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下班主任家訪策略研究

時間:2022-03-04 10:32:58

導語:素質教育下班主任家訪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素質教育下班主任家訪策略研究

摘要:從素質教育過程中班主任家訪的重要意義、素質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家訪策略探討兩方面進行研究,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懷和愛心,使教育發揮更加切實的作用。

關鍵詞:班主任;家訪;素質教育;藝術

在素質教育體系中,初中是一個重要的階段,而初中班主任在素質教育體系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主體。在素質教育的推進過程中,班主任家訪是一個常用的教育手段,它有利于促進家校合作,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方面遇到的問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班主任深入細致地進行家訪,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懷和愛心,讓教育發揮更加切實的作用。

一、素質教育過程中班主任家訪的重要意義

1.家訪工作有利于班主任全面了解學生

對于班主任來說,了解學生是教育好學生的關鍵因素。學生在校的時間多用于學習,班主任僅靠在校與學生接觸、觀察,顯然難以達到了解學生的目標。據統計,一般學生每天在家時間為14小時以上,占到每天時間的60%左右。而班主任采取家訪的方法,更能與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接觸,把握學生的學習生活需求,這樣在教育學生時,一些策略更加具備針對性和實用性。

2.家訪有利于糾正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家訪在引導和教育學生方面是一個積極有效的手段。當前一些家長缺乏具備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個別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不太重視德育,過分注重學習成績,這樣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顯然存在較大的局限性,雖然一些學校也會通過開家長會等手段促進家長和老師之間的聯系,但往往溝通主題過于寬泛,并未能針對學生的個性問題進行,效果不好。借助家訪,班主任與家長可以面對面地交流,能夠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方面遇到的具體問題,有利于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對于改正學生的錯誤、促進學生成長具有積極的意義。

3.家訪能夠形成教育合力

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點也不次于學校教育,有時甚至更重要。然而二者在教學理念和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別,只有二者并重,并共同作用,才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家訪顯然能夠破除家長與學校在學生教育上的分歧,找到共識和教育策略,有利于發現和培養學生的興趣點,真正了解學生的不足,然后通過雙方的通力合作,制訂適合學生的教育引導計劃,區分清楚雙方在教育學生中的職責,并共同進行實施,會更加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二、素質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家訪策略探討

1.制訂家訪計劃,提高家訪效率

任何行動要想成功,準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當教師的都明白一個道理,要上好課,都要先備好課。要想保證家訪的效果,備好“家訪課”也十分必要。為什么要家訪?如何采取措施讓家長更加關注家訪?如何破除家長對家訪的一些錯誤認識?家長不配合家訪自己該如何對待?遇到家長提出的一些實際困難該如何解決?諸如此類的問題,班主任在家訪前都要制訂一個較為詳細的計劃,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陷入尷尬的境地。家訪時,班主任要做到儀表大方、談吐穩重,確保能夠與學生家長實現友好真誠的交流。同時,要注意把握好家訪的時機,在學生表現較好、學習成績進步或退步時等情況下,都要及時進行家訪,將學生的表現及時反饋給家長,從而達到平時教育所不能達到的效果。班主任在家訪前要擬好家訪題目,對家訪目標進行限定,列出大概要交流的問題,對于家訪的目的、手段和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提前預估,這樣能夠提高家訪的效果,防止家訪的失敗。如我在家訪時,一般都會列一個提綱,對家訪事由進行列示,將一些可能遇到的問題列出來,這樣在實踐中能夠有的放矢地進行家訪,提高家訪效率。

2.了解學生與家長,促進有效溝通

一些學生的成長與家庭氛圍關系密切,學生在獲得知識、積累經驗、性格養成、興趣和愛好的培養方面都與家庭有著密切的關系。然而一些家長學歷較低,對于如何培養孩子缺乏經驗,這顯然不利于學生的成長,甚至導致學生的思想行為有一定的偏差。如在我的班上有一個學生經常逃學,第一次他逃學后,我將其訓斥了一頓,第二次他逃學后,我讓他寫了一份檢查。然而效果卻不好,他仍然逃學,仍然不遵守課堂紀律。我經過思考,感到自己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經過與其他同學交談,我了解到他的家庭情況:原來他父母離婚了,將他判給了父親,而他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沒有時間管他,他心理極為孤獨,有一種叛逆心理。了解到這一點后,我專門電話聯系他父親,認真了解他的性格特點,并向他父親通報了他的情況。后來,他父親專門趕回來,我上門進行家訪,通過共同制定幫扶手段,加大對該生的關愛力度,使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通過這次家訪,該生逐步改掉了以前的壞毛病,他不但不逃課了,而且學習成績也有了進步。家訪時,學生家長很想知道孩子在校的情況,而且也會較為關心老師對孩子的看法和意見。這時,班主任要事先心里有數,預先想好評價學生的話語,客觀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在校情況和存在問題,才能滿足家長的這種心理需求。因此,教師平時要多關心學生,要深入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另外,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家長,這對于保證家訪效果也很重要。學生家長千差萬別,在身份、性格和層次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別,班主任家訪要想取得學生家長的支持,了解家長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家訪前,班主任可以通過與學生交流,詢問家長的教育背景、工作情況、性格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做好這些準備,班主任才能在進行家訪時獲得家長的認可,防止可能出現的冷場或尷尬局面。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有時家庭情況也和學生的學習存在較多聯系,班主任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情況后,將會極大地改善家訪效果。

3.注重家訪藝術,引入合理方式

如何談話對于提升家訪效果顯得十分重要,多數時候,班主任往往是為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方面的問題而去家訪的,希望借助家訪來獲得家長的配合,促進學生的教育,消除制約學生成長的不利因素。因此,家訪時,班主任積極向家長傳遞一些學生在校的正面信息很有必要,這樣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善意,不丟面子。為此,班主任在與家長交流時要注意講話的藝術性,要講一些學生的優點和好的表現,然后再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并盡可能從建議的角度來指出學生的不足,這樣,家長會覺得班主任的意見很中肯和客觀,會更容易接受,學生也會感謝班主任對自己的體諒和不“揭短”,沒有在家長面前批評自己,從而心存感激,會更加配合班主任,聽班主任的話。這樣,會有利于學生存在的問題的解決,實現健康成長。如我班上的一個孩子好與同學打架,在某次家訪時,我先表揚了他的優點,并告訴家長:“你的孩子很自信,溝通能力很強。”在家長面前贊美他的自信和親和力,讓他感受到我對他的重視后,接著我又婉轉地說出他的爭強好勝的毛病“:孩子有些爭強好勝,與同學偶爾會產生一些糾紛……但只要努力改正,仍然是個好孩子?!蓖ㄟ^這樣的談話,孩子感受到我的真誠,也覺得我沒有讓他難堪,變得非常配合我,再也不和同學打架了。班主任在與家長進行交流時,方式要保持合理。家訪和上課一樣,應防止出現“一言堂”現象。班主任不但要充分地說出學生的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還要給家長以充分的發言的空間,讓家長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建議。當家長講話“跑題”時,要及時給予引導和提醒,并針對家長不全面的發言給予補充,這樣能讓家長認識到自身教育思想的局限和自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引起家長對教育的共鳴,使家長更加愿意配合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教育。而且,借此也能讓班主任獲得更多新的教育思路和辦法,為實現對學生的科學教育提供依據。

三、結束語

總之,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家訪是了解學生,引領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手段。班主任通過開展家訪活動,支持和配合家庭教育,能夠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早日成才。因此,作為班主任,要大膽引入多元化的家訪策略,結合教育過程不斷改進,才能開啟素質教育的新境界。

作者:李培蘭 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暨陽湖實驗學校

參考文獻:

[1]張萬祥.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徐小琴.中學班主任專業化路徑與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08.

[3]鐘耀興.家訪的后期提示[J].班主任之友,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