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中生看素質教育的減負淺談論文
時間:2022-12-26 05:03:00
導語:從初中生看素質教育的減負淺談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素質教育的意旨就是為了學生的一切發展,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從應試教育中把學生解放出來,把自由和快樂還原給學生,減輕應試教育下學生的負擔。但是觀察我們現實生活中教育的真實,學生的負擔越減越重,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歸根于傳統觀念的阻礙、素質教育無法真正實施以及重點與非重點學校和班級的負面影響。對于一位初中生的學習和生活進行了跟蹤調查,從而引起了對素質教育減負學生負擔的問題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初中生;素質教育;減負
素質教育自2003年實施推行以來,各地方都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但是素質教育下的學生是否能真正地得到了自由,得到了快樂,得到了減負。素質教育的提出就是針對應試教育中學生的學業負擔過重,學生壓力過重,學生天賦被壓制等等限制學生健康自由成長的弊端。要求我們的教育要給學生減負,讓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學習、生活。而不是頭頂著“三座大山”(學校、老師、家長)的強制命令唯唯諾諾地亦趨亦步,讓學生在教育的繁文縟節中解放出來。
但是在我們的教育評價制度仍沒有實質性變革之下,考試仍然是評價學生學業的唯一標準,看看你掌握了多少知識,無可非議,分數就是最好的代言人。這種觀念在許多教師和家長眼中都是亙古不變的。在現在許多中小學校當中,新課程已經實施了,新的教材也開始使用了,新的教學課堂也呈現了,但是唯一不變的就是學生身上的負擔。不僅沒有減負下來,反而是增加了。
昆明市盤龍區昆鐵五中一位初二學生的一天生活:
早上6點鐘必須起床,無論春夏秋冬他都必須在這個時候起來,花20分鐘穿衣、洗漱、整理書包。6點20出門,因為家離學校路程有些遠,騎自行車要花上半個多小時。
到學校的時候是6點50,上到教室的時間就剛好7點鐘,7點10分上第一課,沒有時間再來吃早餐,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來好好休息兩三分鐘,整理好上課所需的書、學習用具等等,也差不多上課了。
早上一般都要上五節課,中午下課的時候已經是12點了,因為沒有吃早餐肚子早早就餓得不行了。
下完課后整理書包走出校門坐上自行車馬上回家,回到家的時候是12點30分,吃飯半個小時,休息半個小時。
1點30分馬上背起書包去學校,學校2點30分開始上課。下午上4節課,放學的時間6點鐘。
回到家6點30分,馬上開始做作業,7點鐘吃晚飯。
8點鐘又接著開始做作業,作業一般都是語文、數學、英語。每科的作業都不少,再加上該學生是學習進度比較慢的學生,做起作業來速度有點慢、也比較吃力。等他做完作業的時候也已經是11點30分了,甚至是12點鐘,去洗漱之后上床睡覺就12點30分,有時候更晚一些。
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每天的時間安排表基本是這樣,上學回家—回家上學的兩點一線的重復。好不容易熬到周末,但是他父母不準他到外面去玩,為的就是要抓緊時間學習。因為該學生是班里的差生,如果不比別的同學多付出點時間學習的話,怎么能趕上別人呢?更不要說是超越別人。所以他星期六、星期天都是待在家里看書、寫家庭作業,足不出戶。早上可以到9點鐘起床,看書學習到12點吃中午飯,1點鐘又接著開始學習到3點,休息半個小時,看看電視之后又開始學習到晚飯的時間(7點),晚上9點鐘又開始學習到11點30分。周末這兩天除了看書還是看書,根本就沒有時間,沒有自由出去玩耍,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由于他父母是做生意的,經常不在家,和父母親在一起的交流溝通很少,一般都是由他奶奶照看著。該學生在學校就成了問題學生,在家沒人管得著,在學校調皮搗蛋。
一、原因分析
1.“學而優則仕”的讀書做官傳統觀念經久不衰。自古以來,士子要想出人頭地唯一的辦法就是讀書,把書讀好了給你帶來的是功名成就、榮華富貴、光宗耀祖、恩蔭子孫?,F在許多家長的心中就是這么認為,“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只有讓孩子讀好書,將來的前途就是一片光明的,讓孩子考上大學就成為了自己唯一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個學生的家鄉是來自云南昭通的一個農村里,他爸爸那年代,由于家庭很貧困,他爸爸初中沒讀完就輟學謀生去了,他們家族里至今還沒有一個學歷高一點的人,他爸爸的兄弟姐妹們都是很早就出來為生活打拼了。
2.素質教育的實施只是一種幻影。它的口號、它的宣揚、它的宗旨只是表面上的華麗。雖然素質教育被提上日程,但是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的影響力是不可能這么容易被替代的?,F在中小學校有哪一所學校進行的不是應試教育呢?素質教育只是作為上級領導來考察時的一個擋箭牌,教育的減負也就是一個泡沫而已。在應試教育的地盤,一切都是分數獨裁,如果你分數考不好,什么都不好說,學校、老師、家長都是這么看的。像這個學生的班主任及科任老師,已經對他不抱任何希望,也不要求他什么,反正他就是班級里的“問題學生”,只要他不在學校鬧事就可以了。他的爸爸媽媽呢,每次考試都是只看分數,如果考不及格,他爸爸總是會抽打他一頓,打到他怕了。跟他一次的談心,他說曾經有一次因為考試不及格,他爸爸強迫他把原來寫的保證書那張紙吞下去。如果想考高分,就必須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背書、讀書、啃書上,所以,這學生每天都被強迫地坐在書桌前,看書、背書、寫作業。不得不犧牲他的自由和興趣,把它投資在“學習—考試”這只小舟上。
3.重點學校、重點班級的影響力?,F在家長都熱衷于把孩子送到重點學校、重點班級里,重點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備先進、能給學生最好的學習環境,重點班級教師的教學質量好、升學率特別高,考上的大學幾率就增大了。這類學費高、名氣旺的重點學校、重點班級選拔優秀的生源也只通過考試,由于在小學升初中時,這位學生經過一個暑假的刻苦復習,才能上到這所初中。他爸爸媽媽已經很不高興了,所以這學生的爸爸媽媽千方百計地要求該學生努力學習,就是為了能夠考到昆明的重點高中去。如果這學生不能進入昆明市的重點高中,就意味著他考大學是沒有任何希望了。這學生整天都掙扎在書堆里,就是為了能進好學校,考大學,“不考重點非好漢”。這學生很多次都跟我說起他心里的無奈和苦悶,其實他也很想把書讀好,但是現在的情況讓他很怕讀書,特別是在每個學生都期盼的周末,本來是可以休息、可以玩樂的美好時光,但現在對他來說則是“被軟禁”的時光、“黑暗”的時光,他很想逃離這可怕的生活。這學生不過是當前中國中小學生現實的學習生活的一個寫照。在小學的時候,家長就千叮萬囑地要求自己孩子刻苦學習,考上重點初中,到了初中,又苦口婆心地要求孩子拼命學習,考上重點高中。教育在孩子的每個學段,不是減負,而是依次增負。公務員之家
二、幾點建議
1.讓素質教育的腳步走進每所學校、每個教育者、每位家長的心中,真真正正地實施好素質教育。它提出“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最好的減負。不僅從身體上,也從心靈上減輕負擔,把學生的權利還給學生,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的動力,讓繁重的學習變得輕松、快樂、幸福。只有真正實施素質教育,學校就不是為了僅僅為了追求升學率,追求重點學校的名譽,追去分數第一。教師的心思也只會用在如何去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而不是強迫和要求學生只學習考試的內容,剝奪和壓制學生的興趣愛好。教育的減負才是“貨真價實的”,學生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也才能在素質教育的光環下得到自由充分地發展。雖然我們都知道,要短時間內全面實施好素質教育是有一定的困難和阻力,但是不要“勿以善小而不為”,大的成就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的,我們的素質教育也是一樣,只要我們每個人都關注它、重視它,真正做起來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難。素質教育并不是口號,只是在嘴巴上下工夫,真正是為了學生的一切發展,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話,那么我們就應該心動不如行動。
2.取消重點中學,重點班級之說?,F在在學生的所受的壓力當中,不少都是源于重點學校、重點班級,學生為了考取好學校、好班級,不惜付出多大代價,貪黑摸早地上學、看書、做作業。而且當進入到重點學校、重點班級之后,身邊的同學個個都是“武林高手”,個個都是那么優秀,如果自己不奮力學習,在考試當中考高分的話,就會被別人踢到后邊去。這個學生所在的學校有重點班和普通班之說,每次考試他都很害怕,因為每次考試的分數都是排在年級的后面的幾名,班里的最后一名。所以,他經常是被壓到喘不過氣來。
3.轉變家長觀念。讀書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現在科技信息的時代,我們需要的人才不是那種腦子里只會讀書背書的人才,只具備一種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閆景全.淺談21世紀的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增刊),2002,(55).
[2]陳長生.談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對立統一[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2,(11).
[3]羅海豐.試論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辯證關系[J].中州大學學報,2003,(10).
[4]朱鏡德,朱曉青.中小學減負與“囚徒困境博弈論”[J].教育科學,2002,(4).
- 上一篇:體育運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價值透視論文
- 下一篇:探究我國能源稅收的均衡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