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素質教育管理類型論文
時間:2022-05-27 09:08:00
導語:學校素質教育管理類型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這四種教師評價模式的主要特征如下:
1.發展性教師評價模式的主要特征
學校領導注重教師的未來發展。
強調教師評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注重教師的個人價值、倫理價值和專業價值。
實施同事之間的教師評價。
由評價者和評價對象配對,促進評價對象的未來發展。
發揮全體教師的積極性。
提高全體教師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
擴大交流渠道。
制定評價者和評價對象認可的評價計劃,由評價雙方共同承擔實現發展目標的職責。
注重長期的發展目標。
2.管理性教師評價模式的主要特征
加強管理意識。
強調干勁、成就、效率和效果。
控制教師評價制度。
上級頻繁使用獎勵、表揚、處罰等手段。
確定組織目標,最大限度地實現組織目標。
建立經常性的教師評價制度。
3.放任性教師評價模式的主要特征
承認自我發展的重要性。
放棄管理的職責。
鼓勵下屬教師提出問題。
缺乏重點、方向和目的。
相信自我激勵的重要性。
4.判決性教師評價模式的主要特征
推行教師評價制度,旨在保持社會穩定。
由學校當局強行實施判決式的教師評價制度。
為評價下屬教師收集數據。
評定教師等級。
強調外在動力的必要性。
實施評獎制度和等級工資。
不言而喻,放任性教師評價模式和判決性教師評價模式是最糟糕的教師評價模式。管理性教師評價模式同樣暴露出它的缺陷,譬如,過
分注重組織目標,格外突出等級地位,十分強調學校領導的權威,較少承認教師個人的作用。有人批評說,教育改革形勢變化迅速,管理部門制定的組織目標不可能一成不變,應該經常得到修改或調整。在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中,必須考慮教師個人的未來發展目標,否則不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廣大教師的積極性。
80年代以來,管理理論和心理學理論有了重大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到個人在組織中的價值,包括個人發展、鋈思だ?、个人诪奈、讜?
實現的價值。作為個人,他們希望并且能夠掌握自己的發展方向和未來前途,在組織的目標范圍之內評價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決定和實現自己的發展需求。必須承認,假如沒有某種"催化劑",沒有某種約束機制,沒有某種規范的評價程度,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很少人能夠全面評價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并且決定和實現自己的發展需求。在學校組織里,這種"催化劑"就是同事、朋友或上級,就是學校領導精心組織的評價程度。他們可以促進教師個人的自我評價和自我發展。學校領導應該注意到這一點,充分發揮"催化劑"的作用。
發展性教師評價制度順應管理理論和心理學理論的發展趨勢,強調教師個人在學校組織中的價值,相信教師個人具有作出正確判斷的能
力,同時承認教師個人的發展需求與組織的發展需求。
發展性教師評價模式是在與管理性、判決性、放任性的教師評價模式的比較和斗爭過程中產生的。教師評價制度的變化,經歷了從原來
以獎懲為目的的教師評價制度轉變為以教師未來發展為目標的教師評價制度、從原來的不定期的教師評價制度轉變為定期的教師評價制度這樣一個過程。
二、學校管理類型
劃分學校管理類型的方式很多。這里介紹兩種分類的方法。
1.四類劃分法
a.壓迫式的專制管理
權力集中在學校最高層次,領導人非常專制。教師沒有任何發言權,領導對教師不信任。
b.家族式的專制管理
權力控制在學校最高層次,領導人也是專制的,但是采取家族式的統治方式,對待教師如同對待仆人一般,可以以恩賜的態度給予信
賴。有時候也可能聽取教師的意見,甚至輕輕拍拍他們的肩膀,以表示撫慰。但是,領導與教師討論問題不自由。
c.參與式的管理
重要問題決定權在學校最高層次,但是領導對教師比較信任和放手,經常聽取教師的意見,并且積極地采納教師的合理意見。教師可以
與領導比較自由地討論問題。
d.民主式的管理
領導完全信任教師,一般只指出方向,讓教師全面參與學校管理,然后學校領導根據多數意見作出最后決策。領導和教師可以自由討論
問題。
2.五類劃分法
a.無所作為的管理
領導對教育質量和教師都不關心。
b.任務式的管理
領導只注意教育質量,不關心教師,依靠職權控制教師,集中力量爭取達到最高的教育質量。
c.鄉村俱樂部式的管理
領導對教師質量不感興趣,關心教師卻不關心教育質量,主要精力用于增進教師對自己的良好感情。學校氣氛友好,但是教育質量馬馬
虎虎。
d.中游式的管理
領導采用折衷的方式,既保持必要的教育質量,又保持教師有較高的士氣,求得兩者的平衡。
e.高度統一的管理
領導既關心教育質量又關心教師,把對教育質量的關心和對教師的關心結合在一起,保持在最高的水平線上。
如果把四類劃分法、五類劃分法與發展性教師評價制度比較一番,我們不難看出,發展性教師評價制度拋棄了四類劃分法和五類劃分法
中的糟粕部分和不合理的成分,弘揚了其中的精華部分和合理的成分,具體地說,發展性教師評價制度借鑒并體現了參與式管理、民主式管理和協作管理的精華部分和合理成分。
四類劃分法表明,如果校方僅僅以管理為中心,采用第一和第二種專制式的管理方式,對教師缺乏信任和尊重,教師積極性就低下;如
果校方以教師為中心,采用第三和第四種民主式的管理方式,信任和尊重教師,教師的積極性就高漲。由此可見,依靠獎懲調動積極性的傳統管理方式已經過時了,只有依靠參與式的管理方式和民主式的管理方式,從內心調動起教師的積極性,才能發揮教師蘊藏的潛力,而專制式的管理方式永遠達不到民主式管理方式所能達到管理效果。
五類劃分法表明,協作管理是一種理想的管理方式。它力求保持組織目標與教師利益統一。在領導與教師之間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
的關系,鼓勵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管理,承擔義務,發揚獻身精神,在實現學校的發展目標的同時,實現教師個人的發展目標。
- 上一篇:書記黨支部的先進事跡
- 下一篇:工程師先進事跡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