以來,口語課堂上當學生在準備完口語任務后,老師都會邀請一些學生做示范或者讓學生相互之間練口語。作為“語言輸出”,學生的學習成果必須能夠得到檢查并有相應的評價,學生才能在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獲益。現代課程改革強調學習效果多元化評估,其中包括了評估主體的多元化,這就意味著除了老師,學生自己、小組互評、甚至和高職學生有實訓聯系的企業專家也應該參與到學習成果的評價中來。通常在傳統課堂上檢查或反饋的人是老師,但是由于時間的限制,老師能夠檢查并評價到的學生數量是比較少的。對于沒有機會接受檢查的學生來說,這節課口語訓練就顯得意義不大了。至于學生和企業專家參與評價并不現實,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其中之一就是口語輸出的特點是“瞬間即逝”,相比“寫”的輸出,當學生說完一個任務,這個輸出的“產品”就已經消失了,既看不到又摸不著,留給聽眾的最多也是一個大概的內容。至于學生的語音、語調、詞運用得是否規范、語法是否準確,除了老師,學生(特別是高職學生)自己或同學由于自身英語水平的局限是不可能給出更為具體詳細中肯的評價。所以很多時候是學生說完老師只能做簡單的評價,而很多時候這樣評價對學生清楚了解自身的不足而改進學習沒有很大的參考作用。然而,這些問題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可以輕易得到解決。比較簡單的做法是,在課堂上小組活動,學生的作品完全可以簡單地用手機視頻拍攝的方式記錄下來,可以通過課室的大屏幕視頻回放,遇到有問題或做得好的地方暫停播放,老師或同學點評,這樣就能做到有依據有重點有針對性地給學習成果進行反饋。學生們的成果也可以課后通過信息互聯平臺上傳給老師作課后的評價,或者學生互評,同時也可以邀請企業專家參與評價,真正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促進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已經被廣大教育工作者積極地在自己的學科中使用,來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學科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隨著社會對商務英語人才越來越多的需要,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口語的教學如果還是局限于傳統的“老師-課本-學生”三者間單一的教學活動已經滿足不了提高多數學生英語口語技能。在“輸入-輸出”語言習得理論的指導下,把實用的信息化手段引入英語口語課堂,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盡可能得益于提高英語口語技能的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的通知.2018-10-25.

[2]江友君.基于“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的高職英語口語信息化教學的應用探究[J].企業導報,2016(7):101-102.

[3]文秋芳.“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構建大學外語課堂教學理論的嘗試[J].中國外語教育(季刊),2014,7(2):3-12.

作者:肖鐵蕾 單位: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