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素質教育發展論文
時間:2022-05-26 05:36:00
導語:教師素質教育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香港的教師對學生關愛至上,在中小學校的任何場合都看不到教師板著臉訓斥學生,名校如此,收生最差的第三組別的學校也是如此。我曾經到過一所第三組別的初中,學生按照成績分班,從A到G班,G班的學生學習成績真是很差,可是教師同樣友善對待。在香港的中小學也一樣會有學生不愛上課的現象,可是沒有教師斥責,也沒有教導主任批評,更不會有家長被叫到學校遭批評的情況。大多數學校有輔導室,有教師在場,學生不想上課,可以到輔導室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下一節課,學生愿意上課了就回班級教室,也可以繼續留在輔導室。教師寬容對待學生,尊重學生,不會強迫學生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如果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教師會建議家長讓孩子參加補習,只是建議不是要求。在愛心和民主的熏陶下,香港中小學的師生關系比較融洽。當然,教師寬容對待學生的同時可能會導致失之過寬。
二、任職特點:兼課多,課務忙,沒有職稱壓力
香港的中小學教師兼教學科不分主次,新聘體育教師兼教語文或數學在香港是很正常的事情。香港中小學現行五天或長短周五天半教學日,中小學教師每周課時數可達30多節,每天5~6節課,還有其他的課務。經常可以看到教師背個大大的包,里邊有各種不同的學科教學用品,急急忙忙換教室。學校教師辦公室白天幾乎無人,學生放學以后下班前后的時間,辦公室里才有教師伏案工作。雖然忙,教師們因為職業穩定,收入高,大多數心態很好。
還有,香港的中小學教師不能兼“有償家教”,補習學校和考試培訓類學校的教師與中小學教師分類清楚,若違規收費會導致被解聘。
香港的教師薪水有年資的不同,新入職教師與老教師收入差距比較大。由于沒有教師職稱,學校里教師之間的關系比較平和,不會為此而競爭,教學基本上屬于“單干”,主要是教師個人教學經驗的積累,也不重視教育科研。近幾年,香港教育統籌局也在推廣中小學新課程,不斷推廣觀課文化,過去教師間互相不觀課、不重視教育科研的現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們漸漸開始互相聽課切磋教學經驗。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中小學教師從事教育科研的認真態度,他們申報科研課題,一定是個人愿意投入,喜歡研究課題。申請課題當然有研究經費,一般是一筆可觀的數字,但是這與教師的個人收入無關,學校和教師熱情投入教育科研就是為了追求教育理想。
三、個人發展:重進修,重學歷,重才能
香港中小學和辦學團體比較重視非學術的進修培訓和聯誼活動。學校教師的活動,如假日“行山”(遠足爬山,在香港叫做行山),暑期旅游,節日聚餐等等,這些活動經費實行AA制,教師踴躍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大多數不是教育學術類的活動,比如請管理專家作講座講管理方法,開展團體游戲活動,音樂唱詩等等,教師自愿報名參加。香港中小學教師的學校文化生活豐富,工作忙,聯誼活動多,而學術進修則是教師個人的事情。
教育學術類活動,有辦學團體辦的,有大學辦的,有政府有關部門辦的。政府部門辦的教育學術活動、經驗分享會,免費報名參加。有的學術團體辦的活動需付費參加,有的教育培訓進修要收費,教師可以向學校有關專項經費申請資助,資助費用一般很少,大部分費用需要教師個人自理。香港的中小學教師大多數積極參與這類活動,自己掏錢聽學術講座和業務進修。因為自愿參加且付費,所以與會認真,教育學術活動會場的氛圍往往很好,討論常常很熱烈。
香港是一個重學歷的社會。新受聘教師學歷不同,薪水的起點不同。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一邊工作,一邊在學習。香港的大學為中小學教師提供教育碩士、教育博士等學歷教育課程。
教師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歷,有高學歷,有才能,就可去應聘科主任??浦魅蔚男剿绕胀ń處煾叱鰧⒔槐?,但是比較辛苦,需繼續承擔教學兼做管理工作。香港中小學校的科主任按照學校規模設置。
香港中小學的校長也是要應聘的,有科主任的經歷和學歷要求,還有原來任教學校的德才推薦,參加過有關的培訓,方可應聘。校長的薪水要比普通科主任高出將近一倍。校長是專門的職業,不擔任教學。還有一些有名的學校,比較喜歡聘用“舊生”(即校友)任校長,認為這有利于傳承學校文化。
- 上一篇:課堂教學素質教育論文
- 下一篇:人力資源社保局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