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學研究

時間:2022-12-23 09:38:58

導語: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學研究

摘要: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搞好語文教學對聽覺障礙兒童的聽、說、讀、寫、思維、智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牢記“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多體驗、多感悟,引領學生去發現、去創造、去應用,讓語文教學煥發無限的生命活力。

關鍵詞:特殊教育;語文教學;生活與情感;技能與方法

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由于聽力障礙,主要依靠視覺、觸覺、嗅覺等其他途徑感知外界事物。對于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來說,大部分學生無法完全掌握漢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的“聽、說、讀、寫”的應用技能,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考慮學生不同身心狀況的基礎上找到最科學的授課方式,從而加強學生的語文實踐,提高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能力和水平。

一、貼近學生生活,提高語文應用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學生學習的源泉,是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延伸。特教學校語文教學目的是為學生今后的生活打基礎。因此,語文教學應滲透在學生的生活中。首先教學內容應貼近生活。課本選材只有貼近現實生活,才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才能有效地縮短“學”與“用”的距離。在這一方面,許多特教專家們已經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如無本教學、隨手拾取日常生活中的種種材料。如“讓學生寫日記”、“書信”、“請假條”、“留言條”等均可成為學習的材料。在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模擬生活場景,把課文所描繪的客觀場景和形象生動地展示在智障學生面前,使學生身臨其境,再聯系已有的生活體驗,以書本知識還原生活情景,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使課堂教學得到延伸,再在應用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反反復復,周而復始,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生活參與,才能提高他們的語文應用能力。

二、關注學生情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情感的力量往往構成了教學過程中最微妙、最有意義的因素?!敝挥腥诤狭饲楦械慕虒W才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大部分人對于智力存在障礙的學生都存在一定的誤解,認為智力上的障礙就等同于傻、反應遲鈍、好壞不分等。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智力存在缺陷的學生心理敏感度一定程度上明顯高于普通學生,僅僅是因為他們往往在表達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礙,往往無法精準地表達自身的情緒和想法,從而給我們造成心理上的錯覺,忽視對于他們心理的撫慰和尊重。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巧妙運用各種語言形式表達思想,和學生交流情感。此外,還要時刻關注學生心理的成長與變化,及時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對于學生學習中的點滴進步要及時地進行表揚和鼓勵,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樹立危機意識,提高教學技能

從特殊學校的教育看,其承載的使命甚至比一般的正常學校要重要,因為我們所面對的學生群體更特殊,他們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和健康的孩子們是有差異的,也需要自我成長甚至比身體健全的人需求更迫切。只有接受較有效的學校教育,才能使他們真正融入當前快速發展、高度發達的社會。否則,這些特殊群體中的個體可能會成為社會發展的“包袱”,會逐漸對生活失去信心。特殊學校的教育任務更重,教師責任當然也更大。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性學科,也被稱為工具性的學科,讀書、識字是這些孩子們學習知識、接觸社會的最重要的途徑,所以語文學科在特殊教育學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語文教師首先要不斷地扎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要有危機感和使命感,及時地了解社會對于特殊教育的新要求,保證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并不斷地更新和充實;在教學方法上要針對教學對象的特殊性合理地安排語文教學活動,針對學生個體的差異采取較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這樣才能保證教學效率高效,才能使學生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獲得成長和進步。

四、尊重主體地位,積極調整教學方法

目前我國的教育強調的是素質教育,即要在關注學生知識學習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所以教學活動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對于特殊教育學校來說也是如此,特教學校的教育目標是使這些身體上存在一定缺陷的個體在學校有效教育的培養下最終成為社會群體中合格的一員,成為社會的一分子。因此,對于特教學校的語文教學來說,教師必須本著務實的原則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真正尊重和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具體來說,要改變過去教學過程中重視知識傳授而輕視能力培養方面的不足,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方便學生適應社會;要改變傳統教學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由被動學習逐漸轉變為主動學習;要營造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要主動彌補單一教學模式的不足,積極引導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語文知識和其生活實踐密切結合起來,真正發揮語文學科的實用價值??傊?,特教戰線上的教師應該牢記“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走近學生,讓學生多體驗、多感悟,引領學生發現、創造,這樣才能對這些有障礙的孩子實施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補償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缺陷,使他們在德、智、體各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起來,才能讓語文教學煥發無限的生命活力。

作者:劉清萍 單位:永春縣特殊教育學校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現代特殊教育,2007(3).

[2]于文.生活語文和生活數學的豐富內涵.現代特殊教育,2007(6).

[3]譚智暉.淺談聾校學科德育滲透工作.現代特殊教育,2003(1).

[4]季佩玉.聾啞學校語文教材教法.中國盲文出版社,1986.

[5]張寧生.聽覺障礙兒童的心理與教育.華夏出版社,1995.4.

[6]羅智慧.提高聾校語文教學效率途徑的思考.特殊教育,1995(1).