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I模式商務英語教學策略研究

時間:2022-10-07 04:20:37

導語:CBI模式商務英語教學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CBI模式商務英語教學策略研究

摘要:旨在探討商務英語課堂應用cbi模式的教學嘗試與發展,強調基于CBI理念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教學策略的制定與調整的關鍵性作用,認為合理的教學策略不但可以推動語言與專業知識的雙重發展,還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其創新思維,從而建立適合習得者的學習策略機制。

關鍵詞:CBI教學;商務英語;教學策略

一、CBI教學模式

CBI(Content-basedInstruction,內容教學法)主張將語言教學隱含于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層面之下,認為語言教學與習得者所學專業內容必須有效融合,即基于CBI理念的教學必須在語言能力培養與專業知識補充兩者相輔相成的條件下才能得以施行。普遍認為,語言學家Krashen的輸入假說、Swain教授的輸出假說以及Cummins的語言能力論構成CBI教學模式的基本理論。2008年,Du在其博士論文中更是將學者O’Malley和Chamot的認知學術語言學習模式理論(CognitiveAcademicLanguageLearningApproach,簡稱CALLA)納入到CBI核心框架中,強調鼓勵和啟發習得者采用目的語思維與語言對專業相關的預設問題展開思考、討論與探析,在接納、吸收專業新知的過程中逐漸掌握和嫻熟運用語言知識,以此促進習得者專業水平和認知能力的雙向提升。

二、基于CBI的商務英語教學理論框架

作為應用語言學的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分支之一,商務英語在經過多年的專業建設和探索后,目前已經搭建起特有的學科框架——EBP(EnglishforBusinessPurpose)。我國《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要求》(試行)對其做出界定:“商務英語指在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下,圍繞貿易、投資開展的各種經濟、公務和社會活動中所使用的語言,具體包括貿易、管理、金融、營銷、旅游、新聞、法律等[1]”。該學科包含的內容既具有獨立性又有互通性,其主要目標是為相關領域培養專業過硬的英語人才,實現“學科知識、行業慣例與程序、話語產出和接受能力三方面相結合的專才”[2]的輸出,這恰好與CBI教學理念,即單一的語言教學與某領域的知識內容互為依托,主張“學科內容與語言教學的整合”等特點相得益彰??梢?,在商務英語教學應用CBI教學模式不但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金融、貿易、營銷等相關商務領域的專業技能,還能激發其二語習得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升習得者語言+專業知識的雙重認知能力。此外,Brinton和Holten提出,習得者對于知識和技能的需求并不是封閉、靜止的,而是漸進、開放的過程。他們強調:語言知識與學科內容都在隨著人類對社會認識的進步而不斷發展,學科知識不僅限于課堂上傳授的那部分內容,語言也是一種非?;钴S的社會文化現象[3]。本質來講,商務英語范疇廣泛且具有實時性,既涵蓋目前商務實踐中涉及的所有英語知識,也包括隨著經濟、科技發展而應運而生的新興商務領域(例如跨境電商、物流等行業)中使用的英語內容。這一現象雖然為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提供了新的就業途徑與選擇,但卻為商務英語教師帶來了困難與挑戰。采用何種教學策略,可以在教學實踐中提高學習者語言與專業技能的認知能力,如何在習得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其摸索出一套為己所用的學習策略,以應對和滿足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商務英語領域知識與技能需求等問題,成為了決定商務英語教學成功與否的衡量基準。正如古語所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的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答疑解惑,更重要的是啟發和引導學生深切認識到語言承載的內容體系與語言本身之間的聯系。

三、商務英語教學現狀

(一)教師隊伍及教學內容方面。商務英語是“以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為理論指導,涉及多門類、跨學科的應用性交叉學科綜合體”[4],基于CBI教學法的商務英語教學更是強調二語習得與專業知識的整合,主張教師在課堂上嫻熟采用目的語來教授相關的商務知識。因此對商務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要求:(1)具備扎實的二語語言教學功底,(2)系統掌握國際商務、金融等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3)具有相應的實踐能力并能自如應用在金融英語、商務英語等課程的實踐教學中。但從教學現狀來看,商務英語教師良莠不齊,綜合能力較弱,基本可以劃分為“語言組”和“專業組”:前者具備系統的英語語言知識及豐富的英語教學經驗,但專業商務知識所知甚少,專業技能及實踐能力更是無從談起,從而導致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側重語法、句式、文章結構的講解,無法將英語與經貿知識有機共融;后者大多積淀豐厚的國際貿易知識與課堂經驗,但并未接受過系統的語言知識的培訓,二語授課經驗匱乏,從而導致在課堂上,教師只用母語或少量目的語講授商務知識,忽視了二語習得者語言能力及交際語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可見,優秀全能型教師的匱乏是商務英語教學遇到的主要問題之一。(二)教學方法及教學效果方面。O’Malley在分析CALLA模式時,提出培養學生學習策略的重要性,認為:學習者只有通過反復的練習和反饋,才能掌握語言這一綜合技能,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5]。但是在現實教學中,很多聲稱采用CBI授課的教師并未完全理解這一教學模式的內涵,二語教學與商務知識在教學實踐中并未相互滲透,導致出現“重商務輕語言”或者反之的極端現象,忽視對學生主體學習能力、自我反思和調節認知能力、及協同合作及處理問題等能力的鍛煉和培養,無法滿足學生對專業教學的期待。此外,CBI教學模式不僅要求將語言與專業相結合,充實和豐富教學內容,同時也要弱化教師的課堂主導地位,引領學生任務從之前的被動接受知識提升為在習得過程中主動探索。但在我國,以教師為主導的灌輸式教學輸入發展歷史由來已久,在學生心中已經成為思維定勢,CBI這種多維互動的教學模式勢必會導致一些英語基礎差或商務知識欠缺的學生無法跟上教學進度,從而產生害怕、緊張、甚至恐懼抵觸的負面情緒。

四、CBI教學模式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多年的教學探索和對CBI教學模式的深入研究,筆者將CBI教學模式與商務英語教學有機融合,分別從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闡述該模式的教學應用。(一)以學生為中心定制教學策略。從學科分類來看,商務英語教學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在涉外商務活動環境中習得二語語言模式、語用規律,及交際策略等知識技能。作為教學活動的前提與保障,教學策略在教學實踐中不僅要以教學目的為依據,而且還要將學生的實際二語基礎及專業水平納入考量基準,以此來擬定周密的教學安排及輸出方式。脫離或無視學生自身認知能力與需求而制定的教學策略,即教師的教學安排和課堂實施高于或低于學生的理解能力及學習期待,勢必會導致教學環節脫離,出現教學冗長、拖沓或聽不懂的教學體驗,導致教學目的無法實現。因此,在CBI商務英語的課堂上,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制定并適時調整教學策略。例如,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科學制定和調整師生目的語與母語的使用比例、根據學生的習得能力發展制定和適時調整專業知識與語言知識的講授程度,甚至根據所授班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課堂表現制定和調整商務英語活動的開展形式與內容難易度等等。教學策略不是恒定不變的,只有以教學目的為前提,在教學實踐中為滿足學習主體不斷發展的認知需求而適時修改和完善的方案才是科學、嚴謹的教學策略。(二)協調多維知識輸入與輸出的比例。Krashen的限定輸入理論認為,與傳統的二語語言教學實踐相比,將之與特定學科專業知識相結合的教學嘗試更容易激發習得者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二語學習目標。因此在課堂上,除了傳統講授外,教師還要借助于網絡平臺、視聽說多媒體設備等現代教學工具和渠道,調動學生的興趣與主觀能動性,刺激學生多重感官參與信息輸入,有助于大腦記憶圖式的形成。例如,在課前教師可將單元重點、相關主題的視頻鏈接,及本單元的任務清單在網絡平臺或手機學習應用程序上以供學生預習和準備;在專業術語或文化導入階段,教師可以將其制作成動/靜態圖片或短視頻,以頭腦風暴、游戲闖關、術語競猜、歌詞匹配等具有“輕娛樂”特點的教學方式啟發和刺激學生認知意識主動接受新知。當然,Krashen輸入理論成立的關鍵在于“限定”二字上,上述教學素材的收集與演放并非只為單一的感官刺激,拿來即用,而是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前,對其進行嚴格地篩選與加工,在教學設計中巧妙地將選定語言元素安置在相關單元的專業知識中,以此提升習得者語言及專業知識輸入的主觀能動性。此外,正如Swain的輸出理論所言,習得認知與內化的過程不應是單向性的,而應是輸入輸出反復雙向循環,即對目的語多次接收、編輯、加工和儲存等復雜的綜合性過程。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多組織主題發言、小組活動、任務討論和成果匯報等活動,鼓勵和調動學生采用目的語思維模式學習術語和概念,啟發學生主動使用目的語參與相關領域知識的探討,引導其通過語言實踐加深對二語的感悟性及認知力。(三)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創新思維。CBI課堂教學不僅要確保學生在教學實踐中有效接收所授內容,還要求教師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內化、分類、記憶等加工過程,自主調配和整合各類新知之間、探尋新舊知識之間的深層鏈條,從而激發其創新性,構建頭腦中新的認知結構。體現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在每單元復習階段安排學生以個人/小組的形式完成讀/觀后感、總結發言、繪制思維導圖或流程圖等課堂任務,對習得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概括和梳理,構建新的知識圖譜。此外,有效的CBI教學還應包括知識測評、總結報告、問題分析、教師點評等環節,以促進習得者在認知過程中自我調控能力和自我監督能力的養成和提升。在每單元的復習階段,教師應協助學生/學習小組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要求自主進行知識回顧和自我測評,客觀衡量自身達到的認知水平,引導和鼓勵學習者通過獨立思考和調整認知策略等方式,解決認知行動中的不足與困難,形成良性循環。

五、小結

CBI理念主張在專業語境中完成二語習得,強調語言與內容的高度契合。這種將語言理論依托于專業實踐的教學模式符合我國高等院校教學的實際需求與發展,但也給高校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身為商務英語教師,除了要夯實和提升自己的二語技能,將其有效地融于教學實踐之外,還要時時提升商務專業知識,積極參加國內外商務培訓與研討會議,不斷充實和深度掌握與商務相關的知識、文化及發展資訊。在教學實踐中,要以學習者實際基礎與需求為依據,科學制定并適時調整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認知能力,激發其創新思維,使其能夠自主構建和調整學習策略,從而更好地完成新、舊知識與各類知識的接收、內化與整合,從而促成學習者的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的雙向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準民,王立非.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要求(試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商務英語理論研究小組.論商務英語的學科定位、研究對象和發展方向[J].中國外語,2006,(4):4-8.

[3]都建穎.以內容為依托的學術用途英語教學:概念、理論基礎與實踐模式[J].中國ESP研究,2011,(1):55-65+144.

[4]李明清.商務英語教學中孿生性問題及求解[J].大學教育教學,2010,(4):60-63.

[5]O’Malley,J.M.&A.U.Chamot.LearningStrateg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作者:鄧微 單位:哈爾濱金融學院 商務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