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教育的基本理念及運用探討

時間:2022-02-08 02:02:09

導語:戲劇教育的基本理念及運用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戲劇教育的基本理念及運用探討

一、目前我國戲劇教育面臨的困惑分析

目前,我國戲劇教育面臨的困惑,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戲劇教育不再是少數專業戲劇院校,和有開設有關戲劇專業課程的藝術類院校的專利,戲劇教育該如何普及?這一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戲劇教育作為我國藝術類教育中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在教育領域得到貫徹落實,不僅是為弘揚我國的傳統戲劇文化,實現戲劇在現代社會群體中的有效傳承和創新發展,更是為了提升現代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F階段,我國戲劇教育大多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專業性較強的職業教育,另一種則是通識性、帶有泛戲劇意味的教育,其主要包括戲劇歷史、戲劇理論和思想哲學等文化課程。然而,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對戲劇教育的整體格局帶來了巨大沖擊,致使其發生非常大的變化。雖然我國大多數戲劇教育專業的教師和有關教育部門,為應對這一全新的挑戰,在積極深入地研究戲劇教育的發展新路徑,但卻還是不可避免地導致戲劇教育出現了一些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在新時展背景下,戲劇教育并未在管理體制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改革,很難適應社會的發展速度、緊跟時代的發展腳步,與時俱進,所以導致戲劇教育難以在新時展背景下保持自己的教育優勢和價值,致使其陷入尷尬境地。

二、戲劇教育的基本理念解析

所謂戲劇教育,指的是與音樂教育、美術教育相類似的藝術教育,其教學目標、教學方向、教學大綱等緊緊圍繞戲劇藝術。從狹義的層面分析,戲劇教育是指專業戲劇教育,由專業的藝術院校負責戲劇教育活動的開展。在專業的藝術院校中開展戲劇教育,其人才培養方向大多是編劇、導演、演員及舞美音效設計師等專門的戲劇從業人員,從業范圍相對較窄。從廣義的層面理解,戲劇教育也包含非專業性的戲劇教育,與專業藝術類院校所開展的戲劇教育不同,其教育活動面向的是社會全體人群,旨在培養高素質、高文化、高技能的全面型人才,是戲劇融入教育的一種全新途徑。(一)戲劇教育是面向全體人群的普適性教育。隨著社會的發展,戲劇教育逐漸被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之中,并開展了實際的教學活動。在國內諸多高中教學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戲劇教育的身影,其往往位于“藝術生活”門類下的“表演藝術”課程中。在國內教育界,教育新課程改革一大亮點便是將戲劇納入藝術課程之中,將戲劇教育與傳統音樂類教育、美術類教育等融為一體。在這一發展形勢下,戲劇教育逐漸受到教育領域的廣泛重視,并通過對戲劇教育的基本理念進行深入研究,發現了戲劇教育自身所具備的獨特教育功能,其并不只是針對少數的精英進行教育,還可以面向全體學生,小到中小學,大到大學,全體學生都可以從戲劇教育中受益。所以有關部門便針對戲劇教育這一教學特點和優勢,積極地將戲劇教育納入中小學的核心課程之中,在此基礎上將戲劇教育推向全體在學人群,使其成為具有普適性的藝術類教育。(二)戲劇教育是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通過對人格心理學進行深入鉆研,發現人格是構成一個人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統合模式,此種統合模式包含了一個人區別于其他人的穩定的心理品質。具體而言,人格作為能夠充分體現一個人的品德、性格、行為方式、認知風格、自我調控能力的重要因素,直接代表著人的道德品質與人文素質。戲劇教育作為一種有別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獨特教學活動,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能夠以直觀有效的方式,使參演者與觀賞者之間產生感同身受的直接體驗,充分調動觀賞者的情感認同,從而對觀賞者產生道德、審美等多方面的影響。所以,作為藝術教育的核心組成部分,戲劇教育還肩負著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重任,更是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

三、戲劇教育運用于學校教育的有效路徑探析

(一)在學校學科教育中融入戲劇教育。在學校學科教育中融入戲劇教育,是指在藝術專業課程中融入戲劇教育,將戲劇作為一門學科納入學制當中來進行教學,并開設專門的戲劇課程。目前,全球已經有很多地區實現了將戲劇教育融入學校學科教育當中,并設置了專門的戲劇課程,主要有美國的單科戲劇教學課程、英國的復科統整戲劇教學課程、臺灣的跨科統整戲劇教學課程等多種課程模式。然而,戲劇教育在中國大陸學校學科教育中,卻只是被當成音樂教育與美術教育的一部分,戲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在這種發展背景下,2001年《全日制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實驗稿)》,逐漸打破了這一尷尬局面,實現了戲劇教育在教學內容中的有效融入,并與音樂、美術等藝術類學科相互獨立又相互補充、相互支持,共同整合成為一項綜合藝術課程,成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但由于受各方面條件因素的限制,國內的戲劇教育在學科教育中的融入還有所欠缺,并未像美國、英國將戲劇當作常規課程進行教學,大多是以興趣班、校本課程、選修課的形式存在。戲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學科,自身便包含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門類的表現手法,藝術類課程的課堂教學如果能以戲劇教育為框架、以戲劇文化為核心,那么將會非常有利于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學科的融合與發展。(二)在學校專業教育中滲透戲劇教育。在學校專業教育中滲透戲劇教育,又分為滲透戲劇教育內容和滲透戲劇教育方法兩種。首先,在學校專業教育中,實現戲劇教育內容的滲透,指的是在語文、英語等教學當中,直接引入戲劇文學劇本,以戲劇教育內容擴充和豐富語文、英語等專業教育內容。讓學生通過對這些文本內容進行閱讀和思考,便可理解到戲劇教育自身的價值與內涵,實現我國戲劇文化的傳承,達到戲劇教育的目的。比如我國中學語文教材中,便常常會加入中外戲劇名作,如孔尚任的《桃花扇》、關漢卿的《竇娥冤》、曹禺的《雷雨》以及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等,這些都是世界經典戲劇著作。通過對這些戲劇教育內容進行滲透,不僅可以讓學生理解作品深邃的思想內涵與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與審美能力,還可以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戲劇的基礎知識與文化底蘊,培養其對于戲劇的濃厚興趣。其次,在學校專業教育中滲透戲劇教育方法,也可將其稱之為“戲劇教學法”,是指根據專業教育內容與教學目標,與戲劇相結合進行統整,然后以一種戲劇化的教學手段,開展戲劇教育及專業教育融為一體的教學活動。(三)在學校實踐活動中滲透戲劇教育。在學校實踐活動中滲透戲劇教育,指的是除了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開展戲劇教育外,還要在課外實踐活動中開展以戲劇為主要形式的主題活動,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延伸,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對學科知識與戲劇知識的傳授,還可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藝術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我國港澳臺地區的中小學中,大多開展活動性戲劇教育,又輔之一定的專業戲劇表演訓練以及專業劇團演出觀賞等。在大陸地區高等院校中,戲劇教育在學校實踐活動中的融入相對較為廣泛,大學生的校園戲劇活動開展非常頻繁,大多是以自愿組織劇社的形式開展戲劇活動,然后通過學生會、團委等學校部門直接組織戲劇演出。在學校實踐活動中滲透戲劇教育,不僅教育形式新穎有趣,更可以成為獨立的戲劇節,以獨立的戲劇節為載體,定期開展主題戲劇表演,從而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與學習內容。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戲劇教育的基本理念及運用方法進行深入研究,發現我國戲劇教育若想實現在學校教育中的有效融入和滲透,轉變教育觀念是最關鍵的因素,而落實政策措施、建設教師隊伍則是實施戲劇教育的重要保障。所以,戲劇教育在國內教育領域中的融入,必須要重視并解決上述提到的問題,與時俱進,這樣才能真正地實現戲劇教育在我國校園中的扎根、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1]肖澤.理想信念教育:中專戲劇表演專業教學的“指南針”——原創畢業劇目<青春叩問>教學創作探索與思考[J].戲劇之家,2020,(15):156-157.

[2]金游子.高校校園戲劇活動的教育意義與實踐——以首師大音樂學院情景劇<曹火星>為例[J].藝海,2020,(05):149-151.

[3]鄒宏楊.淺談教育戲劇在基礎教育中的應用[A].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20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會議論文集(卷三)[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20:223-224.

[4]石雪.帶著童話與教育戲劇色彩的生命教育——記北京市府學胡同小學朝陽學?!吧逃c心理教育工作坊”[J].華夏教師,2020,(01):2-3+97.

作者:王惠 單位:沈陽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