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教結合模式藝術體操教學研究

時間:2022-05-23 11:20:55

導語:體教結合模式藝術體操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教結合模式藝術體操教學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人們對體育運動愈發重視的同時,也對體育運動員整體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藝術體操是一項新型藝術體育項目,雖然在我國項目開設時間較晚,但其發展較為迅速,已經在眾多賽事取得優異成績。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藝術體操運動需融入體教結合模式進行全方位素質培養,提升藝術體操人才綜合素質,完善我國體育項目文化素質盲點,從而使我國藝術體操項目得到全面發展。

關鍵詞:體教結合模式;藝術體操;教學研究

穩定藝術體操運動可持續性發展需對人才培養計劃進行逐步完善,“體教結合”模式的出現自開展以來便受到多方認可與支持,并得到了顯著成效。因此,應將體教結合模式應用于藝術體操教學環節中,以提高我國體操運動員的綜合水平。

1體教結合模式概念

“體教結合”是將體育與教育資源相結合的一項人才培養措施?!绑w”是指體育運動,“教”是指教學。體教結合模式長期以來就是緊密相關的,在教育事業發展歷程中,體育運動一直促進人類持續性發展。在教育體系中,實現教育與體育的互助模式,增強體育教學工作,不僅能夠補充體育人員文化課水平,還可以強化體育人員理論知識。運動員不僅需要接受體育訓練,還應接受文化素質教育,使得運動員不僅在體能上得到有效開發,在運動技巧上也有所掌握,充分挖掘自身潛力,讓自身文化與體育水平得到全面發展。體育訓練與教學資源強強聯合,既有效推動體教綜合素質教育培養計劃,還可增加國家優秀體育人才儲備力量。

2當前藝術體操人才培養現狀

2.1藝術體操人才儲備匱乏目前我國藝術體操運動項目在人才培養方面仍然較為薄弱,專業性人才數量較少,使得該運動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一定阻礙。由于人才匱乏,導致藝術體操在人才在培養過程中停滯不前,并且不被大眾所認可。此外,藝術體操運動項目在我國開展城市較少,導致想學習此運動的學生找不到學習渠道,并且少有青少年對此項目產生興趣。由于藝術體操學習具有強烈的局限性,學習者需從年齡較小時進行訓練,然而此階段的少年正處于接受基礎知識教育時期,許多家長怕耽誤學生文化課程進度,而不贊同學生學習藝術體操運動,導致藝術體操項目從根本上失去延續發展人員。

2.2訓練規劃的科學性有限藝術體操運動在當前教學訓練中使用較多不科學方式,嚴重導致藝術體操人才訓練質量下降,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受到極大影響。訓練導師在教材制定時,沒有對其完善科學規劃,致使運動人員在訓練過程中出現很多麻煩。在藝術體操訓練過程中,使用不科學的訓練方式不僅會降①作者簡介:李小蘭(1997,9—),女,漢族,山東泰安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藝術體操訓練與教學方法。低訓練預期效果,還會造成運動人員身體素質下降,如暈厥、損傷等情況。我國當前在藝術體操運動人才培養項目上并沒有形成統一的教學模式,使得該運動的訓練速度得不到有效增強。

2.3執教人員綜合素質較弱目前藝術體操教練人員中存在著素質較低現象,部分教練人員過分注重眼前利益,對訓練藝術體操運動員技術方面不加以重視,喪失了教練職業原有的敬業精神。僅以比賽名次為目的對藝術體操運動員進行高強度訓練,這種拔苗助長式訓練不僅令運動員不能夠掌握基礎訓練知識,更嚴重影響運動員日后發展方向。由于藝術體操學習局限性,多數運動員年齡較小,正處于身體發育時期,執教人員在訓練過程中采取高強度運動方式訓練學生,及其容易導致學生在訓練時受到運動性損傷,從而令學生對執教人員的訓練產生心理抵觸。

3基于體教結合模式的藝術體操教學發展策略

3.1提升教師綜合素養對藝術體操運動員來說,在訓練過程中擁有一名素質高的指引者能夠起到重要作用。優秀的訓練人員具備豐富的訓練技巧,可以幫助運動員加快高難度體操動作學習效率。但由于我國目前部分藝術體操訓練人員缺乏素質教養,從而導致學生身心發展受到損傷。學生體操訓練環節中出現錯誤,教練態度惡劣,流露出譏諷之意,造成學生對訓練產生抵抗心理,甚至對藝術體操喪失學習信心。高素質訓練人員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訓練知識,更有利于運動員的長久發展,此提升對藝術體操的學習積極性。由于訓練人員對自身文化課程較為輕視,并沒有在教學中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培訓機構需加強對訓練人員綜合素質培養力度,令其在訓練過程中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學生。加強學生對藝術體操學習積極性,并促進其他體育院校教練經驗交流,取長補短,總結藝術體操教學經驗,以此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培養綜合性藝術人才。

3.2合理搭配體教比例藝術體操運動由歐洲地區流傳于我國,并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但由于硬性條件導致我國藝術體操成長空間較為狹隘。在進行訓練過程中往往采用傳統教學經驗,創新能力較低,致使我國藝術體操文化得不到有效進步,發展階段較為落后。體育院校培訓方式主要以機械為主,對文化課程并沒有產生一定重視,將學生多數時間用以體操訓練上,大大縮短了學生文化課程培訓時間。長此以往狀態下,學生對藝術體操較難動作掌握較為良好,卻導致學生文化課程進度停滯不前。學生在完成體育學業后,就業幾率成為重點難題,只能往體育事業發展,對學生提升競爭力具有不理影響。同時,學生文化素質較低會導致在訓練過程中,對訓練人員的話語產生困惑,嚴重阻礙了學生理解藝術體操技巧學習。

3.3加強校園藝術氛圍藝術體操文化在體教結合模式教育背景下,不僅需要鍛煉學生文化課程及體育訓練,還需向學生傳輸藝術價值,讓學生在進行藝術體操運動形成良好的藝術氣息,從而加深對藝術體育的歸屬感。藝術體操在表演過程中經常需要音樂作為伴奏,學校可以在進行藝術培養中融入音樂,將藝術體操與音樂相融合,從而營造濃厚的藝術氛圍。并定期組織藝術類學生與其他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在濃厚的藝術氛圍內進行學習探討,利用自身所學與其他學生產生思想碰撞。此外,校園在培養學生藝術內涵的同時還需注重內在修養,并對一切動作表現含義進行詳細解剖,讓學生對藝術產生理解,從而加強校園藝術氛圍。

3.4完善體教管理制度部分高校藝術體操學生礙于體育部門與學校的雙重管制,在部門工作協調過程中及其容易出現混亂狀況。有些管理部門由于規章制度的不完善,導致學生在進行實踐訓練過程中出現各種矛盾,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藝術體操效率。面對此情況,教師應集中藝術體操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進行有效整改,建立完善訓練計劃,統一安排訓練任務。此外,眾多教師在制定管理制度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利對藝術體操學習者身體健康,與體教結合教學模式相違背,嚴重影響藝術體操文化可持續發展道路。因此,學校需建立相關章程,優先結合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并將體教管理責任進行劃分,既便于體育部門訓練效率,又能使學生文化課程能得到有效提升。

4結語

隨著我國體育事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文化課程與體育訓練之間存在的問題也愈發明顯。高校在創新藝術體操課程教學理念的同時,還可使用體教結合模式對學進行藝術體操培訓,在學生加強文化素養的同時,更使學生對藝術教育未來發展產生憧憬,以此推動我國體育事業的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顧熙鳳,宮雪.體教結合學校進行專業藝術體操專項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內容優化的研究[J].運動,2012(14):16,25.

[2]胡紅.體教結合促進學校體育繁榮發展[J].青少年體育,2014(8):22-23.

[3]王凱珍,劉海元,劉平江,等.我國普通高等學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現狀及發展對策[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23(2):126-132.

作者:李小蘭 單位:華中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