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醫學專業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現況

時間:2022-10-10 10:11:37

導語:醫學院醫學專業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現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院醫學專業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現況

關鍵詞:醫學生;預防醫學專業;人文素質教育;現況調查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和社會性較強的綜合學科,其專業人才培養,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水平的提高,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醫學人文情懷、責任感和使命感,是順應醫學模式發展的必然需要。為了解該專業學生人文素質現狀,進行了本次調查。調查對象為某醫學院預防醫學專業大一至大四在校學生,采用自制的“醫學生人文素質調查表”。共發放問卷350份,收回328份,有效問卷327份,有效率93.4%。調查內容包括:1)人文意識和精神的整體認知;2)人文素質教育課程認知和滿意度;3)醫學人文知識獲取途徑。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指導完成問卷并進行質量控制。應用Epidata錄入數據,SPSS17.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1調查結果

1.1預防專業學生的人文意識和精神整體認知情況

調查顯示:有90.8%的學生聽說過醫學人文素質、人文教育或人文精神,并隨著年級的增高,比率逐漸升高;了解醫學人文的基本概念或內容的學生占比較低,僅為52.6%,其中一年級最低,為23.8%,但隨著年級的增高,知曉率有增高趨勢;有68.5%的學生認為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有利于職業素質培養;74.3%的學生希望接受醫學人文素質教育。

1.2預防專業學生人文素質教育課程認知和滿意度

調查顯示:有64.5%的學生認為醫學人文素質教育課程有助于提高個人的專業內涵;在回答“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融入了醫學人文教育內容”和“學校開設的人文類課程能滿足醫學生職業生涯需要”等問題時,滿意度較低,分別為37.6%和41.9%。

1.3醫學人文知識獲取途徑

基金項目:吉林醫藥學院人文專項課題(rwzx-zd09).作者簡介:杜鵑(1978—),女(漢族),副教授,碩士.通訊作者:徐斌(1972—),男(漢族),副教授,碩士.調查顯示:思政課程、專業課程滲透和選修課是該專業學生獲取醫學人文知識的主要途徑,所占比率分別為:36.1%、32.1%和31.5%;大一、大二學生主要通過思政課程和選修課獲取醫學人文知識,大三、大四學生通過專業課程滲透獲取醫學人文知識的比率較高;通過知識講座、課外閱讀和社會實踐活動獲取醫學人文知識的比率在四個年級均較低。

2討論和建議

2.1醫學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認知度較高

調查結果顯示,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在各年級預防醫學專業學生中已深入人心。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畢業生多從事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管理等工作,在常規工作中,需具備一定現場組織協調能力和宣傳溝通能力,這更需要人文素質、人文情懷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養。

2.2醫學人文課程建設要有新模式

調查結果顯示,不足一半的學生認為學校開設的人文類課程能滿足需要,這可能與醫學院校更重視基礎和專業課程建設,人文學科建設相對偏弱有關。因此應從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角度出發,提高人文學科建設水平,增加人文課程門類和學時,并在專業課程教育中進行人文教育滲透,二者互相促進。

2.3豐富人文知識獲取途徑,營造人文校園氛圍

調查顯示,學生通過知識講座、校園文化熏陶和社會實踐活動獲取醫學人文知識的比率較低。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不應僅限于課堂,開展高水平的人文知識講座,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良好的教學管理和后勤服務,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的細節處感受人文關愛,體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培養職業使命感和責任感,都是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杜鵑 徐斌 單位:吉林醫藥學院預防醫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