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課實行素質教育

時間:2022-07-10 09:56:19

導語:電工課實行素質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工課實行素質教育

開展素質教育是順應時展,滿足人才需求的必然措施。其在遵循國家教育部的有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以培養新型人才,促進社會發展為主要目標,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為根本出發點,重點培養學生的品德、能力、思維等方面,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在電子電工課程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一直是當下電子電工學校熱議的主要話題,其新的實施方法得到不斷應用。

一、電子電工教學目前存在的缺陷與不足

當前電子電工教學一直沿襲傳統的教學方式,其無論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手段還是教育內容上都存在很多缺陷與不足。首先,在教學理念上,沒有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需要和心理感受,直接把學生當成受體,每天按時灌輸一定量的理論知識,沒有充分重視學生的平衡發展和思維培養。其次,在教育模式上,往往實行單一、被動的教育方案,忽視了學生的個性需求和自由發展。再者,在教育手段上,沒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是普遍采取以老師為主,單向輸入的教學手段,實行照搬原則,按照書中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忽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違背教學原則,降低了課堂教學的質量,阻礙了學生的健康發展。最后,在教學內容上,存在知識結構混亂,素質教育薄弱,教學內容老化的缺陷,許多學生不能根據自己的發展需要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和知識結構。總之,當前我國電工電子教學不夠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培養。

二、在電子電工課程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方法與策略

1.提高教師隊伍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教學中,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多半來自課堂上的言行舉止,學生不僅關心和評論老師的言行,而且潛意識里向老師進行學習與效仿。因此,老師道德修養水平的高低將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直接的影響。因此,要提高電子電工課程教學素質教育的實效性,必須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思想道德水平。首先,學校要加強教師的品德教育和行為監督,注重教師的精神面貌和心理健康,同時改善學校的教育環境,為教師營造良好的施教環境。再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全面培養學生為主要目標,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方法,強化專業知識,并注重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加強自身素質與修養,以自身的高尚品德感染學生,讓學生在仿效意識中不斷進步。

2.提高備課質量,做好課前準備要在教學中做好素質教育,提高備課質量,做好課前準備是關鍵。只有充分掌握教材,教師才能夠在課堂上圍繞課本知識點有機結合素質教育,從而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素質教育。同時可以緩解學生心理壓力,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如在電子電工課堂上,在掌握了電路理論知識后,關于電位、電壓和電流之間的計算方法,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思路尋求答案,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反應速度,而且可以在這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因此,課前要全面掌握教材,并根據以往的課堂教學經驗,預備出不同的授課方案,隨時做好應對特殊情況的準備。總之,提高備課質量,做好課前準備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本手段。

3.全面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學生整體素質在電子電工課堂教學中要保持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根據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要促進素質教育,必須全面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學生整體素質。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利用現有的教學設備,認真實行教學實踐任務,為學生搭建一個知識交流平臺,創造技能操作機會。如在學到電機、器械、工廠機器的控制、組裝、監控、修理等課程時,可采用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方法,一邊學習一邊實驗,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的好奇感,引發學生思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4.開展實踐活動,增強動手能力開展實踐活動,增強動手能力是電子教學對教師實施素質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在電工電子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引導學生課后實踐,重視日常生活中的小發明。同時鼓舞學生融入社會,創造實踐機會,增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對于生活中出現問題的小電器,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共同找出問題,并鼓勵學生動手解決,并適時給予贊賞。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實踐次數,而且增強了其動手經驗,也培養了他們的探索意識。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電子電工技術得到廣泛的實際應用,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鼓勵學生到現實生活中體驗科技的應用,感受電子電機對當今社會的重大貢獻,從而加深知識印象,推進素質教育。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所需求的人才類型也有了新的理念,全用型人才在市場上逐漸升溫,致使傳統的教育理念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被淘汰,從而新的教育方法被逐步應用。其中在電子電工學校教學方案中就實施了課堂素質教育的新課程,把原先以“認識,了解”為教育步驟的思路轉變為“了解”,全面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著重考慮學生的學習感受和學習需求,充分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同時重視學生創造思維的開發和培養,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并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提高素質教育的有效性和實用性,從而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全用型人才,促進國家經濟、政治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