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實踐階段醫學生廉潔素質教育思考
時間:2022-11-21 08:52:13
導語:臨床實踐階段醫學生廉潔素質教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廉潔是醫學專業精神的內在要求,加強對臨床實踐階段醫學生廉潔素質教育,不僅可以從源頭上遏制醫療腐敗,還能夠培養醫學生倫理品德。從實踐出發,闡述對臨床實踐階段醫學生開展廉潔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實施對策,進而構建醫學生廉潔素質教育平臺,營造風清氣正的醫療環境。
關鍵詞:臨床實踐階段;醫學生;廉潔素質教育;醫德醫風
醫學生是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推動者、傳播者與執行者,加強醫學生廉潔素質教育,培養醫德高尚、德藝雙馨的醫學人才,是醫學院校、臨床醫學院義不容辭的責任,是促進醫學生養成健康職業觀念、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堅韌基石。筆者所在醫院是首都醫科大學的臨床教學醫院之一,承擔著培養醫學生的任務。當前,少數醫務人員收受紅包、回扣的行為,導致執業環境惡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重拳出擊,加大反腐敗工作力度。今年,市衛計委繼續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強化廉潔行醫教育,將打擊號販子措施落實情況納入績效考核。筆者所在醫院,通過對醫學生進行廉潔素質教育,提高認識、培養情感、堅定信念、養成習慣,更是從源頭上遏制腐敗的重要舉措。
1基本內涵
所謂廉潔素質教育,就是對公民進行廉潔方面的教育,來營造廉潔奉公、誠信守法的社會氛圍,以達到規范和約束個體行為的目的[1]。對于大學生的廉潔素質教育是反腐倡廉教育的基礎性工程。對醫學生的廉潔素質教育,應當以思想教育為基礎,側重于廉潔意識的漸進培養。教育內容主要包括:反腐倡廉、黨風廉政建設、醫德醫風等政策法規,職業道德與公民道德的培養等,提高廉潔行醫認識、堅定廉潔行醫信念、養成廉潔行醫習慣,共同構建和諧醫療環境。
2廉潔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醫學生廉潔素質教育是培養醫學生倫理品德的重要手段。對于臨床實踐階段的醫學生而言,即將走向工作崗位,其認知與定位直接關涉到醫療行業健康發展的進程。因此,對于這個群體的廉政教育,需要將院校廉政文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其廉潔行醫意識,增強其拒腐防變能力,進而達到知行合一。
2.1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成為現今社會關注的焦點
現實社會中,人與人,人與社會構成一定的關系,總有這樣或那樣的需求,如何滿足需求其中就存在著廉潔與否的問題[2]。2012年6月衛生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范的通知》中第八條提出“廉潔自律,恪守醫德”;2013年12月國家衛生計生委、中醫藥管理局制訂了《加強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對醫務人員廉潔行醫提出具體要求。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需要國家社會、醫療機構和醫學院校三方共同努力。第一,國家社會層面,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與法律,形成有效的正性宣傳與輿論引導;第二,醫療機構層面,加強醫德醫風建設與專業人才和優秀人才培養;第三,學校層面,加強學校廉政文化建設,將廉潔教育納入課程設置中,以德樹人、以德選人、以德用人。
2.2提升醫務人員廉潔素質成為當今醫療行業的重要話題
少數醫務人員收受“紅包”、回扣問題成為當今社會熱議的話題之一。令人深思的問題:醫務人員廉潔自律的習慣性,醫學生廉潔教育的常態化。2015年筆者對所在學院臨床實踐階段的部分醫學生進行了有關廉潔素質教育方面的隨機抽樣調查,共發放問卷27份,收回有效問卷27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調查問卷涉及醫學生對反腐倡廉的關注程度、對廉潔素質教育意義的認知、廉潔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重點需要加強的方面。在此基礎上,圍繞廉潔話題進行個人訪談。從調查可以看出,100.00%的被調查者關注中央反腐倡廉工作;96.29%對相關政策很了解;其信息來源中,96.30%為互聯網;100.00%的被調查者知曉醫療衛生行業“九不準”;59.26%認為我們目前的醫療隊伍中不存在違反“九不準”規定行為。這說明醫學生對醫療隊伍的“純潔性”很關注,而且對違反規定的行為也較為清楚。88.89%的被調查者非常同意或比較同意“加強‘三觀’教育對廉潔教育很重要”。具體見表1。從調查可以看出,醫學生對廉潔素質教育的認知與國家和醫學院校教育初衷是一致的,見表2。
2.3強化醫學院校廉政文化成為院校教育的責任
無論是高校,還是臨床醫學院,都需要傳播廉政知識、弘揚廉政文化。尤其是在臨床實踐階段的醫學生,對其實施廉潔素質教育的責任落在了學院的肩上。對于國家未來醫療衛生事業的接班人,醫學生只有養成了廉潔意識,做到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知行統一,才能在社會中抵制各種不良誘惑。作為學院,深感廉潔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在實踐中,可以借助專業優勢開展義診、咨詢、志愿者、社會實踐等活動,開展向醫德標兵學習的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廉潔素質教育是事業的需要、自身成長的需要。
3廉潔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首都醫科大學與筆者所在的臨床學院已經有意識地對醫學生進行廉潔素質教育,但是沒有形成體系,要讓學生真正從內心深處敬畏“廉潔”,還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從調查可以看出(見表3),院校、學生、教師層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分析原因:第一,院校對醫學生廉潔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存在重臨床醫學教學、輕人文課程教學的現象。2013年以前,國內高等醫學院校沒有統一的人文教材;第二,醫學生對人文課程的學習不夠重視,認為廉潔自律是醫務人員的事情,與己無關或關系甚遠;第三,專業師資缺乏,導致人文教學不能貫穿始終,只是點段式教學。現狀分析:臨床實踐階段的教育,更多是誠信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其教育模式基本是在一學期中系統地講授兩次課程;學生往往是被動接受教育,缺乏主動學習意識;社會不良風氣對學生的思想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實用主義”(這里的“實用”是指對自己有用)、“現實主義”(這里的“現實”是指對自己有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
4廉潔素質教育的實施對策
為做好學生的廉潔素質教育,筆者在調查問卷中增加了一道“廉潔素質教育需要重點加強的方面”這個多項選擇題。其中,77.78%的被調查者認為需要加強文化建設,66.67%的被調查者認為需要加強師德建設,59.26%認為需要加強制度建設與搭建教育平臺,見表4。
4.1將廉潔素質教育納入課程教育體系之中
在如今這個充滿金錢、物質誘惑的社會,抓好廉潔素質教育,接種“防腐疫苗”是當代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3]。醫學院校要把廉潔素質教育作為醫學人才培養和推進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抓手,構建立體化的廉潔素質教育網絡。由首都醫科大學團隊編寫的《醫德修養》教材,當屬國內首冊高等醫學院校醫德教材,教材包含了醫學生廉潔素質教育內容,筆者所在的學院已開設課程專門進行廉潔素質教育。
4.2加強院校廉政文化建設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思想為內涵,以文化為表現形式的文化形態[4]。廉政文化需要滲透于學校文化、學院文化、醫院文化之中,利用報告會、演講會、先進人物宣傳、建立廉政專欄等形式發揮正性作用;利用院報、官網、宣傳欄(板)等手段宣傳廉政建設與廉政教育。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構筑醫學生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做到廉潔行醫。
4.3加強醫學生廉潔行醫教育
當今時代,傳統概念上的課堂教學、文件研讀、黨團活動形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對廉潔素質教育的需求,學生有悅動、有思辨、有創意,更希望通過多變的活動從中受益、展示自我[5-6]。調研中,喜歡社會實踐與考察調研的醫學生占62.96%,喜歡演講、辯論、征文、創作、演出等的占40.74%,喜歡參觀警示教育展覽的占40.74%(見表5)。
4.4注重教師師德師風建設
教師的言行對學校的聲譽與發展,對學生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黨風廉政和反腐敗教育,提高廉潔從醫、廉潔從教的自覺性。教師對學生,注重嚴格執教、為人師表,自覺踐行廉政文化,將廉政文化貫穿于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務中。學校對教師的教育注重政治紀律、職業規范的培養,不斷提升其職業修養。綜上所述,任何一次腐敗行為的產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受到主客觀因素的長期影響。因此,醫學生在校期間只有養成了廉潔的醫德信念,才能夠抵擋住社會上各種誘惑和欲望,才能達到自我約束、自我控制,保持“知”與“行”統一。
作者:任靜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
參考文獻:
[1]黃建永.對醫學生開展廉潔教育的探索與思考[J].溫州醫科大學學報,2014,44(9):700-703.
[2]范春梅,李紅,劉江平.醫學本科生廉潔教育的探討[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0,30(3):387-388.
[3]寇小宜.關于加強醫學生誠信廉潔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4,27(6):812-813.
[4]劉京美.高等院校職務犯罪防控研究[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
[5]周煜.醫學生廉潔素質教育與醫學專業精神的培養[J].醫學與哲學,2012,33(9):70-71.
[6]江陸平,鄭建輝.醫學生廉潔信念的調查與思考[J].醫學與哲學,2012,33(9):72-73.
- 上一篇:茶文化視域下高校素質教育研究
- 下一篇:素質教育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