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中素質教育探討
時間:2022-01-10 04:56:53
導語:體育教學中素質教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在的中小學體育教學很多地方仍保持著傳統的教學方式,經常過分地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略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的狀態,只能模仿教師的動作進行練習。那么,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呢?
一、正確認識體育多功能的特性,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
學校教育多目標的觀點要求學校體育教學應該從單純的技術學習上擺脫出來,創設出多功能的體育教學活動,幫助青少年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因此,學校體育教育既應滿足鍛煉的需求,又應滿足玩樂的要求;既要發展學生的身體,又要發展學生的個性;既是當前的學科教育,又是終身體育能力的培養;既是全面發展學校教育的一部分,又是培養競技人才的搖籃。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要充分發揮體育的多功能性,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使學生的身心也能得到發展和鍛煉。
二、提高教學品質,改革教學方式,是實施素質教學的保證
為了發展素質教學,應大膽對現有的體育教學方式進行系統的改革,在保證素質教學的前提下,全面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益。
(一)要重視教學對象的主體性,實施主動式教學。體育教學過程必須努力體現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但主導作用必須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前提,以服務于主體作用的發揮為目標。在以往的教學中,由于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保證課堂紀律,對于學生的管理過于嚴肅,使本該活躍的課堂變得死氣沉沉,過于注重體育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得不到積極的發揮。只有實施素質教學,才能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調整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在一個輕松和諧的環境中進行學習,并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地位和主動性。教師也要充分相信學生,敢于把權利還給學生,這樣學生才能由被動變為主動,也才能真正在體育課中體驗到運動的樂趣。
(二)要改變以技術教學為主的體育教學方式,形成以全面發展學生身心和培養學生能力為主的體育教學模式。在強調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術的掌握的同時,更要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由于我們現行的體育教材存在一定的弊端,以及大多數學校場地、器材、師資力量不足,造成了從小學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學體育課內容的重復,以致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影響了體育課的效果。例如,側向滑步推鉛球這一教材,初中生要學,高中生要學,大學生還要學,但真正掌握了側向滑步推鉛球技術的又有多少人呢?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和運動技能的形成,不能單單依靠教師的教,而應該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不斷摸索形成。
(三)體育教學中要進行美育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體育教學包含著很多美育的內容,整個教學過程都貫穿著美。例如人的身體美,就是人的身體健康所體現的美,這里指的健康是身體和心理都能達到一個良好的狀態。還包括運動美,是人體在體育運動中表現出來的美,它包括動作規范美、環境場地美、行為舉止美、競技器材美等等。在體育教學中進行美育教育,可以讓學生學會欣賞體育美,刺激學生產生對身體美和運動美的渴望,這樣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就會積極主動的與教師配合,為達到其理想的“身體美”與“運動美”而努力。
三、提高體育教師自身素質,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關鍵
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素質教育的實施應先從教師開始,因為教師的言行會對學生起到很大的作用,沒有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也培養不出高水平、高素質的學生。
(一)理論方面。一是要加強政治思想理論方面的學習,明確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教育的各項法規要求,確定工作目標。二是要加強教育教學理論方面的學習,要求教師能夠運用先進的教學理論進行教學,不斷改進體育教學方式方法,全面提高體育教學效益。
(二)思想方面。有責任心和事業心,熱愛本職工作,關愛學生,善于處理教學過程中發生的各種事情,具有很強的協調能力。
(三)業務方面。能夠熟練掌握體育教學的各種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同時能夠根據教學要求,不斷改善自己,不斷學習并掌握其他新的和體育教學有關的知識。
(四)文化方面。體育是一門多元化的學科,它與很多學科都有聯系,例如,文學、歷史、藝術等學科。體育教師應加強文學方面的修養,使自己在授課過程中能夠做到詞匯豐富、簡潔準確、形象生動,并富有幽默感和號召力,這樣有利于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作者:高健 單位:前郭縣第一中學
- 上一篇:傳統文化對青少年人文素質教育的作用
- 下一篇: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