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文化素質教育分析
時間:2022-04-24 06:00:24
導語:醫學院文化素質教育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對文化素質教育內涵的再認識
定義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目前一些醫學院校對文化素質教育內涵的認知不同,導致在國家所倡導的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工作中出現很多誤區。筆者認為,探討醫學院校文化素質教育發展的新途徑,必須從對其內涵的理解入手,而要正確認識文化素質教育的內涵,就必須分析其與相關素質教育的關系,對文化素質教育概念做出科學界定?,F代教育學理論認為,素質以人的生理和心理為基礎,內在地、綜合地體現了人的身心特點。素質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受后天環境、教育的影響,通過個體自身的認識與社會實踐,養成的比較穩定的身心發展的基本品質?!保?]國內學者認為:“素質可分為思想品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其中文化素質是其他各種素質的基礎。”[2]文化素質是指人所掌握的人類文化、文明成果的程度,并將這些成果內化到個人身上,表現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成為個人發展的動力。正確把握文化素質教育的內涵,應厘清其與以下概念的關系。第一,文化素質與思想品德素質的關系。文化素質是人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做人方式等品質;而思想品德素質是人所具有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政治傾向等品質。因此,兩者不是并列關系,文化素質包括思想品德素質,思想品德素質是文化素質教育中的一部分。第二,文化素質與人文素質的關系。人文素質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識及其反映在人身上的氣質和修養?!叭宋慕逃褪菍⑷祟悆炐愕奈幕晒ㄟ^知識傳授、環境熏陶以及自身實踐內化為人格、氣質、修養,成為人的相對穩定的內在品質。”[3]而文化素質教育既包括人文教育,又包括科學教育,是二者的統一。第三,文化素質教育與專業素質教育的關系。首先,兩者相互補充。大學生除了要掌握好專業知識外,還要注重學習非專業的文化知識,提升綜合能力。其次,兩者互相促進。這是高校把握辦學方向的根本要求。“文化素質教育是人才素質的基礎,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經之路。”[4]因此,高校必須同時抓好文化素質教育與專業素質教育。第四,文化素質教育與通識教育的關系。兩者都注重培養人文精神,都以培養“完整的人”為追求目標。但兩者有關鍵的不同之處。首先,文化素質教育比通識教育的內容豐富。通識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開設一定相關的課程,而文化素質教育“不僅涉及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還涉及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5]。其次,通識教育要求整個教育過程體現人文素質教育的思想?!巴ㄗR教育追求的不是知識的廣博性,而是知識的文化意蘊及由此對人的心靈和智慧的陶冶作用?!保?]通識教育的目的明確,更注重對受教育者的文化熏陶。由此可見,文化素質教育是一種現代教育理念,其目標是使受教育者獲得全面發展。文化素質教育的內容包括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兩個方面。因此,筆者認為,文化素質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相融合的教育,它以培養“完整的人”為宗旨。
2醫學院校文化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目前一些醫學院校在文化素質教育工作中,對這一概念存在著許多片面化的理解,從而導致文化素質教育工作出現了些許偏差。
2.1對文化素質概念完整性的認識有誤
近年來,由于專業分工細化,一些人將文化素質教育片面地理解和歸類,存在著哲學社會科學教育替代文化素質教育的觀念?!皩ξ幕刭|基礎性地位的認識不足,從而引起了幾類素質本身之間的此消彼長乃至相互制約?!保?]一些醫學院校將專業教學質量作為學校發展的硬性指標,極力塑造其“特色教育”,而把文化素質教育視為專業教育的一種附加。這就極大地制約了文化素質教育的發展。
2.2片面強調醫學本身的科學性,忽視其人文性
醫學不僅是一門自然科學,也是一門人文社會科學。“醫學研究對象的性質決定了醫學必然具有人文屬性,醫學發展的歷程,積累和蘊涵了豐富的人文精神?!保?]一些醫學院校將人文素質教育視為單純的校園文化建設、學術講座、學生社團活動和各種文化藝術節等,甚至認為這些活動就是文化素質教育的全部內容,從而造成文化素質教育的邊緣化和弱化。雖然很多醫學院校有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實驗區等建設項目,但是缺乏系統性、長期性和規劃性。
2.3管理者的意識和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目前醫學院校以科研為主要發展導向,文化素質教育工作大都未引起學校的重視,所以一些管理者缺乏大學文化和大學精神建設的意識。有的醫學院校不重視人文學科領導班子的建設,在任命人文學科干部時,不注重其開拓精神,不注重考察其學歷學位和學術水平,未將本單位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人提拔上來。人文學科是醫學院校文化素質教育的主體和龍頭,這種做法嚴重影響了文化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
2.4教育機制不健全,教師隊伍的素質有待提高
目前我國醫學院校體制結構是依據學術領域的分工原則設置院系?!敖處熞赃M行專業教學為主要工作,而將參加文化素質教育活動視為時間和精力上的一種負擔?!保?]一些院校不注重實施人文學科人才的引進,生搬硬套地實施醫學人才的引進政策,也不注意自身人文學科人才的培養,造成人文學科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不高,缺乏優秀的學科帶頭人。對于醫學專業教師來講,由于學校各項政策的導向,他們往往過分關注自身科研和專業的發展,從而導致自身缺乏人文素養。
2.5文化素質教育類課程設置不規范
近年來,國內很多學者深入開展醫學人文學科研究,設計了一系列文化素質教育類的課程。但是這些課程并未真正實施。總體而言,“我國大學的文化素質課程體系呈現出散、亂、雜的狀況,缺乏精心設計和整體規劃?!保?0]目前國內各醫學院校都很難增加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即使一些院校開設了較多的文化素質教育課程,但這些課程并未形成一個科學體系。各醫學院校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的差別更是很大,不利于國家從總體上推進醫學院校的文化素質教育工作。
3關于醫學院校文化素質教育發展新途徑的思考
醫學院校文化素質教育是一項內涵豐富的系統工程。正確的思路與方法,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關鍵。只有真正適應文化素質教育特性的途徑與方法,才能有效地解決目前的困境。筆者認為,目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
在當今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背景下,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培養具有人文精神的專門人才,應該成為醫學院校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才能樹立注重素質教育,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與提高素質為一體協調發展、綜合提高的教育質量觀?!保?1]因此,醫學院校必須切實將文化素質教育作為學校工作的發展戰略,制定長遠的發展規劃,努力開創文化素質教育建設新局面。
3.2加強領導,健全機構,強力推進
醫學院校的文化素質教育涉及到全校的各個部門,這就需要從機關部門到各院系,從領導到普通教職工都要形成共識。“在這里強調學校領導的作用,因為許多工作的開展需要物質保障,沒有物質保障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大多會流于形式?!保?2]學校應設立由校長或主管副校長(副書記)為組長的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任命一個強有力的人文學科領導班子;組建文化素質教育研究所(中心);院系可設立兼職教研室,定期組織開展文化素質教育活動。
3.3文化素質教育為學校整體建設服務
首先,正確處理文化素質教育與醫學專業素質教育之間的關系。我們不能強化其中的一方,而削弱另一方,“要把‘單一型’的專業知識的教育轉變為培養全而發展的‘復合型’人才的教育?!保?3]其次,構建與醫學院校發展相關的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筆者認為,目前醫學院校的文化素質教育課程應該劃分為四個模塊,即人文基本素質、道德倫理素質、人格藝術修養、交往溝通能力。各個模塊的課程設置都應與醫學專業有關。
3.4高度重視文化素質教育的實踐
實踐是醫學生將所學理論的具體應用,是提高專業素質和文化素質水平的重要形式,是推進文化素質教育的根本?!霸诮逃^程中,實踐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文化乃是人類實踐活動的成果。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真正激活知識、激活思維、體悟人生?!保?4]醫學院校可以通過社會調查、醫療服務、醫院實習等實踐活動,充實和提高醫學生的文化素質水平,“鍛煉和提高他們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業務素質和思想素質的提高”[15]。
3.5提高教師文化素質教育的水平
師資水平是決定文化素質實施效果的關鍵因素。醫學院校應加大文化素質教育類人才引進力度,專門制定文化素質教育人才的引進政策,給予他們相應的經費及政策支持。對于專業教師,學校應規定他們參加一定量的學校文化建設,并在其考核指標中增加若干文化素質教育工作的內容,培育和鼓勵廣大教師研究和承擔文化素質教育工作的積極性。
4結語
文化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學院校除了做好上述工作外,還要注意投入足夠的人力、財力、物力,構筑校園文化活動育人體系、校園網絡文化育人體系等。醫學院校唯有重視并認真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文化素質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實效。
作者:蘇振興工作單位:天津醫科大學醫學人文學院
- 上一篇:大學生素質教育提升的實效性
- 下一篇:高校藝術素質教育的重要地位
精品范文
10醫學檢驗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