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動漫專業通識教育對策
時間:2022-02-18 11:18:10
導語:高職動漫專業通識教育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識教育注重培養學生完整人格。針對動漫專業學生不能滿足動漫企業發展需求的問題,借鑒國內外優秀教育理念及經驗,多方位提出通過通識教育提升學生藝術修養,促進動漫專業科學合理發展的對策,為其他專業發展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動漫專業;通識教育;教育對策
1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和終身學習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完整的知識、人格及遠見卓識,在教育中備受關注。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注重高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實行學術人才和應用人才分類、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培養制度,強化實踐教學,著力培養學生創意創新創業能力”;“加快學習型社會建設”[1]。這些規劃綱要的發展理念和建設目標,對高校通識教育發展方向有普遍的指導意義,通識教育成為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變革研究的熱點。
2動漫專業現狀
由于國家對高職院校以及動漫產業的大力扶持,我國動漫產業得到蓬勃發展。但我國動漫市場存在以下問題:①限制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瓶頸是原創性;②動漫作品及動漫衍生產品得不到合理開發與推廣。動漫市場存在的這些問題,跟院校動漫專業人才培養不無關系:強調熟練軟件使用,弱化學生藝術修養的培養(即創意與表現能力的培養),學生不懂藝術,創作的劇本或造型設計缺少藝術性,毫無創造性。藝術修養是“對于各種藝術形態的認知、分析、判斷、情意與創作,這些藝術形態包含設計美感的人類活動及其產品”以及“個人對于藝術的解析、判斷與表現能力的綜合體?!盵2]藝術修養體現在思想、知識、情感、藝術等四個方面。
合理設置通識教育內容,強化動漫學生藝術修養的培養,能有效改善動漫專業存在的問題。動漫專業通識教育內容,除了體育、心理健康教育、英語、計算機應用等課程之外,可以增加以下內容:1)閱讀東、西方文化經典,提升學生創新能力一部優秀的動漫作品,往往凝聚著許多小說家、歌手和音樂人的血汗,而我國動畫延續日式風格,無法得到社會認同。如何提升動漫學生見識及創新能力是關鍵。創新人才應該擁有寬廣深厚的文化基礎知識,能通專結合,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及獨立的人格。通過經典閱讀來促進創新人才培養,溫故而知新,經典常讀也會常新,在理論與實際、歷史與現實之間,搭建一座智慧溝通橋梁。美國的約瑟夫•斯科特•李曾經說過:世界經典如《對話錄》、《論語》,“它教導學生處處思考和感受人類關心的那些具有深刻意涵和基礎性事物,跨越眾多的學科、文明和時代——不是簡單地重現過去,而且也想象未來”。我國歷史悠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東方文化的代表,如孔孟之道、孫子兵法、造紙術……中國文化有數千年的思想與經驗,動漫專業學生應當學習中國古代文化,學習民族文化精神,弘揚民族文化傳統。在學習我國古文明的同時,吸收西方經典文化,堅持中學與西學并重,吸取東、西方文化精髓,拓寬學生見識,熔鑄調和創造出新文化。我國近代的著名教育家、藝術家們都極其注重學習中文和西文,有著深厚的國學和西學根底。他們尊崇優秀傳統文化,重視國際文化交流,具有強烈的文化自覺精神和歷史使命感,在中西文化互補方面起表率作用。在教學方式上,除了采用集中式的小班上課或講座方式來完成東、西方文化經典教學外,由于高職學生自由學習時間較充裕,也可采取課余時間閱讀經典書籍及撰寫發表讀書報告方式來實現。如:要求學生在指定的閱讀書目(分政治類、哲學類、歷史類、經濟與法律類、文學類、科學類、人生修養類7大模塊)中任選至少3本出自不同模塊(與所學專業最不相關)的著作進行自學精讀、并撰寫3000字左右的讀書報告,讀書報告通過小組交流評比、帶班教師審閱評定等方式考核。2)通過動畫劇本寫作教學,提高學生劇本創意能力動畫是視聽藝術,相對于文字類型的藝術而言,它更容易讓全世界各地區的人們所接受。動畫劇本是一部動畫片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動畫片成功的關鍵取決于動畫劇本[3],而動畫劇本成功的關鍵取決于創意,創意是表達情感、闡述主題、表現創造者審美意識的重要手段。由于教育模式對創造性思維的抹殺、傳統思維習慣的制約、動畫人對動畫藝術理解的狹隘、動畫片受眾定位的低齡化和國外加工行業的薪資誘惑等原因,導致目前中國動畫劇本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缺乏創意。中國動畫要想打開國內市場,走進國際市場,擁有既傳統又現代、既本土化又全球化的特色,首先要給予重視的就是找尋動畫劇本的創意。建議《大學語文》課程跟動漫專業相關知識做整合,改成《動畫劇本創作》,以培養學生動畫劇本創作的實踐能力及創作技巧。在教學實施中,通過實例分析優秀動畫片段,從動畫片的觀眾定位、市場需求及劇本創作規律多方位進行解析。這樣,通過深入剖析作品內部的創作思路及組接方法,達成開闊學生視野和有效培養創意能力的目標,為后續動畫創作奠定堅實基礎。3)通過社會實踐及就業指導教育,縮短學生就業距離采取以下四種形式的通識教育,來縮短學生就業距離,培養學生誠信品質:(1)開展社會調查。明確的社會調查主題,深入動漫行業現場,以個人或小組的方式開展動漫行業社會調查,然后撰寫2000字左右的調研報告。(2)對動漫行業典型人物進行訪談。典型人物訪談側重對其個人成長與奮斗經歷的了解與認識,并與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相聯系,撰寫2000字左右的訪談報告。(3)從事公益服務。參加院系(學園)青年志愿者組織組織的志愿者服務活動,或者其他各類社會公益活動。要求每位學生參加志愿者服務活動或其他各類社會公益活動至少3小時。(4)開設就業指導相關課程。在學生入學之初開展專業入學教育專題講座,讓學生明白專業發展方向;在學生離校前的一個學期,開設《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創業基礎》兩門課程,讓學生做好就業規劃。
總之,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于人們的專業素質、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要求日益提高,新知識、新技術、新規范、新理念層出不窮,各個專業既高度分化又日趨綜合。面對時代的挑戰,高校教育唯有強化通識基礎,融合不同專業知識,才能培養出高規格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郭瓊.論中國動畫劇本的創意所在[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1).
作者:鄧朝暉 單位:郴州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生活教育理念知行融合教育策略研究
- 下一篇:創業教育師資團隊建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